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gǔ)姓,最早來源於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

古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灣排名第七十五位,多分布於台灣的台北、台東、新竹等地。

起源始祖

1.古字演變1、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後代子孫,以古為氏。

2、出自苦成氏(參見詞條郤犨)。周代有大夫受封於苦城(今河南省鹿邑),其後人以訛音古成為氏,以後去成單姓古,稱古氏。

3、出自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吐奚氏。後魏吐奚氏入中原後逐漸與漢文化融合,改為單姓古氏。

4、出自回族。自唐初進入中國於天寶十四年任大將軍的古都白丁後裔有姓古。其先古都白丁初在新安郡(今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及江西婺源等地),北宋時遷至揚州。古氏原有家譜,歷三十三世,後毀於兵難。在明代時,揚州還有一回回收藏家也姓古,人稱"古回回"。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蘇和河南地區。同時,古姓也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等地。

5、源自"姑發氏"。古姓來自吳國泰伯弟仲雍次子旻,吳國被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滅國,吳王室逃亡一蹶不振,從此改姓隱居,春秋後期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由"姑發氏"改為"古氏"。

6、源於苗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苗族古氏主要居住在貴州省修文縣、雲南省河口縣、屏邊縣、文山縣及越南。

7、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8、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9、源於高山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

郡望

新安郡、新平郡、河內郡。

堂號

新安堂:源自北魏吏部尚書、宰相古弼。他世居代州(今山西省代縣)《魏書•地形志》載:「代州有新安郡」,古弼子孫蕃衍,成為當地旺族,古氏遂以「新安」為堂號。

古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國寶堂」等。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