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單弦的藝術特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單弦的藝術特點

來自網絡的圖片

單弦的藝術特點單弦在清乾隆、嘉慶年間興起,形成於清代末葉。曲牌眾多,曲調豐富,反映現實生活,自單弦票友隨緣樂以後,出現了德壽山、全月如、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等名家,他們推動了單弦藝術的發展。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單弦的特點。[1]

單弦有兩種主要演出方式:一為自彈自唱;二為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擊節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原稱「雙頭人」。前者出現在在山東快書形成早期,到了民國初年演變產生一人站唱、一個伴奏的第二種演出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單弦對唱、牌子曲群唱、單弦聯唱等形式。單弦演出過程中還融入了崑曲、京劇中的一些動作,形體表演豐富。


單弦曲牌有的似說似唱,有的半說半唱,都比較活潑、跳躍,朗朗上口,能容納更多的唱詞,便於演唱故事,豐富了牌子曲音樂,形成了曲牌聯綴體的音樂結構。單弦曲牌的文體有長短句、上下句兩種,以長短句為主,並常用三字頭、垛句嵌字、襯字等。解放後的單弦表演還吸收了許多新民歌,如汾河水、亂雞啼等。在唱腔設計上,昂揚豪邁、鏗鏘有力,富有時代氣息。

在伴奏方面,傳統曲牌的結尾由弦師接腔演唱,如雲蘇調接唱「依呀、依呀呀」,太平年接唱「太平年,年太平」,解放後逐步改用三弦伴奏音樂代替,使歌唱和伴奏渾然一體。

自司瑞軒編演中、長篇以後,則多根據小說改編成分本演唱的曲目,如《胭脂》四本等,為增加趣味性,常採用古事今說的手法,插科打諢,輕鬆活潑,極富特色。

代表曲目:

單弦的曲目內容有根據民俗小說改編的,如《胭脂》、《杜十娘》等;也有不少反映現下時期生活的曲目,如清末的《窮大奶奶逛萬壽寺》、民國時期的《秋瑾起義》等。 表演形式方面包括單人表演、男女對唱、單弦牌子曲聯唱、表演唱等。

牌子曲的曲牌,依功能特點可分為抒情、敘事兩種。表演時按照不同內容的表達需要,選用曲牌。崇彝著《道咸以來朝野雜記》中說:雜劇中有排(按即「牌」)子曲一種,每段更換一調,故呼為雜排子。其調多至三十餘種,所常用之名,有金錢蓮花落、雲蘇調之類。開唱時必有數句,曰曲兒頭,住頭處曰臥牛兒,尾聲非以快書、即以數唱結之,亦由慢而改緊,今之所謂單弦者,即拆之排子曲之餘也。」單弦牌子曲的曲牌約有九十多個,常用的不足三十個,主要有:曲頭、數唱、太平年等。

曲目內容早期有不少以反映清代風貌及旗籍子弟生活的,如《窮大奶奶逛萬壽寺》等。也有一些由戲曲改編的,如《合缽》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單弦牌子曲代表性的新曲目有《四枝槍》《好夫妻》《紅花綠葉兩相幫》《新五聖朝天》《城鄉樂》《反浪費》《地下蒼松》《天安門頌》《青年英雄潘天炎》《雙窩車》《單槍赴會》《一盆飯》《星期天》《打籮筐》等[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