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口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口糜
圖片來自千網

口糜,中醫病名。是指多因濕熱內蘊,上蒸口腔所致,以口腔肌膜糜爛成片,口氣臭穢等為主要表現的瘡瘍類疾病。西醫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發生於小兒者,以1歲內嬰兒或不滿月嬰兒多見,又稱鵝口瘡、燕口瘡、白口瘡、雪口。發生於成人者,往往繼發於傷寒、大面積燒傷或燙傷、瀉泄、糖尿病、原發性免疫缺陷,以及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名詞解釋

口糜是指多因濕熱內蘊,上蒸口腔所致,以口腔肌膜糜爛成片,口氣臭穢等為主要表現的瘡瘍類疾病。西醫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病因

口糜分虛實兩類。實證病機,成人多因膀胱濕熱熏口所致,小兒多屬心脾積熱灼口。虛證病機以陰虛口齒失養為多,主要見於成人。

病機

1、 膀胱濕熱,上泛口齦

多因外感濕熱,蘊結膀胱,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下注膀胱,濕熱積聚,循經熏蒸於口而為病。

2、 心脾積熱,上炎口齦

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過食辛熱炙煿,臟腑失調,熱積心脾,不得宣洩,循經上炎於口,灼腐肌膜,遂成口糜。

3、 陰虛火旺,上炎口齦

大病久病之後,胃陰耗傷,虛火上炎,灼傷口舌肌膜發為本病。

1、病史:發生於成人者,往往有傷寒、大面積燒傷或燙傷、瀉泄、糖尿病、原發性免疫缺陷,以及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病史。

2、臨床表現:局部灼熱乾燥感,輕微疼痛或不疼痛,往往在醫生檢查舌苔時方發現。嬰兒患者可有流唾液,拒乳,啼叫不安,低熱。

病證鑑別

白喉:白喉全身中毒症狀較重,局部白腐物主要位於咽喉,很少見於口腔黏膜,不易拭去,強行拭之易出血。細菌塗片檢查可找到白喉桿菌。

相關檢查

1、局部檢查:初起見口腔黏膜出現小的白色斑點,狀如凝乳,略高出於黏膜之上,周圍無紅暈;白色斑點融合成片狀如蛋膜不易拭去,強行拭去則易出血,1-2小時後可復生如舊。白色斑點可發生於口腔任何部位,但以舌本、兩頰、上齶、口底為多見,亦有蔓延至咽部;但發生於成人者一般不會融合成大片狀。

2、其他檢查:塗片檢查可找到菌絲或芽孢,培養可查見白念珠菌。

口糜分虛實。實證分兩端,腐物厚而難除,病損廣而疼痛者,成人以膀胱濕熱居多,小兒以心脾積熱常見;虛證多為陰虛火旺,腐物少而微痛,病損亦輕。

治療原則

重在改善機體狀態,局部治療不可少。

證治分類

(一)膀胱濕熱,上泛口齦

症狀:口腔患處灼熱,口有甜味或臭味。微有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化濁祛腐。

方藥:加味導赤散加減。

常用藥:黃連、木通、淡竹葉、甘草、黃芩、金銀花、連翹、牛蒡子、生地黃、玄參、桔梗、薄荷。

(二)心脾積熱,上炎齦口

症狀:口腔患處灼熱疼痛。輕微發熱,口乾渴,心中煩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心瀉脾,解毒消腫。

方藥:導赤散合涼膈散加減。

常用藥:黃芩、梔子、連翹、薄荷、大黃、芒硝、生地、通草、竹葉、甘草、蜂蜜。

(三)陰虛火旺,上炎齦口

症狀:患處無疼痛或輕微疼痛,或無明顯自覺症狀。口舌乾燥,飢不欲食,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滋陰養胃,清熱生津。

方藥:益胃湯加減。

常用藥:沙參、麥冬、玉竹、生地黃、冰糖。

1、含潄法:漱口方煎水漱口,以清潔口腔,並以消毒紗布蘸藥汁將白腐物拭去。

2、噙含法:冰硼散、青吹口散之類撒患處,每日5-6次。

針灸治療

取地倉、合谷,留針15分鐘,每日或間日1次。連續幾次。

轉歸預後

發生於小兒者,病程一般為7日左右,預後較好,雖能不治而愈,但可致病程延長;發生於成人者,往往病情頑固或有深部感染,預後較差;發生於大量使用抗生素後,停用抗生素後可改善症狀。

預防調護

1、應注意口腔清潔衛生。

2、對長期服用抗生素者,要適當配用鹼性水溶液含漱。

文獻摘要

1、《聖濟總錄·卷一百一十七》:「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大抵心胃壅熱,則必熏蒸於上;不可概以敷藥,當求其本以治之。」

2、《醫宗金鑒·卷六十五》:「此證由陽旺陰虛,膀胱濕水泛溢脾經,濕與熱瘀,郁久則熱,熱氣熏蒸胃口,以致滿口糜爛,甚於口瘡,色紅作痛,甚則連及咽喉,不能飲食。初起宜服導赤湯。口臭、瀉泄脾虛濕者,宜服連理湯;糜爛延及咽喉,日輕夜重者,服少陰甘桔湯,便秘者服涼膈散。外俱以姜柏散搽之有效。」

《聖濟總錄》口糜

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夫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抵胃,阴阳和平,水谷入胃,小肠受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热气厥逆,膀胱移热于小肠,胃之水谷,不得传输于下,则令肠膈塞而不便,上则令口生疮而糜烂也,大抵心胃壅热,则必熏蒸于上,不可概以敷药,当求其本而治之。

治小腸熱脹,口糜生瘡,柴胡澤瀉湯方

柴胡(去苗) 澤瀉 陳橘皮(浸去白焙) 黃芩(去黑心) 枳實(麩炒) 旋復花 升麻芒硝(別研各三兩) 生地黃(一升)

上九味,除芒硝外,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取一盞,去滓下芒硝末半錢匕攪勻,食後溫服。

治口糜生瘡,久不瘥,及心脾中熱,乍發乍退,大青丸方

大青(去根) 甘草(炙銼) 枳殼(去瓤麩炒) 苦參(銼各三分) 黃連(去須) 生干地黃(焙) 升麻(各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熟水下,日二服。

治口糜生瘡,久不瘥,大黃散方

大黃( 灰火煨銼) 甘草(炙銼) 黃柏(炙銼各一兩) 密陀僧(研) 滑石(研各一分)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用一錢匕,綿裹含,有涎即吐。

治口糜生瘡,升麻丸方

升麻 黃連(去須) 黃柏(炙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一兩)

上四味,將上三味,搗羅為末,次研杏仁如膏,煉蜜三兩,以藥末並杏仁膏,合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1]

參考來源

  1. 口糜,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