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又是一年芳草綠 依然十里杏花香(麥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又是一年芳草綠 依然十里杏花香》中國當代作家麥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又是一年芳草綠 依然十里杏花香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香。   

家裡的一副老對聯,用了許多年頭了。   

現在想起來,心裡竟有一種酸楚。   

是對逝去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生活的一種懷念麼?還是對離我而去的親人痛徹肺腑的呼喚?抑或是對漸行漸遠的鄉村田園式生活的留戀?   

關於對聯   

我家庭的傳統對於對聯是非常講究的。   

對聯不僅表達出新年新的氣象,新的面貌,更是一個家庭精神、文化、傳統的一種反應。   

是一個家庭的門面。   

對聯的字,要是很優秀的,起碼在方圓幾十里之地應是數一數二;寫對聯的人,是要有身份,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不可能隨便一個身份的人都可以為我家寫對聯的,更不會從大街上買寫好的來路不明對聯。   

對聯的紙張更是要求嚴格,決不用那種便宜的,一經風吹日曬就會褪色的紙張。要那種顏色鮮艷的硃砂紙,貼在門框上順貼,歷久如新。   那時我的曾祖父還在世。   

我的祖父是外地的國家工作人員,這方面由他來把持和操辦。   

每年負責為我家寫對聯的,自然就落到了我的太舅(父親的舅舅)身上。他在本市教育系統有點名氣,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貶回鄉下農村。後平反,可以不上班而每月拿薪金,這在農村是很令人羨慕的事。   

他的字寫得很好,圓潤,渾厚,充滿着力量。因為我記得小時候每每會聽到過路的人對我家對聯上的字的稱讚,一種自豪感由然而生。   

寫對聯時是當時家庭十分隆重的事。小孩子當然要走得遠遠的,免得礙手礙腳,我呢,則是負責站在寫着對聯的前端,隨着舅爺書寫過的字緩緩地拉出對聯,然後由祖父雙手端起寫好的墨跡未乾的對聯放置高處,以免被人踩壞或是落上灰塵。   

對聯寫好了是要喝上一頓灑,全家人圍在爐子旁,豬肉燉粉條吃。   

這時離過年還有四、五天,但隱隱地感覺到了新年的到來。   

最講究的是貼對聯。   

這是最折磨人的事兒。家裡的規矩是大年三十上午帖對聯,貼了對聯吃年飯兒。   

江淮之間,這時的天氣很冷了。大清早的糊對聯,手會凍得很疼;更重要的是帖對聯有很多講究:一副好的對聯,氣派、堂皇、端正地貼出來這很重要。歪了斜了都會影響效果。   

這時侯,奶奶和母親會煮了一大鍋的米糊糊,米糊糊要有粘性並且不能有粒塊,父親帶着我們先清除了往年對聯,把門和門框清洗乾淨了,我呢,則是往往做到這時候就有點厭倦了。因為我家是大戶人家,門特別多。   

當官是個好事兒,這是不可否認的。起碼在當時給我的家庭帶來了許多好處。   

但是,把當官的作派、當官的脾氣帶到家裡來,那情況就不大妙了。   

恰恰我祖父就是這樣的人,在我的家裡一言九鼎,說一不二。當他那銳利的眼睛看到你的時候,總會令人不寒而悚。   

大年三十早上及到整個上午,我們都在糊對聯手指粘上了漿糊糊,凍得都彎曲了,我們還得工工整整地幹活,有那麼多的門和門框在那兒等着我們。祖父呢,眼睛在監督着我們,哪兒幹得不好,便會辟臉遭到一頓訓斥。   

當時曾祖父還健在,我家是「五代同堂」,現在想想,是我們鄉里最後一個「封建式」大家庭了。因為那時中國社會家庭早就小型化了。   

祖父當然是這家庭的中心的「中心」。他的意願是不容違抗和不從的,包括我的父親,也要對祖父恭恭敬敬的。年齡和我們差不多的小叔,更是同我們一樣,見了我祖父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躲得遠遠的。   

有時候,躲也是躲不了的,那可就遇到麻煩啦。   

現在回過頭來講一下帖對聯。   

糊對聯是最後的關鍵,它分三道程序:一是把對糊正面朝桌上,放平整,然後均勻地打上漿糊糊;二是雙手小心翼翼地掀起對聯正頂部並用力拿住,在門或框的正確及中心部位把對聯帖住;三是用乾淨的乾爽的毛巾從上至下熨平對聯。   

這三個程序都是技術活,每一個程序都影響到對聯帖上的效果。   

有一年,小叔在操作第二個程序中技術不到位,那時候他已經談對象了,並且,對象也到我們家過大年,心有所思,精神不集中吧,把大門聯居然給帖歪了。   

祖父瞧見的時候,已勃然大怒,甩手給了小叔一個「毛粟子」。祖父的「毛粟子」是很疼的,我們沒少吃過,所有記憶猶新。   

當時,我的小叔已頂替祖父在外地參加工作了,自有一番風光。那時他已經言說到老家過年是「回來看看的」,挨了祖父的打,疼痛是肯定的;倒是站在的一邊女朋友,心理上受不,怨氣也就上來了。找些客觀理由,頂了嘴。   

祖父便怒髮衝冠,怒不可遏,便又狠狠在賞了小叔幾個嘴巴!   

小叔那位女朋友可不幹了!堅決幫小叔還擊我祖父,不顧一切地邊罵邊哭,拉着小叔要求回她家去。   

我們躲在遠遠的看,感覺到事態嚴重。心裡卻佩服小叔的女朋友即我的小嬸要求「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反抗「封建專制」的勇氣。   

問題總會解決的,事物也是發展的。   

小叔和小叔女朋友鬧情緒終於由奶奶出面擺平了;貼對聯、打掃庭院、放爆竹、燒香等吃年飯必做的功課也一一到位啦,在奶奶、母親和還未出嫁的幾個姑姑經過二十九一晚加三十整個上午的忙碌,豐盛的年飯終於端上的桌,一家人終於坐到了年飯桌前。   

想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的道理。   

春日播種,夏日勞作,秋天收穫,冬日忙碌,一年也是為這一天,一年是為了這一刻。   

祖父的臉色也改變了:因了屋裡爐火了溫度,也是因為三杯酒下肚,現在是臉色紅潤,滿目慈祥。   

在我的記憶中,這種吃年飯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了我大學畢業分配工作後。   

又是一年到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我,遙望着北方,想起了我的故鄉,想到了我曾經的轟轟烈烈的家庭和童年少年及青年的家鄉大年。   

我的內心充滿了酸楚。我想起了「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香」的對聯,產生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物是人非,滄海桑田啊!   

我們在成長,我的長輩們在老去;我們在年復一年中老去,而我的親人和長輩一個又一個地離開了我!!   

家庭的分化,對家庭這種傳統的過年方式反叛,自我的小叔和他的女朋友開始。發生了這次事件後,第二年小叔就沒有回來過年了。   

小叔是祖父和奶奶最小的兒子,自小疼愛有加。這種第一次發生如此情況,氣得祖父背後大罵小叔是「翅膀硬了忘本了!」。   

此先我是佩服小叔和他女朋友的抗爭精神,然後是羨慕他倆獲取了自由,而現在回想起來,卻是深深的責怪他倆太隨心所欲了,沒有「家庭意識」,沒有很好的尊重老人,而傷了老人的心。   

關於年貨   

「小孩盼過年,大人盼種田」。這是我們那兒的一句家諺,表達了對未來的一種期盼。   

在哪兒,我都承認我是在農村長大的。農村怎麼啦?那兒才是人類幼小時候的樂園,我們人類不就是從大自然那兒走來的麼!   

我倒是可憐現在城裡的孩子,自小就在大人的手裡和懷抱里傳來傳去,壓根兒就沒有同自然親近過,他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小的空間裡,怎麼會體會我們那時的快樂?  

那時很小的一件事,都能讓我們快樂和高興上好一段時間。   

既不必說每逢新年媽媽們花費一冬為我們做的新鞋子新衣服,也不必說放假了可以同小朋友整天價地瘋來玩去,也不必說春節正月里有大人帶着我們去訪親拜友,小小年紀享受着賓客的待遇和尊重,單單是家裡準備一年好吃的,在春節幾天讓我們吃個夠,就讓我們小孩子們夠興奮的啦。   

有很多好吃的現在想起來,不禁讓我心裡痒痒起來。前天老家有人打電話過來說給我寄過來了,但是,海南這天氣是存不住臘貨的,現在大街上滿是穿半短袖的人,我呢,也只是穿了一件薄西服!況且,就是回到家裡去過年,關鍵是沒有以往的氣氛了。   

說一下過年時吃的美味:   

第一,要算是臘鵝。   

是正宗的農家鵝,生長期很長。一般是從春節甚至於是從前一年冬天就養起,到那時一隻鵝,應該有二十多斤重,然後宰了,在大缸里醃製二十多天或是近一月吧,然後起魯,這時離過年大概還有二、三個月的時光,就開始在冬日的太陽下曝曬,一直曬到鵝身流油為止,曬乾鵝身多餘的水份和油脂,不在滴油時,就掛在通風陰涼處風乾,等至過年享用。   

食用之前,要放在足夠大的鍋里烹爛。   

過年時候,家家都會飄滿了這種臘香味兒。   

昨天晚上,請客時陪了客人吃了燕窩魚翅粥。在砂鍋煮得沸騰的燕窩粥上加點紅醋,用湯勺攪拌一下,鮮美的味道也沒能讓我忘記家鄉過大年時吃的咸臘鵝。   

鹹鹹的味道,沁人肺腑的臘香味,帶着家鄉的泥土氣息竟在昨晚走入我的夢中。   

第二道菜是,媽媽親手泡製的鹹魚煎蘿蔔絲兒。   

魚是自家魚塘養的。這種魚,我還是偏愛小個的,也需要臘制而成。在多日的太陽曝曬下,已沒了水份,聞着就有一股香味。   

製作的時候,先要把油鍋燒熱,要滾燙才行。然後,把臘魚放進去,用九成熱油煎成金黃色,這時魚刺都已煎焦了。   

再把細細的干蘿蔔絲放在鍋中,蓋上鍋蓋,讓魚香味兒徹底浸透到蘿蔔絲中。見蘿蔔絲有八成熟時,放入較多的辣椒醬,再蓋住鍋蓋。   

辣椒醬絕對要自家產的才行,用石磨自己磨成,通紅的顏色,讓人一看便唾涎欲滴。   

北方的天氣此時很冷了,煎制的魚肉蘿蔔絲已結上了魚凍,涼涼的,辣辣的,是下飯的好菜!   

以後也嘗試着像媽媽那樣做過,但是,魚不是家鄉水的魚,蘿蔔絲也不是自家栽種的蘿蔔,辣椒也全不是原先的味道了,現在猶如「速成班」那樣在溫室中生長的菜,用激素養大的魚,都沒有原來的味道啦。   

再敘述「再把細細的干蘿蔔絲放在鍋中,蓋上鍋蓋,讓魚香味兒徹底浸透到蘿蔔絲中。」有一個細節需要補充一下:把從地上挖起的蘿蔔洗淨切成細絲,曬乾。在放入鍋中時,需要用開水燙開,然後用涼水再激一下,再用溫水泡上半小時。經過如此複雜的程序,才能放入鍋中。   適逢星期天,同朋友開車到鄉下喝早茶,便又閒逛了一會,回到城裡已是十一點多,便到了一空鮑魚館。   

一種很昂貴的消費,然而給人的感覺卻也不過如此。與此說是味美,倒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時尚而已。   

此後吃過的魚多了,在海南更是無魚不成席:什麼清蒸魚、糖醋魚、紅燒魚、剁椒魚頭、譚魚頭火鍋各樣菜系,以及海水魚、淡水魚、江水魚,均感覺不如自家塘水養的小魚煎蘿蔔絲兒。   

「民以食為先」,關於吃的事,我就在這兒多說兩句吧。   

東山羊、和樂蟹、加積鴨、文昌雞是海南的四大名菜。   

據說「東山羊」是專吃東山草,而東山草是具有藥效,故東山羊也是有藥效的,應該算是藥膳作用。但正宗的東山羊又能有多少滿足人們所需?   

「和樂蟹」也是分不清真假,現在養的居多,並且,還用激素。像基尾嚇一樣,現在誰還敢吃這二樣東西呢?   

加積鴨、文昌雞,在海口的大大小小的賓館灑店排檔都能見到,大都是白斬的沾了醬油吃,味道也是一般,爽口卻是有點兒油膩。   

中學時學過一篇課文,是《芋老人者說》吧,說的是一個當了宰相的人,十分懷念在他赴京趕考時,在一個渡口飢餓、寒冷之時吃過的一個美味可口而又溫暖無比的芋頭,在做了宰相若干年後,又找了這種芋頭來吃,發現芋頭沒有好原來的好吃啦。   

當時文章的總結是「由於時位之移人也」。   

不記得作者的名字了,但是他的總結,明顯帶有個人主觀主義的,是不客觀的。   

主要,人的味覺越經過多的食物刺激,有逐漸遲鈍和老化的趨勢,新鮮感總在在我們中間逐漸失去。   

放在現在還有個關鍵,我們所吃食物的生產方法:人工大棚。水產養殖,,等,都破壞了原食物在自然生長中所有的味道和營養。   

心態也是一個方面。我們現在能夠安靜而滿足地品嘗着任何一種食物麼?哪怕它是最好的美味!——眾多的選擇,也攪亂了我們味蕾!   

還有一樣菜也是我們那兒過大年時年飯桌上必須的:豬肉燉粉絲。   

豬肉與燉粉絲在一塊,能產生非常美妙的香味。  

還有做豆腐、年糕,這一般在臘月二十左右開始,一直要忙到過年的前二、三天,在鄉村,到哪兒都能聽到小石磨吱吱呀呀的響,聞到豆腐和糯米飄香。   

到這時,過年的氣氛已經很濃烈啦。   

關於喝酒   

溫馨的回憶總是很長很長,而整個春節就是一股暖流,讓人精神放鬆,神清氣爽。   

記憶中的春節總是有雪,或溫天飛舞,或「北國風光,千里冰封」紅日映雪。人的心情很閒適,無牽掛。   

遊戲有很多,如看鄉戲、喝酒、打撲克牌等等。   先說喝酒,在年飯桌上,我家可以喝完三斤白酒,還是52度。當時曾祖父在世時,曾祖父也會「打通官」的,所謂「打通官」,就是喝酒划拳,同一桌子的每一個劃一遍拳。在我們那兒,當時過了十八歲和男子,每個人都要打通官。好在當時我家裡人是一個比一個人能喝酒。   

喝酒時,父親還會遞上一枝煙給我們。縱然我們平時不會抽煙,在春節都可以抽着玩兒。   

記得有一年春節,到我三姑媽家拜年時,遇上了很難對付的酒桌上的對手。   

姑父有點看熱鬧的意思,慫恿着我同他比賽喝!姑媽在一邊偏向我,但我要振我門的雄風,給他一點教訓,好讓我姑媽挺直腰趕兒!   

都是年輕人,凡事不言退。   

起先我同對手都喝了不少酒了,都是一桌上喝下來的,已有四、五兩進肚。   

比賽時就不必用小杯子啦,用平時喝茶的大杯子:先每人一大杯後再講話!這種杯子,是平時喝茶用的,少說也有三、四兩酒的樣子。   

我順利喝下去,但直感覺頭暈,說話時舌頭根發硬;而我的對手居然也喝了下去,他比我更殘,臉發青,站起來後步子已有不穩了,身體傾斜。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認醉還有要喝。沒有退路!  

他率先「咕咚咕咚」三大口乾了一杯!   

我端起杯子,姑媽伸手來搶我的杯子不想讓我喝醉難受,我像個英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而我的對手,定力太小,出去到姑父家的房檐小便時,便癱作一團,總算給他留下了一個深刻的「記憶」。   

我總結了一個經驗:酒喝過量。過多時,一定要穩住自己。一是穩住自己的內心,那樣的時候應該是很紛亂的狀態,自己內心一定要靜,要沉靜在自己的思想中;二是身體要靜;切不可多活動,特別是頭部,更不能多搖晃,否則酒醉得很快,會嘔吐。   

很多年後,就是現在到姑父家去,姑父姑媽都會說起這件事。   這種喝酒的樂趣,也只有在春節時才有時機尋找到的,發生的。   各地有各地的酒文化,酒風俗。   

如果遇到廣東人,見中原人如此死命喝酒是不可理喻的;而我們江淮中原大地那兒人家一桌豐盛的宴席少了酒則是萬萬不能!   

喝,要喝好,要喝醉,不醉,則是待客不熱情的;而客人沒有喝醉也是不尊重主人的一番苦心,這種風俗一直保持到現在。   

各人有各人的喝酒方式和追求的效果。   

有的人在於過程,那就一味地品酒;   

有的人在於結果,那就是一定要醉酒。   

我的鄰居就有一句話「喝酒不喝醉,不如在家打克睡」,各地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絕不是外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能評解得了的。   

那是農村也沒有好酒用於「品」,一般喝到口裡刺激性很強,很沖但是那時的人們都喜歡喝這種烈性酒。我有過醉酒的經歷,應該說很輕鬆的,不如現在人類疾病多了,心臟、大腦痛、諸如此類。而只是單純的醉,走路如騰雲駕霧,頭腦飄飄然;但,全身是輕鬆的,因喝多了酒而產生的愉悅充斥着全身。   

喝酒在春節是人們重要的自娛自娛方式。   

那一年,我在姑父家喝酒是十八歲,其自豪的經歷至今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是啊,那個淳樸和狂放的年代;   

那個裝負我青春年少眾多歡樂的春節!   

關於歡樂   

現在的歡樂多了。   

經常同朋友們一塊到夜總會、娛樂城去喝啤酒。當然,這種喝酒之間的紐帶不是靠親情聯繫,而是靠金錢購買;喝酒的歡樂氛圍和環境也不是憑民族之偉大傳統所構成,而是在夜總會人為的用金錢用美女來造就。   

我總是感慨夜總會有如此多連綿不絕的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像流水一樣琮琮流過,也像花一樣謝了又開,她們帶給許多異鄉人短暫的歡樂;而她們有沒有想到,即使這種歡樂建立花香美酒之上,而享受她們的人也並沒有獲得真正的愉悅和滿足。   

因為這種歡樂是短暫的,易逝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喜歡上泡夜總會的,那是千金買醉的地方。   

一次,同國內某一行業享受全國特殊津貼的專家一道去玩耍,而他對於玩夜總會的小姐遠遠高於我等。   

在他的按排和指點下,我們早早到了夜總會。「上夜總會要早!」這是他的經驗之談。早到總有挑選的,晚到是別人挑剩下的啦。   

果不其然,當在包箱內坐定時,媽咪便一下帶過來二十幾位小姐。小姐們扭扭捏捏,而我們這位專家卻意氣風發,像指揮千軍萬馬似的喝了聲立正!便讓小姐們筆直地站萬一排,然後報數,然後作自我介紹,然後唱歌,試嗓門,然後試舞姿,然後講黃段子,然後。。。   

我啞然,如此的會折騰人,——在這方面也是專家啦秋韻討論)   

然後便是瘋狂的喝酒,擲髓子,,,   

在平凡的生活中,總是重複這樣的生活;醉熏熏歸來時,就會忘記了一切。   

離春節僅有八天時間啦~~   

我思鄉的情更濃,在我的想像中,故鄉現在應該是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地忙過年了吧。  

而我同我的家人卻天涯一方。海南現在最高溫度是29度,中午望着窗外的太陽疑是夏日,大特區特有的忙碌和海南人一年四季的漫不經心,哪裡還有一點過春節的跡象。   

我萬分懷念起我少年青年時的春節!   

那個無憂無慮,充滿歡樂,全家融融的春節再也不會回來了;   

那個豪情萬狀,斗酒取樂的青春時代也不再回來了;   

寫得一手漂亮毛筆字、為我家寫了大半輩子對聯的舅太,您在天堂安息吧;   

和藹慈祥的奶奶,英年早逝的父親,您們在天堂,在故鄉的土地,還能聞到家鄉春節的酒香麼?   

無論外面的美味佳肴,燕窩魚翅,怎麼能擋得住我對家鄉飯菜的回想;   

任憑外面的紙醉金迷,千金買醉,醒來時還是渴望家鄉的親情和友誼!   

熱帶的風,吹拂着我的長髮,   

異鄉的太陽,曬黑了我的臉龐,   

我面向北方,向着我的家鄉,向着我的親人,大聲呼喊,並鄭重承諾:   

明年,明年,我一定回來,   

尋我兒時的歡樂,青春的狂放,   

尋我永世思念,永久不忘的春節!! [1]

作者簡介

麥田,男,原名:劉孝元,發表過小說《棋道》、詩歌集《愛情碎片》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