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反省 |
反省意指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檢查其中的錯誤。也是"反省 心理學"中的專業詞彙,意思是指對自身已往心理活動的回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反省 [1]
外文名 reflect on oneself
拼音 fǎn xǐng
釋義 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和其中的錯誤
示例 自我反省
相關 那英歌曲
詞語解釋
省:同醒
反醒:fǎn xǐng
回想自己的思想行為,檢查其中的錯誤。
心理學含義
反省是"反省心理學"中的專業詞彙,意思是指對自身已往心理活動的回憶。在反省心理學中,"反省"是與"回憶"相對稱的一個概念。我們對外部事件、外部信息的回憶、提取和再現叫"回憶",而對內部心理事件、心理活動、心理現象的回憶、提取和再現就叫"反省"。心理二元說告訴我們,人的記憶是二元的,既能記憶(存儲、提取)外部事件和外部信息,也能記憶內部心理事件、心理現象和心理活動信息,前者叫"外記憶",後者叫"內記憶"。我們通常所說的"元記憶""知曉感""舌尖現象"都屬於內記憶。人的記憶活動包括存儲和提取兩部分,外記憶活動中的提取就是"回憶",內記憶活動中的提取就是"反省"。我們內部所發生的許多心理現象,如不經及時反省,把其轉入長期記憶庫,就會永久消失,所以,反省是獲取心理現象的重要手段(此外還有外觀、心理統計、心理實驗、口語報告等手段),是心理學研究的出發點,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古代哲學家大多用反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學。
通過反省的方法獲取心理現象,然後對這些心理現象進行加工,從中得出心理規律,即打開心理的黑箱。人的心理是二元的,人的記憶既有外記憶,又有內記憶。心理現象一經發生便會被內記憶系統自動記錄,因此,我們只需經過及時反省,便能抓住瞬間即逝的心理現象,把其由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資料,並從中加工出心理規律來。相反地,"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許多心理活動是並不表現於外的,通過外部觀察是根本觀察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現象還有一點重要特點-害怕被觀察,一旦發現自己被觀察就會發生變形甚至消失(如你在閱讀或思考時,一旦發現有人正在觀察自己,原先的閱讀和思維活動就會受到干擾,就是發生改變),這一點和風、雨等自然現象是有顯著不同的,因此,心理學實驗在心理學研究中受到很大的局限。
當然,通過反省只能獲取本人自身的心理現象資料,而不能得到別人的心理現象資料,這也可以說是"反省法"的一個局限。但這並不意味着反省研究法就不能得出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心理規律,因為人的許多心理活動、心理現象是有共同之處的。正如孔子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子》中說"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見《老子》第54章)。所以,通過反省研究法,是有可能得出適用於全人類的心理規律的,當然,若能同時結合外部觀察、心理調查、心理實驗等客觀研究法,獲取更廣泛的心理現象資料,那麼就容易得出正確的並且適用於全人類的心理規律。
中外歷史上有許多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十分重視"反省研究法"的應用,法國近代哲學家笛卡兒(1596-1650)認為:"心理的知識是直接的,因此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觀察,而只有藉助於自我觀察("反省"-筆者注),才能洞察意識這個內部世界"。英國近代哲學家、教育家洛克(1632-1704)認為,"經驗分兩種:(1)外部經驗,它直接來源於感覺,是人的心靈直接觀察外部事物而產生的觀念;(2)內部經驗,它來源於反省,是人的心靈轉向內部考察自己心理活動而產生的觀念。感覺是反省的必要條件-一切呈現於人的意識中的東西都可被反省"。德國近代哲學家、心理學家,"意動心理學派"創始人布倫塔諾(1838-1917)認為;"心理學的來源是建立在對我們自己的心理現象的內部知覺上,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思維、判斷……勇敢或失望,欲求或厭惡……如果我們不通過內部知覺來了解它們。內部知覺是心理現象的基本的和主要的來源""內部知覺的特徵之一就是它從來不能轉化為內部觀察""內部知覺是對剛剛過去的,在記憶中仍呈現鮮活狀態的心理活動及其變化的反省"。德國近代哲學家、心理學家沃爾夫(1679-1754)在其心理學名著《經驗心理學》和《理性心理學》中也明確提出,"'內省'(反省、思辨-筆者注)是研究內部經驗的真正有效的方法。"中國現代著名心理學家、前中科院心理學研究所所長潘菽(1897-1988)也認為,"自我觀察法應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