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塔山又稱拜塔克山、拜山、巴他克山。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與蒙古西南部的界山。
系獨立剝蝕山地。北鄰阿爾泰山,東南與哈浦提克山相接,西、南連準噶爾盆地。略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80千米,寬25~50千米,面積2400平方千米。一般海拔2000米以上,主峰阿同敖包位於中部,海拔3287米。山勢中間高,兩端略低,北陡南緩,山頂較平。周圍大部為平坦沙漠地。
北塔山在烏魯木齊東北方300多公里處的中蒙邊境上,大約在東經91度、北緯45.5度附近,該地的居民點是烏拉斯台。
簡介
山區內溝谷縱橫,坡度陡峭,地形複雜。在溝谷及背陰地區,天然植被較好,適於牧業。
山西部有森林覆蓋。山南有煤田。山區年平均氣溫2.5℃,1月平均氣溫-12.5℃,7月平均氣溫17.8℃。年平均降水量195.3毫米。3~4月和10~11月多霧,4~9月多大風,6~8月多暴雨。初雪最早在8月,終雪最遲在6月。
年積雪在200天以上,最大積雪深度39厘米,常造成雪阻,難以通行。
北塔山是由奇台北去阿勒泰地區的必經之地。山西端有公路通往蒙古。
1947年6月,蒙古邊防軍與中國國民黨北塔山守軍在主峰及胡居爾特溝附近發生戰鬥。國民黨軍藉助有利地形及工事,擊退蒙軍在飛機掩護下的多次進攻,史稱"北塔山事件"。 [1]
神秘石球
詭秘矯健的山狼、野禽、野驢、鵝喉羚在五顏六色的大山和蒼茫的蒿草、胡楊林中忽隱忽現,高聳的斷崖碣石上點綴着古人的藝術傑作——古代岩刻畫,附着和鑲嵌在岩石中的貝殼化石,把人們一下子帶入到了超現實的童話般的世界中。這些並非是青河以東——北塔山最為引人矚目的景致,在這神秘的大山中隱藏着一個令世界考古學家、地質學家困惑達70年之久的——北塔山神秘石球之謎
1979年,新疆水文地質專家李金棟和同事前往中蒙邊境的北塔山開展地下水資源普查。在離北塔山牧場東部幾十千米的山谷里作業時,突然驚奇地發現,在附近的山坡和斷層中星羅棋布地分散着許多滾圓滾圓的石球。
絕大多數石球內部為同心圓,有的中間又有一堅硬的圓石球,形態宛如雞蛋中的蛋黃。有幾枚石球剖開後,內部卻有遠古蘆木等植物化石,有的剖開就只有單一的石質,有的從外部看酷似蝸牛。一些地質學家研究後認為,石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地質作用的產物。
歷史
北塔山是中國與蒙古國之間的界山。辛亥革命之前,它與整個外蒙古,都在清朝版圖之內。辛亥革命後,內陸亞洲處在動盪之中。清朝原由烏里雅蘇台將軍統領的外蒙古,宣布「獨立」。
民國政府自顧不暇,一度準備放棄科布多、札薩克圖汗、唐努烏梁海、阿勒泰等邊疆區域,以便退守新疆塔里木,進而維持中原穩定。新疆的第一任督軍楊增新,則力排眾議,提出只有保住阿勒泰,新疆才不至於陷入動盪。放棄阿勒泰,就不可能遏制瓦解中華民國的趨勢。
可以說,沒有楊增新,就沒有今天的新疆以及中國的西北邊界。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不但阿勒泰由直屬中央政府,改為歸屬新疆,與阿勒泰山緊鄰的北塔山,也成為中國新疆境內的山群。從清朝至今,北塔山始終歸屬中國。
北塔山,自古是中國西北民族的遊牧區域。這個地名第一次為外人所知,是18世紀初。1709年,瑞典炮兵少校雷納特,為俄國軍隊俘虜。在中亞蒙古汗國度過了十幾年的戰俘生涯之後,他與妻子布麗吉塔終於回到家鄉。隨他們一起回瑞典的,有12個來自新疆和田的奴隸,同時他們帶回了幾幅反映17世紀後期中亞情況的珍貴地圖。這就是著名的《雷納特地圖》。
在《雷納特地圖》上出現了北塔山這個地名,它的原名是「BAI-TAGE」,音譯「北塔格」(拜塔格)。《中國歷史地圖集》據清代內府地圖,將其標為「拜山」,實際是中外合璧的名字。
在西北民族的語言中,BAI,含義是豐富、眾多。新疆曾將富人叫「巴依」。TAGE,是山峰。蒙古人習慣這樣稱呼,比如「巴音布魯克」(著名的天鵝湖),就是「泉水豐富」。北塔山,是蒙古等北方民族對那裡地貌的歸納——山巒密集。北塔山不是中文地名,它的含義也不是 「北方的如同塔一樣陡峭的山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