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梅花是知己(張素芹)
作品欣賞
只有梅花是知己
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後院,有幾株老樹,其中的臘梅樹已有超過百歲的樹齡了。魯迅先生喜愛梅花,在他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有一段話:「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蠟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在三味書屋求學的生活年代,是他一生中所不能忘懷的,或許攀樹折梅是魯迅小時候的淘氣,還不如說梅花的傲骨神韻給少年魯迅的心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魯迅先生鍾情於梅花,緣自梅花的不畏嚴寒,獨秀清高,不少文人常常以梅自喻,吟詩作畫。他的老師壽鏡吾對學生講課時,那種傳統文化思想對少年時代的魯迅薰陶不小。清朝[乾隆]]年間的畫家童鈺是紹興人,字璞岩、二如,號有二樹山人、梅道人、梅痴等,年少時考中秀才,布衣素食,不思仕途,潛心詩畫。善書法,工草隸,精篆刻,尤其對畫梅作詩獨有,每畫梅一幅,必題詩一首,有「萬樹梅花萬首詩」和「絕筆梅花絕筆詩」之譽。其人與同郡士子結社吟詩,是當時的「越中七子」之一,編有《二樹山人寫梅歌》詠梅詩集一卷,於乾隆年間刊刻。16歲的魯迅對同鄉前輩非常敬佩,同是愛梅之人,他認真地用小楷工工整整手抄了童鈺的《二樹山人寫梅歌》,經常拿出來吟哦。這本魯迅最早的《二樹山人寫梅歌》手抄遺件至今被收藏在紹興的魯迅紀念館裡。
大凡名家都有一些閒情雅好,魯迅先生也不例外。他對各類版畫、漢畫像石、金石碑拓、古錢幣、珍本古籍等頗有興趣,珍藏把玩。書法印章有多枚,自己也能刻印。還是在他的少年讀書時代,魯迅找了自家的一個遠房親戚,刻了一枚印章,印文為「只有梅花是知己」,反映了他喜梅、愛梅、珍梅的高遠心境。
魯迅與梅花有着解不開的情結,還曾精闢地用梅花作過一個比喻:「中國真同梅樹一樣,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個樣子,一忽兒挺生一兩條新梢,又回復到繁花密綴、綠葉蔥蘢的景象了。」梅花象徵着鐵骨錚錚,不屈不饒,敢於傲霜鬥雪,與魯迅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是何等的相似啊!梅花的凜然正氣,成就了魯迅一生為真正的猛士,其梅花精神永遠會天地長存。
作者簡介
張素芹,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