合興鎮(江蘇張家港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合興鎮 |
中文名 : 合興鎮 所屬地區:江蘇張家港市 |
合興鎮位於張家港市偏北部,東與錦豐鎮雙福村為鄰,南與東萊鎮接壤,西與大新、晨陽鎮相連,北與錦豐鎮紅光、紅星、東興、向陽等村交界,距市區9公里。2002年末,區域面積38平方公里。一干河、二干河和油車港平行縱貫南北。境內33597人,總戶數13864戶。共有耕地33 356.6畝。 2003年併入錦豐鎮。2010年開始沙洲新城建設。
基本概況
合興鎮位於張家港市偏北部,東與錦豐鎮雙福村為鄰,南與東萊鎮接壤,西與大新、晨陽鎮相連,北與錦豐鎮紅光、紅星、東興、向陽等村交界,距市區9公里。2002年末,區域面積38平方公里。一干河、二干河和油車港平行縱貫南北。境內33597人,總戶數13864戶。共有耕地33 356.6畝。 2003年併入錦豐鎮。2010年開始沙洲新城建設。
農業發展
境內農業種植以水稻、棉花、小麥、油菜為主。80年代中後期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在1999~2003年8月,糧食總產4.28萬噸,皮棉總產1170噸,油料總產2416噸;多種經營總收入5.238億元,純收入3.54億元。在這4年多時間裡,共投入139.5萬元,新建和改造排灌站9座,疏浚河道73條,計53公里,完成水利總土方21.1萬立方米;投入700多萬元,新購「洋馬」、「久保田」收割機26台、中型拖拉機33台。平整土地169.38畝,比1998年增加耕地1700畝。在農業結構中,以鎮副食品基地和恆豐澱粉公司農副產品深加工為龍頭,形成6個種養示範基地,規模經營面積占全鎮的40%。2001年開始,鎮出台了扶持農業結構調整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重點實施「3331」工程,即發展小辣椒3000畝、秧草3000畝、特種蔬菜3000畝、淺水養殖1000畝。至2002年底,糧、經作物比例為4︰6,全鎮比2000年新增經濟作物8000多畝,其中訂單農業面積2800畝;增淺水養殖面積1350多畝,形成了以一干河沿線為主的千畝淺水養殖帶。先後引進種養新品14隻,鞏固和發展了種養基地。湧現了一大批種養專業戶,建成了悅豐集貿市場、南港集貿市場、天福金椒農副產品集貿市場和常家集貿市場,成立了合興鎮經紀人協會,拓寬了農副產品銷售渠道。
工業發展
境內工業起步較早。解放前共有8家糧油加工廠。1934年,在合興街建首家普育油米廠;1947年,在北洪橋建蔡家油廠。1954年對私營工業改造,合興街上出現了鐵業組、木業組、五金小組、自行車和鐘錶修理組、白鐵皮加工組等自發性手工業組織。1959年,把五金廠、螺絲廠、鐵業、木業和竹器業合併成大五金廠,並相繼創辦了化工廠、針織廠、帽廠、釀造廠、造紙廠等7家社辦企業。1964年開始,各大隊先後創建隊辦企業。到1980年,境內共有社隊辦企業86家:其中社辦企業14家,隊辦企業72家。職工總人數4335人,社隊辦工業總產值2110萬元;利潤240.51萬元。1985年以後,境內鄉村工業發展迅速,形成了紡織、印染機械、建材、化工、輕工等門類,紡織印染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到2003年8月,全鎮工業企業161家,職工6 828人;工業現行價總產值9 23億元,開票銷售收入9.5億元,利稅總額4 113萬元,分別比2002年同期增加49.2%、63.2%和75.9%;全鎮國內生產總值4.8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 583元,同比增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