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卡朋蒂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賀拉斯·沃爾普·卡本蒂埃Horace Walpole Carpentier,(1824年7月7日-1918年1月31日)出生於紐約州薩拉託加縣的普羅維登斯一個小鎮,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市和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的建立者。是名律師。 他和僕人丁龍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中國人—即哥倫比亞大學的「 丁龍講座 」。

卡朋蒂埃自幼聰穎,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法律。

1848年,畢業時,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全級作告別緻詞,就在這一年,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次年,卡朋蒂埃乘船繞過合恩角來到加州。[1]

1849年,加州發現金礦,他加入了淘金大流中,淘得第一桶金,後來創辦加州銀行,成為該行總裁。

1888年,卡朋蒂埃帶著管家丁龍遷回到紐約,從事地產生意也非常成功。

1918年1月31日,卡朋蒂埃去世,終年94歲,下葬於薩拉託加縣巴克斯維爾家族墓地。

三劍客

在灣區,他結識了兩個同樣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愛迪遜亞當斯安德魯蒙恩,結成「三劍客」(Trio),相互提攜共同逐利。

他在舊金山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住處則放在奧克蘭,當時還叫Contra Costa ,奧克蘭(Oakland)是他1954年所命名。「三劍客」利用知識優勢與權力,採用巧取豪奪手段,很快都擁有大量土地。

首任奧克蘭市長

1854年,卡本蒂埃在一片處女地上興建了一座全新的城市,取名奧克蘭,自任市長。同年被任命為加州民兵少將(Major General of California State Militia),故也被稱為「將軍」。

相繼建造了學校、碼頭、防波堤、船塢等。後來,他把土地交給了中太平洋鐵路公司,他擁有該公司大量股票。隨後,卡朋蒂埃主持加州電報公司等企業,建設橫貫大陸電報網的西部線路。

卡朋蒂埃廣泛參與了西部的電報、鐵路建設,採用巧取豪奪的手段獲得大量地產,也掌握了不少鐵路股份,成為百萬富翁。美國學者米亞的研究表明,在屋崙之外,卡朋蒂埃還在舊金山居住過一段時間,這兩個城市隔海相望。

當時美國為進一步開發西部,在加州進行如火如荼的鐵路大幹線建設,華人勞工是修建太平洋鐵路的主力軍,而卡朋也因此接觸了大量華工,從華工身上間接地,見識了中華文化的優良品質。

丁龍就是卡朋所僱傭的華工中的一個,他負責為卡朋做飯以及打理日常事務。

1889年,卡朋蒂埃帶著管家丁龍來到紐約,在紐約東37大街108號安家。

卡朋蒂埃和丁龍

事業上如日中天的卡朋蒂埃卻有著火一樣的暴躁脾氣。有一次,卡朋蒂埃酒後失態把所有的僕人都打跑了,還對丁龍大發雷霆,並當場解僱了他。

第二天清晨,清醒後的卡氏環顧空蕩蕩的房子十分懊喪。這時丁龍一如既往地端著盤子給他送來早餐。卡朋蒂埃愧疚不已,他鄭重其事地向丁龍道歉,並保證要改掉自己的壞脾氣。他問丁龍為何沒有走?丁龍回答說:「雖然你的脾氣確實很壞,但我認為你畢竟是個好人。另外,根據孔子的教誨,我也不能突然離開你。孔子說一旦跟隨某個人就應該對他盡到責任,所以我沒有走。」

卡朋蒂埃脾氣暴躁,終生未婚,忠實的丁龍就這麼一直留在卡氏身邊。有感於丁龍的忠誠,有一次,卡氏問丁龍,對於他這麼多年忠心耿耿的服侍,想得到什麼回報。

丁龍的回答出人意料:希望在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哥倫比亞大學建立漢學系,讓美國人能更多了解中國和中國的文明。

實現僕人的願望

1901年6月,卡朋蒂埃向他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塞斯·洛(Seth Low1850~1916)捐了10萬美元,並致信:「五十多年來,我是從喝威士忌和抽煙草的帳單裡一點一點省出錢來的。這筆錢隨信附上。我以誠悅之心獻給您籌建一座中國語言、文學、宗教和法律的系,並請您以'丁龍漢學講座教授'為之命名。這個捐贈是無條件的,惟一的條件是不必提及我的名字。但是我要保持今後追加贈款的權力。」

同時丁龍也捐贈了自己的積蓄,他在紙條上寫道:「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美元的支票,作為貴校漢學研究的資助--丁龍,一個中國人。」卡氏在給塞斯·洛的信上高度稱讚了丁龍有人品:「雖然他是個異教徒,但卻是一個正直、溫和、謹慎、勇敢和友善的人。」

為了實現自己僕人的這個願望,卡本蒂埃多次同哥倫比亞大學的兩任校長斡旋,自己又陸續捐款將近50萬美元,甚至捐獻出了自己在紐約的住房;建成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之日,他本人也被拖累至瀕臨破產,只得搬回紐約上州鄉村的老家度過餘生。

捐獻史無前例堪稱悲壯

這場持續多年的捐獻史無前例甚至堪稱悲壯。

事情還沒有這樣簡單。即使有了富翁和傑出校友、校董的出面支持並追加補足了建系的全部花銷,當年哥倫比亞大學校方還是不願意以丁龍這樣一個無名之輩來命名和設立一個系科。他們曾經想用當時清朝總理大臣李鴻章的名義(李當時剛剛訪問過紐約,在紐約家喻戶曉);也想過用當時清朝駐美大使伍廷芳的名義來命名這個系;後來,慈禧太后得悉消息後,捐贈了《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等五千多卷善本書,價值約合7000美元;學校又想用中國皇家的名義來命名。

令人欽佩的是,卡本蒂埃始終堅持用僕人丁龍來命名這個系科,否則他就撤資。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妥協了,於是,到今天為止,我們還能記著這位華工的名字。

丁龍講座

通常美國大學裡設立的所謂「講座」,多為紀念性質,一般由私人捐助巨款,由此生息,然後以每年所產生的利息所得,作為該「講座」教授的酬金。這樣的「講座」當然不會輕易設立,比如「 丁龍講座 」。

哥大設立「丁龍講座」,是為紀念一位名叫丁龍的中國人。

時至今日,以丁龍的名字命名的哥倫比亞大學的漢學講座,仍然是全球研究中國文化的頂級學術殿堂。

反制美國排華運動

1901年,卡朋蒂埃的捐獻以及1905年丁龍(Dean Lung)回國,應與當時美國的排華浪潮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1905年12月,即丁龍回國後幾個月,哥大《哥倫比亞季刊》刊登卡朋蒂埃所寫的一段文字,編者在按語中說:卡朋蒂埃將軍「在裡面解釋了將Dean Lung姓名與哥大漢學系連在一起的動機」。[2]

卡朋蒂埃說:「他本該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安家、為家人提供教育而感到高興,然而,沒有任何值得或適合的原因,他被剝奪了在此定居的權利,並被當地的居民動用特權而驅逐——這個特權,是如此不值錢,常常在對付蜂擁而入的流浪者、來自南歐和西亞的殺人犯,以及非洲的難民時使用。」(譯文來自王寅:《尋找失蹤了一百多年的「丁天龍」》。

2016年5月9日《南方周末》)這封信清楚地道出了捐建Dean Lung講座的動機,實際上也解釋了Dean Lung在1905年回國的原因:在排華浪潮之下,Dean Lung未能取得美國公民權,被剝奪了永久居住的權利,他在1905年美國方面強迫清廷續簽華工禁約時堅決回國。

丁龍路

卡朋蒂埃除了居住紐約,還常到高爾威度假,他在自己在鄉間別墅修了一條小道命名為「丁龍路」,以紀念這位忠誠的朋友。

慈善家和教育讚助人

因為丁龍,卡本蒂埃對中國有著特別的情感,並向廣州的博濟醫學堂捐款2.5萬美元。

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是中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曾在此學醫和從事革命活動。

受丁龍感動,卡朋之後還為其他大學,普及中國文化教育,捐助了大量的錢財。如華人聚居地的加州大學。

從此,這個叱吒風雲的將軍,轉型成了慈善家和教育事業的讚助人,在他的餘生里,不斷地追加給哥大漢學系的經費,並捐獻了各種名目的獎學金,他甚至還捐獻出自己在紐約的住房。

譚學斌找到1916年卡朋蒂埃的最後遺囑副本,顯示他除向哥大、巴納德學院等院校捐贈外,另向廣州嶺南學校醫學院捐款25000美元,由林安德醫生監督使用。(嶺南大學基金會藏)這筆錢被用於購買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嶺南學校校園內所建的一座建築,用作嶺南學校醫學院,改名為卡朋蒂埃堂(Carpentier Hall)。

後來,卡朋蒂埃堂改為嶺南大學女生第一臨時宿舍,建築至今尚存,地址門牌為中山大學東北區378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