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齊書·斛律光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齊書·斛律光傳出自於《北齊書》,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藥撰寫,它雖以記載北朝北齊的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1]

原文

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騎射,以武藝知名。魏末,從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長史莫孝暉時在行間,光馳馬射中之,因擒於陣,光時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為都督。嘗從世宗於洹橋校獵,見一大鳥,雲表飛颺,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頸。此鳥形如車輪,旋轉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觀之,深壯異焉,當時傳號落雕都督。

晉州東有周天柱、新安、牛頭三戍,招引亡叛,屢為寇竊。天保七年,光率步騎五千襲破之。又大破周儀同王敬俊等,獲口五百餘人,雜畜千餘頭而還。武平二年,周遣紇干廣略圍宜陽。光率步騎五萬赴之,大戰於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虜千餘人而還。軍未至鄴,敕令便放兵散。光以為軍人多有勛功,未得慰勞,若即便散,恩澤不施,乃密通表請使宣旨,軍仍且進。朝廷發使遲留,軍還,將至紫陌,光仍駐營待使。帝聞光軍營已逼,心甚惡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見,然後宣勞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別封清河郡公。

光入,常在朝堂垂簾而坐。祖埏(字孝征)不知,乘馬過其前。光怒,謂人曰:「此人乃敢爾!」後珽在內省,言聲高慢,光適過,聞之,又怒。珽知光忿,而賂光從奴而問之曰:「相王瞋孝征耶?」曰:「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嘆曰:『盲人入,國必破矣!』」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許。帝賜提婆晉陽之田,光言於朝曰:「此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數千匹,以擬寇難,今賜提婆,無乃闕軍務也?」由是祖、穆積怨。

周將軍韋孝寬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謠言。會帝前有所疑,謂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後,光至,引入涼風堂,劉桃枝自後拉而殺之,時年五十八。於是下詔稱光謀反,盡滅其族。光性少言剛急,嚴於御下,治兵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滅,朝野痛惜之。周武帝聞光死,大喜,赦其境內。後滅齊入鄴,追贈光上柱國、崇國公。指詔書曰:「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

譯文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時就擅長騎射,憑武藝聞名。東魏末年,跟從他的父親斛律金西征,周文帝的長史莫孝暉當時在行陣中,斛律光策馬射中了他,並趁機在陣前將其生擒,斛律光當時才17歲,高祖賞識他,立刻提拔他為都督。他曾經跟從世宗到洹橋打獵,看見一隻大鳥,在雲端翱翔,斛律光拉弓射鳥,正射中鳥頸。這鳥形如車輪旋轉墜下,落到地上,竟然是一隻大雕。世宗取來看,很驚異於他的技藝,當時被傳稱為落雕都督。

晉州東部有北周的天柱、新安、牛頭三處營壘,招引叛逃者,多次做入侵掠奪的事。天保七年,斛律光率五千步騎兵襲擊打敗了他們,又大敗北周儀同王敬俊等,擄獲五百多人、各種牲畜千餘頭後返歸。武平二年,北周派紇干廣略圍攻宜陽。斛律光率五萬步騎兵趕往援救,在城下大戰,於是奪取了北周建安等四處營壘,俘獲一千多周軍回師。軍隊還沒有抵達鄴城,皇上便命令放兵眾散歸家鄉。斛律光認為兵士大多立有大功,沒有得到慰勞獎賞,如果立即便散歸,不施恩澤(不利軍心),於是秘密上表請求派人宣旨,軍卒仍然前進。朝廷遲遲不發使,軍隊回京將到紫陌(還沒等到宣撫使),斛律光只好紮營等待。皇帝聽說斛律光軍營已逼近都城,心裡很憎惡他,急忙令舍人催促斛律光入朝拜見,然後宣撫犒勞使兵散歸鄉里。授予斛律光左丞相官職,又另外封他作清河郡公。

斛律光入朝,常在朝堂垂簾而坐。祖珽不知道,騎馬從他面前經過。斛律光大怒,對人說:「這人竟然敢這樣!」後來祖珽在內省言語自高傲慢,斛律光正好路過,聽到後,又十分惱怒。祖珽知斛律光忿恨,賄賂斛律光的隨從奴僕且問他說:「相王很惱怒我吧?」答:「自從您掌權後,相王每夜抱膝長嘆說,『盲人入朝,國家一定破滅』!」穆提婆求娶斛律光庶女,斛律光不同意。皇帝將晉陽田地賞賜給穆提婆,斛律光在朝堂上進言說:「這塊田地神武帝以來一直種莊稼,飼養了幾千匹馬,來打算防備敵人入侵,如今賞賜給穆提婆,這恐怕會侵損軍務吧?」由於這些事斛律光與祖珽、穆提婆二人結了怨仇。

北周將軍韋孝寬忌妒斛律光的英武勇敢,便製造斛律光造反的謠言。適逢皇帝之前對斛律光有所懷疑,便對何洪珍說:「我以前懷疑他想要造反,果然是這樣。」後來,斛律光來了,被引入涼風堂,劉桃枝從後面拉住他並將其殺害,時年五十八歲。於是皇帝下詔說他謀反,將斛律光家族滿門抄斬。斛律光少言寡語,又剛正急躁,在管理下屬時很嚴格,管理軍隊只是依靠威嚴刑罰。他的罪行不明顯,突然被屠戮,朝野都痛惜他。北周武帝聽聞斛律光死了,非常高興,在全境大赦。後來周武帝滅齊入鄴,追贈斛律光為上柱國、崇國公。指着詔書說:「這個人如果在,我又怎麼能到鄴地來呢?」 [2]

作者簡介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採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