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吃巧克力的日子(張小嫻散文)

《吃巧克力的日子》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小嫻寫的一篇散文。

目錄

原文

心情不好的時候,很想吃一點甜的東西,譬如巧克力吧。當甜的味道漫過舌頭,的確有片刻幸福的感覺,真正是糖衣毒藥,吃多了會胖。到時候已不再幸福,只餘下內疚。

很想找一種很苦的巧克力,而且要有果仁的。我吃巧克力,是為了吃裡面的果仁。可惜,找了很多家,始終找不到很苦很苦很苦的,如果你知道哪裡有最苦的,請告訴我。

小時候吃過一種「花街朱古力」,長長的鐵盒,盒面的圖案七彩繽紛,好像是西洋馬車和淑女吧?不記得了,只記得裡面的巧克力也是七彩繽紛。包裝紙全都是閃閃亮亮的,我特別記得其中一款是紫色長條的。它的味道最好,所以,每盒「花街朱古力」里,只有很少分量的紫色糖,其他的都不好吃。我不喜歡拖肥,太甜了。

「Picnic」朱古力也很好吃。它的味道比巧克力店裡那些十多二十塊錢一顆的巧克力,好吃太多了。「三角 」當然更是經典。然而,如果它不是三角形的,它也沒有那麽有型了。最懷念的,是小時候吃的扁罐吉百利,味道有好幾款,每款也有果仁,每一款也好吃,不會太甜,香脆而可口。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吧?「麥提莎」和模仿「麥提莎」的國產「麥麗素」永遠是我又愛又恨的。吃下第一顆,便無法自制,一定會把整盒吃光才肯收手。[1]

作者簡介

張小嫻,祖籍廣東開平,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95年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麵包樹上的女人》而走紅文壇,是繼亦舒之後,香港最受歡迎的言情小說家。 1985大學時代邊工邊讀,在香港無線電視台任當編劇,5年之後轉工去亞洲電視,1993年偶然為編劇協會替《明報》撰寫兩則專欄,得到賞識,開始在《明報》先以《嫻言嫻語》後用《貼心感覺》開專欄,1994年第一部小說《麵包樹上的女人》在《明報》上連載,一炮而紅,1995年結束10年編劇生涯正式成為專職作家,1995年6月在《蘋果日報》開專欄「禁果之味」,隨後加盟皇冠出版社,並於當年出版《三個ACup的女人》,成功地打動了港台讀者。1997年5月,她出版的《荷包里的單人床》一書,除打進香港暢銷書排行榜首之外,還持久走紅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之後,她的《再見野鼬鼠》《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雨》《三月里的幸福餅》《漢仔夫婦》系列作品相繼問世,銷量數以十萬計,張小嫻風頭席捲全球華文地區,直逼國際出版市場。1998年她創辦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雜誌《AMY》,任總編輯至今,現為香港皇冠出版社簽約作家,為《經濟日報》撰寫專欄,是香港著名的暢銷言情小說家。[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