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發我丘者誅的含義

發我丘者誅的含義

來自網絡的圖片

發我丘者誅的含義沉香如屑》唐周聽到娘娘墓的古怪決定去探查一番,顏淡為他打探消息,就在娘娘墓的入口遇到了幾位要下墓尋找寶藏之人,原本墓前的墓碑眾人以為是沒有字的,顏淡卻看出了蹊蹺,擦乾淨上面的灰塵之後,發現寫的是「發我丘者誅」這五個字,把顏淡嚇得直接勸大家不要去了,那麼「發我丘者誅」是什麼意思?[1]

娘娘墓墓碑上蒙了厚厚的灰塵,顏淡用手一點點擦乾淨,墓碑上刻着「發我丘者誅」,下面還有幾行小字---「生為死之門,死為生之所,墓門通向鬼門關,擾我夢者無骨還」,顏淡嚇得望而卻步,秦明陽覺得這是嚇唬人的伎倆,就搶先一步進入墓穴,其他人緊隨其後跟進去。

發,發掘。丘,墳墓。「發我丘者誅」意思就是誅殺盜我墓穴的人,是警告、詛咒盜墓的人不會有好結果。「生為死之門,死為生之所,墓門通向鬼門關,擾我夢者無骨還」,這整句話的意思就是,進入生門就會死,進入死門才能活,這座墳墓通往鬼門關,進入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打擾墓中所葬之人死後連骨頭都不剩。

三國時期曹操為了籌集軍餉,就專門搞了一個發丘中郎將的官職。

中郎將,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勛。最早為三國曹操所設,通俗地講就是國家盜墓辦公室主任,專門發掘墳墓盜取財物以充軍餉。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曾仿效曹操設立發丘中郎將一職,由建安王休仁擔任。

發丘將軍到了後漢才有,又名發丘天官或者發丘靈官,其實發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多了一枚銅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據說毀於明代永樂年間,已不復存於世。

與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術上稍微遜色,但比較注重眾人合作。古代經常以當鋪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為掩飾。不輕易出手,偶爾行動多針對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諱與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動於東南亞及美洲一帶,曾經在諸多大型古代陵墓發掘隊中發現過他們的身影。國內余支多以考古學者的身份混跡於政府部門。

發丘將軍行動多同時邀集多人,做好詳細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應對措施。然後按部就班,依次進行。因此在掘丘過程中危險性最低。而麻煩多來自事後分贓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針對地產生了一系列規矩。

發丘天官和摸金校尉同出一脈,是摸金的首領,手段幾乎完全一樣,最為精通風水尋龍之道。相比摸金校尉,發丘天官多了一枚銅印,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發丘天官十分看重祖師爺傳下來的行規,自從明朝永樂年間發丘印毀了之後,世上便沒有了發丘天官。

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在《鬼吹燈》中將倒斗分為四大門派,分別是發丘天官、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都是傳承千年的門派。在《鬼吹燈》中,其他三派都有介紹和人物出現,唯獨發丘天官沒有過多的介紹。[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