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盧禮杭深圳雅諾信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總裁、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羅湖區政協委員、深圳市僑聯委員會常委

盧禮杭

盧禮杭,男,漢族,1969年出生,現任深圳市雅諾信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董事長。並擔任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羅湖區政協委員、深圳市僑聯委員會常委、中寶協副會長、深寶協副會長、羅湖總商會會長等多項社會職務,積極參政議政推動社會建設。

盧禮杭於2000年10月創辦深圳雅諾信集團。在他的主持下,2001年4月雅諾信與TCL合作生產寶石鑲嵌手機外殼;

2002年雅諾信開發銀飾禮品市場,在短短兩年內,即將不足50人的小加工廠發展成為擁有員工1000多人,標準廠房達10000多平方米,經營範圍涉及珠寶、禮品、房地產、通訊等領域的大型國內一流集團化珠寶企業。

2004年4月雅諾信創辦國內規模最大的集珠寶展示、營銷、旅遊、招商等為一體的大型專業市場「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打造了珠寶產業的「公共技術信息平台」,促使「萬山—水貝珠寶產業聚集基地的形成,有效對珠寶來的資源進行整合,快速推動深圳珠寶業的國際化發展,促進了珠寶產業文化的推廣;

2004年6月雅諾信集團通過了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2005年9月雅諾信集團榮獲「中國名牌」的光榮稱號;

2005年12月雅諾信集團獲得「最能代表25年深圳形象的深圳名片」榮譽稱號;

2005年12月雅諾信集團被評為羅湖區第二屆「誠信經營先進單位」;

2006年5月雅諾信集團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光榮列為「第二屆文博會水貝珠寶分會場;

2006年7月雅諾信集團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成立聯合黨支部。

所獲榮譽

盧禮杭同志先後榮獲2003年度深圳市「優秀私營企業家」稱號;

榮獲2004年度深圳市「青年創業獎」;榮獲2006年度「深圳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1]

目錄

人物創業經歷

盧禮杭,1969年10月出生,廣東普寧人,中國珠寶平台運營模式開創者,現任深圳市水貝珠寶有限公司總裁,同時擔任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理事、中國珠寶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僑聯常委、深圳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羅湖區總商會會長等社會職務。

20多年來,盧禮杭致力於中國珠寶產業化的探索和實踐,不斷引領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從平台運營模式的創建到珠寶「總部經濟」項目的發展再到中國珠寶國際化進程推進,不斷引領中國珠寶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其領導的水貝珠寶高舉「共贏合作、創新服務」的旗幟,聯合水貝片區企業及跨行業合作發展,立足產業建設,帶動了產業集聚地的形成與企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珠寶產業化道路,其掌舵的水貝珠寶已成功位居中國珠寶行業領軍地位,也成為踐行中央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號召的典型企業之一。2012年,盧禮杭受邀出席廣東省僑資企業轉型升級經驗交流大會,並向全省推廣在產業轉型升級、市場細分建設、企業競爭優勢培育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為中國珠寶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1987年,盧禮杭開始涉足珠寶行業,進入國營珠寶企業——深圳市藝華珠寶首飾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學徒工,那時的盧禮杭勤奮好學、精力旺盛,且有一種愛鑽研的精神,很快便掌握了各類首飾的製作工藝,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在隨後10多年時間裡,盧禮杭先後在生產、銷售、行政、財務等多個部門歷練,努力學習一切知識,掌握運營企業所需技能。這一時期的努力,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世紀90年代末,國企改制風起雲湧,盧禮杭迎來人生中第一次嚴峻的考驗:在鐵飯碗和自主創業兩者間陷入了徘徊。盧禮杭在既缺乏資金,又沒有其他方面支持的壓力下,毅然選擇了創業,於2000年創辦了雅諾信公司。這一次的抉擇同時也決定了盧禮杭未來的人生。

創業之初的盧禮杭雖躊躇滿志,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得公司運作舉步維艱。然而,盧禮杭並沒有灰心泄氣,而是憑藉不服輸的品質和誠信的經營理念,開始了雅諾信最原始的積累。他和他的團隊雖僅僅經營着一家小作坊式的企業,但他們上下一心,對每一筆訂單都倍加珍惜,期待着美好的明天。伴隨着2000年之後珠寶產業翻天覆地的變化,盧禮杭以其大力倡導的「以人為本、誠信經營、品質至上」經營理念,使雅諾信在短短兩年內員工從50名擴大到1500人,廠房由不足500平方米擴展到近10000平方米,經營範圍涉及珠寶、禮品、房地產、通訊等領域的大型國內一流集團化珠寶企業,成為深圳珠寶企業中的翹楚。

然而,深圳乃至全國的珠寶行業隨之出現的便是如火如荼的同質化競爭。經過充分調研分析,盧禮杭認識到,雅諾信只有不斷求變,才能不被擠出圈子。而經營策略的創新,則關係到企業能否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把握和統籌企業未來的方向。盧禮杭毅然把目光投向了當時並不被廣大珠寶商看好的時尚銀飾。他敏銳地發現,當時深圳乃至全國的銀飾幾乎都是以傳統銀飾為主,時尚銀飾市場尚處空白,這塊蛋糕一定會給雅諾信帶來新的希望。他在珠寶行業率先引進國外銀飾生產線和技術工藝,大量開發生產時尚銀飾品。在不斷探索和創新中,成功開闢了時尚銀飾這片藍海,使銀飾在中國的生產製造呈現出嶄新的局面,加快了銀飾產業經濟發展方式改變,讓銀飾行業迎來新的增長極,從而為整個珠寶產業的繁榮發展又增添了一筆濃重的色彩。

時光荏苒,盧禮杭與珠寶行業結緣已有25年,創業以來,他時刻在警醒自己,公司的發展不能走老路,否則就將陷入死胡同,一定要在各個環節不斷創新發展。盧禮杭的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技術環節上,更運用在了人才管理以及經營模式上。在從事珠寶行業的過程中,他發現國內珠寶產業的經營模式較為落後,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相適應,特別是珠寶企業「前店後廠」的傳統格局,對珠寶行業的採購、交流、品牌打造等十分不利,於是盧禮杭便萌生了創建大型珠寶專業市場的想法。隨後,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市場調研和與專家的交流探討上,在一系列分析研判之後,他認識到,通過整合珠寶專業市場資源促進產業升級,將是珠寶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004年,盧禮杭投資興建了國內首個珠寶專業交易市場——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該中心採取專業平台的營運模式,集珠寶交易、信息交流、展覽展示於一體,打破傳統珠寶業「前店後廠」的經營格局,打造了珠寶產業的「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地整合了資源,進一步提高了行業的規模化、品牌化和國際化水平,使整個行業獲得了更快發展,規模化與集聚化效益不斷顯現,最終為水貝珠寶產業聚集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為中國珠寶業的發展開闢了全新的經營模式。2008年,盧禮杭立足長遠戰略規劃開始搭建與打造「彩寶藍圖」,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彩色寶石集散基地——水貝珠寶彩寶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中國有色寶石專業交易平台,成為中國彩寶文化推廣的平台與窗口。

2011年,水貝珠寶在產業鏈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代表珠寶「總部經濟」的水貝國際珠寶交易廣場成為深圳市十大城市更新項目之一,為深圳珠寶產業轉型進一步開拓了城市發展空間,助推了深圳珠寶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2012年1月3日,在政協羅湖區四屆一次會議上,盧禮杭作為羅湖區總商會會長兼委員向大會提出了《關於搭建珠寶玉石首飾價格指數體系——「深圳珠寶首飾指數」平台的建議》,引起了業內外共鳴。盧禮杭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研發建立珠寶玉石首飾價格指數體系——「深圳珠寶首飾指數」,進一步提升深圳珠寶產業在全國的龍頭地位,提高影響力和權威性,使「深圳珠寶首飾指數」成為國內珠寶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通過「價格指數的設計、數據採集與處理、指數分析處理系統、指數發布、指數運維管理」等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構建,促使指數平台能夠及時反映珠寶專業市場珠寶產品價格變化情況,綜合反映珠寶產品價格狀態和發展趨勢,成為珠寶市場不同時期價格水平動態變化趨勢的重要經濟指標,對行業內的市場交易、生產廠家制定價格策略、買家制定採購預算提供參考,從而提高深圳珠寶在全國珠寶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做企業不但要創造財富,更要對社會盡責任,一個擁有先進科學企業文化的企業,必須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舉。」這些年來,盧禮杭帶領水貝珠寶在塑造公民企業形象、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方面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2008年,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盧禮杭帶頭捐款50萬元並向深圳的珠寶企業發出開展賑災大行動的倡議。通過連續五天不間斷的義捐、義賣、義演,共募得善款逾千萬元。僅水貝珠寶兩大交易平台內的企業捐款額就達到近300萬元。2010年1月,盧禮杭在參加羅湖區「兩會」期間,從《深圳特區報》上看到劉建強的事跡後(註:劉建強是一位曾多次立功受獎的英雄刑警,後因公受傷高位截癱),當即與企業員工代表一起,帶着慰問金和慰問品上門看望,在全社會引起很大反響。此外,盧禮杭還定期組織員工到社區孤兒院、敬老院進行慰問,並為水貝珠寶片區困難家庭下崗人員提供就業機會和免費再就業培訓。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正在台灣洽談業務的盧禮杭得知消息後,立即指示值班領導發起「玉樹,我們和你在一起」募捐活動,表達了集團全體員工對玉樹同胞的關愛之情。2011年6月,在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深圳慈善日和深圳社會慈善捐贈活動月現場,水貝珠寶捐款10萬元,為幫助貧困地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1月,水貝珠寶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畔田希望小學舉行「千里送溫情」大型愛心公益助學活動。2012年,水貝珠寶「慈心善行寫大愛」走進河源市東星村,並開展「雙到」對口幫扶慈善活動,盡力改善當地居民的住房條件和生產狀況,着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盧禮杭在珠寶產業道路上孜孜不倦之外,還積極投身祖國和平統一事業。自擔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以來,他積極參與統促會組織的一系列活動,隨中國統促會代表團赴哈爾濱參加第21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重海峽兩岸中小企業互助發展和文化經貿交流,並與台灣工商社團、台灣友好商會社團等增進交流和了解,進一步發揮經濟在密切兩岸關係、厚植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方面的橋樑紐帶作用;為海峽兩岸同心光明行慈善活動慷慨解囊,為這一慈善活動的持續開展貢獻了力量。[2]

深圳是一座創造奇蹟的城市,而盧禮杭,就是水貝珠寶集團的奇蹟創造者

水貝珠寶集團,深圳珠寶企業的開拓者。在盧禮杭董事長的帶領下,於深圳這片熱土艱苦創業、銳意進取,逐漸發展成為深圳地區遠赴盛名的珠寶時尚經濟總部。2004年4月,盧禮杭董事長帶領創建中國第一家珠寶專業運營平台——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的運營,使珠寶企業在水貝迅速聚集,奠定了水貝珠寶產業規模化、產業鏈完善化的基礎;2006年5月,「水貝珠寶」正式成為深圳文博會第一家也是當時唯一的珠寶分會場承辦方,當年「水貝珠寶」組織了水貝萬山片區上千家珠寶企業參與,為珠寶行業搭建起了「文化搭台,產業唱戲」的平台……

盧禮杭在獲獎時表示:「這是激勵亦是動力,水貝珠寶集團將奮發進取、砥礪前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盧禮杭就獲得了第二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的頭銜,這一次,是盧禮杭第二次獲得該獎項。可以說,這不僅是政府對水貝珠寶集團的高度認可,更是整個珠寶行業的榮光。

為不斷提升水貝珠寶的品牌影響力,讓水貝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珠寶聚集地。水貝珠寶集團緊緊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首度提出「珠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旗下 IBC環球商務中心,是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唯一指定的珠寶總部經濟項目。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IBC已和泰國、斯里蘭卡、坦桑尼亞等30多個國家的企業正式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夥伴,通過IBC保稅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珠寶將更便捷的進入中國市場,從而加速國際珠寶資源的流通,促進渠道整合、文化推廣與國際交流,將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的珠寶產業發展催生積極的經濟效應。

2018即將到來,明天亦會更加美好!新的一年,水貝珠寶集團將繼續探索珠寶產業發展新方向,全力打造水貝地區最富有生命力的珠寶交易平台,用全新的成績,為珠寶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IBC項目簡介

IBC(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環球商務中心),由致力於推動中國泛珠寶產業變革發展、產業鏈平台運營的先行者與領導者——深圳市水貝珠寶開發建設,是羅湖水貝布心片區唯一獲批的「總部大廈」,是羅湖十大城市更新項目之一,是水貝布心片區的新形象地標。

IBC坐落在大梧桐新興產業帶智谷核心位置,位於羅湖布心路首排,三號線水貝地鐵站上蓋,是約25萬㎡的國際商務綜合體。IBC主樓高度約240m,由雙子塔超甲級寫字樓、約5萬㎡的IBC新空間零售商業中心、逾1萬㎡商務交流平台、約2400㎡全球時尚創意產業發布平台——格式,以及5棟城央墅館,五大獨特空間組成。

IBC定位為泛珠寶時尚經濟總部,是「一帶一路」珠寶產業共同體倡導者,也是模式再造的示範者。IBC將打造為中國泛珠寶產業的領先服務平台,站在產業未來戰略的全局性考慮 ,依託珠寶產業資源,抓住「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以國際化資源導入,打造「金融發展、珠寶共享、文化跨界、科技創新及大健康」五大國際化、時尚化商務平台,構建總部商務主場,構築跨界共享格局,共贏總部經濟未來。[3]

「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評選活動是由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指導,深圳市企業家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時代商家》雜誌社共同主辦,深圳市各行業協會50多家參與本次評選的協辦工作。評選活動本着嚴謹、認真、公平、公開的態度,從深圳各行各業中廣泛評選出具有行業影響力,且為行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企業家代表。在本次評選中,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馬明哲、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文銀、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衛、深圳市百泰珠寶首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燦坤等人也同樣獲得「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此次評選中,盧禮杭獲珠寶平台運營行業領軍人物可謂實至名歸,其創建的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是國內首家專業的珠寶運營平台,且在當時對水貝片區黃金珠寶產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推進作用。其後,面對國內珠寶市場產品較為單一,產業鏈不夠完善的狀況,他又於2009年創建國內首家專業的彩色寶石原料及半成品交易平台——彩寶基地,從而較大規模地將彩色寶石引入國內市場,並彌補深圳珠寶產業在上遊資源供應方面的缺陷。

而在近幾年中,隨着深圳珠寶行業的發展,盧禮杭心系行業建設,並以一系列的卓越表現推進着深圳珠寶行業的革新和發展。

2012年,盧禮杭在羅湖區政協會議上提出《關於搭建珠寶玉石首飾價格指數體系——「深圳珠寶首飾指數」平台的建議》,該議案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並最終為羅湖區政府採納,且經過多方技術支持和數據採集,最終形成「水貝·中國珠寶指數」於2014年正式運行。這一珠寶指數的運行進一步提升了深圳珠寶產業在全國的龍頭地位,同時也更科學地反映了行業發展狀況,使珠寶行業有了直觀可靠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同年,在第八屆文博會水貝珠寶分會場活動中,水貝珠寶聯合文化部外聯局舉辦一系列的文化主題活動。通過與國外知名品牌及其精銳設計師的交流對話而推動「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助力深圳打造「設計之都」。

2013年,着眼于深圳珠宝行业产品文化附加值不足,产品形式较为低端的现状,为了促进企业谋求更多的价值增长点,卢礼杭等人发起并成立“深圳市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通过专注的珠宝文化研究来统一引导深圳珠宝企业,帮助企业更好地提升产品、品牌水平,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深圳珠宝行业的文化建设拓宽了道路。
      

隨着深圳珠寶產業集聚化瓶頸的日益突顯,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珠寶產業向「總部經濟」方式發展,2013年底,水貝珠寶總部大廈破土動工。這也是盧禮杭面對產業困境做出的又一次創舉。水貝珠寶總部大廈的建設意味着深圳珠寶產業向總部經濟型產業的轉變,這也是深圳珠寶行業向國際珠寶行業比肩看齊的新轉型,這不僅將穩定深圳珠寶產業在國內同行業中龍頭地位,同時也將優化深圳珠寶行業在國際市場中的格局。而在帶動區域產業經濟發展方面,雅諾信集團旗下位於汕尾市西部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水貝(深汕)國際珠寶文化產業園項目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項目產業園規劃總用地約1.53平方公里,投資近80億元,將帶動深汕珠寶產業合作與交流,促進兩地產業發展。

在關注行業發展之外,作為一個深有社會意識的企業家,盧禮杭多年來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一系列的助學、扶貧,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等活動從未間斷。正如他所期望,也讓業界共奮的是,深圳珠寶行業在諸多有識之士的引導和同行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在更優化更科學地向上發展,每一天行業都在進步。[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