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民謠集。明代文學家楊慎編纂。共兩卷,成書於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收錄自上古至明代嘉靖時期古今民謠280餘首 。 為中國較早的民間歌謠專集 。編者博覽群書,廣為採擷。從先秦古籍及歷代有關文獻中,搜羅摘引時謠、童謠、韻語和注文,以古籍傳引的先後為序,加以編排。所選歌謠,內容多牽涉時政和對歷朝人物的評價。所選作品,大體展現出中國古代風謠的面貌,對了解中國民謠的性質、歷史及形式特點,有一定參考價值。本書反映出編纂者有同情勞動人民和憎惡統治者暴政的思想傾向,書中不僅收有抨擊時政的尖銳作品,而且還有反映人民遭受塗炭之聲,對論述農民起義之作也有輯錄。即使針對當朝的作品也不迴避。其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是難得的。不足之處是選擇標準不甚嚴格,而且擷引的古籍不全,多有闕遺。至清代,史夢蘭又輯《古今風謠拾遺》4卷,補其不足。

作者簡介

楊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 楊慎於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復為翰林修撰,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於雲南永昌衛。曾率家奴助平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此後雖往返於四川、雲南等地,仍終老於永昌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慎卒於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時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時追諡文憲,世稱楊文憲。 楊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覽群書。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楊慎為第一。他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其詩沉酣六朝,攬采晚唐,創為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著作達四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淒婉。《宿金沙江》描寫

內容預覽

(《列子》) 立我蒸民,莫非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中侯稷起謠(《詩緯》) 蒼耀稷,生感跡。 昌握契謠(《詩緯》) 元鳥翔水,遺卵流,簡狄吞之生契封。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