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及動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及熊
北極動物
北極雪舅
北極狐

北極生存的動物主要包括北極苔原地帶的棲居動物和北冰洋中的海洋動物。其中以鯨和北極熊為代表[1] 。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2]

快速導航 :詞條圖冊

中文學名 :北極動物

地 區 : 北極

界 : 動物界

代 表 : 白熊

生活環境

北極企鵝

北極苔原是北冰洋海岸與泰加林之間廣闊的凍土沼澤帶,總面積1300萬平方公里。它最大特點是有一層很厚的永久性凍土,厚達488米,最厚可超過600米。所以北極苔原也可與

世界其他地區的高原凍土帶一起通稱為凍土帶。

苔原氣候屬荒漠氣候,年降水量僅200毫米,與我國黃土高原等乾旱地區差不多。但如果夏季時乘飛機越過苔原上空,你會驚奇地發現苔原地帶竟然水網交錯,密布湖泊與沼澤,

水面積顯得遠比陸地多。水面上水鳥嬉戲,土地上百花盛開,宛如一片水鄉澤國景觀。這主要是由於氣溫低,水分蒸發慢。且地表以下幾厘米就是永久凍土層,阻止了正常的滲

漏排水。等到冬季,整個苔原都被冰雪覆蓋,一片荒涼。苔原南界的植物每年生長期約90天,北界的生長期僅僅20天,再向北,北冰洋腹地島嶼上的地衣每年只能生長1天~2

天,或根本不長。

生活習性

冰凍的海洋本身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冬天的斜陽微弱

北極動物

的光線幾乎帶不來任何的溫暖,氣溫很少超過攝氏零下五十度;一年中的大多數時候,這裡總是漆黑一片、寒冷刺骨。對大多數動物來說,不管是否生活在水裡,大部分海面都

已經冰凍的冬天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北半球的二月份,地軸開始傾斜,太陽光線開始逐漸往北攀爬,北極地區慢慢從冬天的嚴寒中甦醒過來;北極是一片被幾塊大陸環繞的、冰天雪地的海洋,當陸地與陸地之間的

海面都結冰之後,生活在陸地上的捕食者開始走到冰面上尋找食物。

三月初,這片海域仍然被冰雪所覆蓋。不過也存在一些開闊的水面,那就是永遠也不會冰凍的冰穴。這裡的海潮被島嶼所擠壓,水流異常湍急,結不成冰。海象就是在冰穴里度

過整個冬季的。在這裡,它們總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同時又能躲到海水中去捕食獵物。

這裡海流的流速確實很快,浮冰也相當危險。白鯨們就被周圍的冰塊困住了。冰面的洞一直沒有合上,不是因為海流的衝擊,而是因為白鯨們需要不停地鑽出水面呼吸。這些白

鯨已是瘦骨嶙峋,大多數還是傷痕累累。

但它們身上的傷痕並不是冰塊造成的。對於任何食肉動物來說,鯨都屬於巨大的戰利品。而這些被冰層困住的白鯨對北極熊而言已是唾手可得的美味。白鯨意識到危險無處不在,它們儘可能待在水下。可是每次摒住呼吸的時間僅有二十秒。

抓住一頭四米長、一噸重的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怕它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但白鯨還是值得等待的。過去半年時間裡,這些白鯨飽受北極熊的攻擊,有的已經成了它們的「盤中餐」。抓捕鯨或許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極大的耐心,可是一旦成功,就會得到能量豐富的鯨脂作為豐厚的回報。

物種分類

北極狐

與南極大陸不同,北極的生命活動非常活躍。有900種顯花植物,有成千上萬的北美馴鹿、麝牛北極兔,峰年時每公頃多達1500隻的旅鼠。北半球全部鳥類的1/6在北極繁育後

代,而且至少有12種鳥類在北極越冬。灰熊、北極狐、北極狼在苔原草甸上巡遊,茴魚、北方狗魚、灰鱒魚、鯡魚胡瓜魚、長身鱈魚、白魚及北極鮭魚在河湖中嬉戲。在北冰

洋廣闊的水域中還有各種海豹、海象、角鯨、白鯨和北極熊和北極兔。除此以外,最主要的是,北極地區生活着至少已有上萬年歷史的當地居民--愛斯基摩人、楚科奇人、雅庫

特人、鄂溫克人和拉普人等。

鯨類

白鯨

北極海域的鯨類只有6種,而且數量遠遠不如南大洋,但北冰洋中的角鯨和白鯨卻是世界鯨類中最珍貴的品種。角鯨身長6米,雄性上頷向前長出一根或兩根2.4~2.7米長筆直的

螺旋狀的長角,類似於中世紀重裝騎士的長矛。人們尚未搞清楚這長角在角鯨的生活中有什麼用處,但卻很清楚這種長角在市場上曾經具有與同等重量的黃金一樣的價格。角鯨

的命運已不言自明,日前被視為瀕危動物。

白鯨

屬海豚科,通體雪白,身長3.7~4.3米,日前已很難尋覓它們的蹤影。


格陵蘭鯨

北極最大的鯨是格陵蘭鯨,其身長20米~22米,體重可達150噸。剛出生的小鯨一般有三四米長,重兩噸左右。母鯨對它的孩子十分撫愛,遇到危險時就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小鯨,並發狂地擋住捕鯨船的攻擊。

一角鯨

北極有一種形體較小、長相奇特的鯨叫一角鯨,體長僅4米~5米,重約900公斤~1500公斤。它的體形很奇特,頭上長着一個約1米~2米的角。當地居民給它起了一個渾名,叫它獨角獸。其實,一角鯨的「角」不是角,而是大牙,也有人稱它一齒鯨。人們研究一齒鯨特別對奇長的牙齒生理作用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北極熊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憨態可掬。按動物學分類屬哺乳綱,熊科。雄性北極熊身長大約240~350cm,體重一般為400~900kg,而雌性北極熊體形約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長約190~325cm,體重約200~500kg。成年北極熊直立起來高達3.3米,重達800公斤,在冬季睡眠時刻到來之前,由於脂肪將營養大量積累,它們的體重可達1000kg。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還能在海里以時速10公里游97公里遠。熊掌可達30厘米寬,熊爪可超過10厘米。

北極熊頭部相對棕熊來較長而臉小,耳小而圓,頸細長,足寬大,肢掌多毛,皮膚呈黑色。北極熊的毛是無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膚是黑色的,我們從它們的鼻頭、爪墊、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膚上就能看見皮膚的原貌。黑色的皮膚有助於吸收熱量,這又是保暖的好方法。

北極熊是最有代表性和象徵北極的動物,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體型第一的陸地食肉動物,雖然曾經在科迪亞克島發現了751kg的科迪亞克棕熊,但科迪亞克棕熊只是棕熊的一個亞種,不屬於獨立的物種。所以,北極熊仍是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

北極熊是食肉動物,98%的食物都是肉類。它們主要捕食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除此之外,它們也捕捉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哺乳動物,有時也會打掃腐肉。在夏季它們偶爾也會吃點漿果或者植物的根莖。在春末夏臨之時,他們會到海邊的地方來取衝上來海草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物質。由於北極熊將消化了大量的維他命A儲存在其肝臟里,故其肝臟也有一定的毒性。

北極熊不相同於其他熊類,它們並不會冬眠,因為它們適應寒冷天氣,它們那白色的皮毛與冰雪同色,便於偽裝,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層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腳板和小爪墊,北極熊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覆蓋着皮毛。多毛的腳掌有助於在冰上行走時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當然也不會畏懼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數分鐘之久。它們的嗅覺靈敏,可以捕捉到方圓1公里或冰雪下1米的氣味。但由於在北極的水不是被冰封,就是鹽份過多而不宜飲用,所以北極熊的主要液體來源為獵物的血液。

北極熊是天生的游泳健將,它體形呈流線型,善游泳,熊掌寬大猶如雙槳,因此在北冰洋那冰冷的海水裡,它可以用兩條前腿奮力前劃,後腿並在一起,掌握着前進的方向,起着舵的作用,一口氣可以暢遊四五十公里。北極熊經常跋涉上千公里覓食,累了就在浮冰上休息。

祖先

它們的祖先是愛爾蘭棕熊,在大約兩萬年前的晚更新世與棕熊分化。是當今世界上頂級食肉動物之一。體長270cm(230~330),平均體重550kg(350~1200kg),肩高115~180cm,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類肉食性動物,一般雄性體重450~650kg,較大的個體用後腿直立時,高超過3.5米,可平視大象。

有確鑿證據證明的最大北極熊是一頭雄性,1960年射殺於美國阿拉斯加西北部,站起來高3.9米,體長3.3米,肩高180cm,體重1002kg(2210磅)。此外還有1100kg、1200kg的狩獵記錄,但沒有得到權威認可。

白熊分布於歐洲北部三國北部、俄羅斯北部、美國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獨居,常隨浮冰漂泊。性兇猛,行動敏捷,善游泳,潛水。以海豹、魚及鳥、海象、腐肉、苔原植物等為食。

北極熊的毛

北極熊的毛非常特別,它們的毛是中空的小管子,看起來白色是由於光線的折射,散射,變成了白色的保護色。這些小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會變成美麗的金黃色,而在陰天或有雲

的時候,毛管對光線折射和反射較少,人們就會看到白色的北極熊。這些小管子非常重要,它是北極熊收集熱量的天然工具,這樣的構造可以把陽光反射到毛髮下面的黑色皮膚

上,有助於吸收更多的熱量,有了它,北極熊才能抵禦北極的嚴寒,不過這種說法又被新的研究否定。

還有些觀點認為

毛的白色起到了保護色的作用,因為它周圍的環境也是白色的,如果它到了另一個環境情況就不同了。

空心的毛防水隔熱,因此北極熊才能生活在寒冷的極地。

人類肉眼所看到的「白色」,是因為毛的內表面粗糙不平,以致把光線折射得非常凌亂而形成的。

美國科學家馬爾利姆·亨利着手研究了北極熊這一奇妙的現象。他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北極熊的白毛,沒想到這一看不要緊,亨利竟驚奇地發現,北極熊的毛不是白色的,

而是一根根無色透明的小管子。這種毛好像一根根石英纖維,但實際上是一個個空心的小光導管,只有紫外線才能通過,這就是北極熊捕集溫度的「工具」。至於人的眼睛看到

北極熊的毛色會呈現「白色」,是因為毛的內表面粗糙不平,把光線折射得非常凌亂,而且每一根毛都能把射入的太陽光散射開來,就使毛看起來是白色的。 另外,皮膚下面

厚厚的脂肪層進一步把嚴寒隔絕在了身體外面。

北極動物

北極熊的毛髮在夏季雖然不像其他北極動物那樣換成深色的夏裝,不過也可能因為氧化作用而微微變黃。2005年7月,在芝加哥附近的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裡,幾隻北極熊的毛髮竟然變成了鬱悶的綠色!原來,那年芝加哥正經歷着酷暑,潮濕與乾熱交替出現,炎熱潮濕的氣候讓藻類歡天喜地,它們趁機鑽進了北極熊那中空的毛髮里,於是,便把北極熊的毛髮染成了綠色……北極熊的前爪十分寬大,在游泳的時候宛如雙槳,並掌握着前進的方向,而四隻爪墊上都長有粗硬的毛髮,不僅有助於保暖,還可方便它們在冰面上行走。

瀕臨滅絕

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獵物也相應減少,另外,即便游泳技術再出色,它們也無法長時間地待在海里,日益開闊的海面更增加了它們溺弊的危險。北極熊的未來恐怕不得不依賴需要人類更多的保護措施。


《美國地質勘探》雜誌在一篇報道中預測,由於全球變暖、北極冰面融化,到2050年地球上北極熊數量可能減少三分之二,其中阿拉斯加地區的北極熊將絕跡。 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管理局2007年1月提議把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法》保護對象。北極熊依靠冰面為平台獵捕海豹。人們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冰面融化,嚴重危及北極熊的生存區域。

2004年,美國科學家在波弗特灣發現了4隻被溺死的北極熊。作為聲名遠揚的超強游泳高手和整天在浮冰上來往穿梭的行者,溺死事件顯然是對北極熊的"嘲弄"。

北極熊溺水事件在當時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然而,無獨有偶,2006年,英國斯哥特北極研究所負責人朱麗安·多德斯韋爾稱又發現了兩隻溺水的北極熊。她說:「我在斯瓦爾巴群島(屬於挪威,距離北極只有約1000公里。)以東的海面看到兩隻北極熊,一隻看起來已經死了,另一隻也奄奄一息。」北極熊通常在冰蓋邊緣處利用浮冰捕食,多德斯韋爾說,這兩隻北極熊先前站在一塊浮冰上,但冰塊融化使它們溺水。

親歷者的一面之辭可能還不足以帶來震撼的效果,2008年,科學家在美國阿拉斯加西北海岸發現了9隻正在海水中奮力掙扎的北極熊,並拍下了照片。

這9隻北極熊是由美國礦產管理局的科學家發現的,當時他們正在阿拉斯加西北方的楚克奇海(Chukchi Sea)乘坐直升飛機進行海洋調查。科學家們發現這9隻北極熊當時正在一處開闊的海域游泳,最遠的一隻離海岸已經有60英里了。科學家分析,北極熊可能是在一塊浮冰上漂流過來的,現正在游向陸地或者另一處海冰。而衛星影像顯示,這附近海域的海冰幾乎都已消失了。這意味着這些北極熊同樣面臨溺斃的威脅。

科學家將北極熊溺水事件歸咎於北極冰蓋的退縮--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冰已向北撤退了260公里,這就意味着北極熊必須游過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才能找到結實的冰層。

北極熊不是水生動物,它們的家在海冰上。在正常情況下,北極熊游四、五十公里是可能的,但是要游50~100km,它們恐怕就難以安全登岸了,還會有溺斃的危險。所以,善游泳的北極熊也是因為海中冰塊分離開的長度超過了它們的游泳能力而被溺死的。而且,漫長的海上尋食路導致它們精疲力竭、體溫降低、抵抗力相當虛弱,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風浪,就很容易被淹死在海里。

科學家認為,在北極,類似這樣的北極熊被淹死的情況很普遍,因為近20多年來,隨着北極冰層不斷融化,被迫長途尋找食物的北極熊數目已經明顯增多。如果未來北極的冰層進一步融化,此類北極熊死亡事件或許還會增加。

捕獵北極熊受到了嚴格控制。北極的土著——因紐特人,仍每年捕殺少量的北極熊。他們用北極熊的毛皮製衣。除了它那維生素A含量過高而有毒的肝,其他的都會被吃掉。

北極狐

(學名Alopex lagopus)屬於犬科的北極狐屬。別名藍狐或白狐。北極狐的毛皮是國際毛皮市場上暢銷的高檔商品,因此北極狐成了人們競相獵捕的目標。


北極狐額面狹,吻部很尖,耳短而圓,頰後部生長毛,腳底部也密生長毛,所以適於在冰雪地上行走,尾毛蓬鬆,尖端白色,身體略小於赤狐。北極狐毛皮既長又軟且厚,所以北極狐可忍受嚴寒。冬天毛色為純雪白色,僅無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自春天至夏天逐漸轉變為青灰色,特稱「青狐」。

雄性北極狐體長約55厘米,尾長31厘米,體重3.8公斤;雌性53厘米,30厘米,3.1公斤。肩高在25-30厘米之間。

北極狐的食物包括旅鼠、魚、鳥類與鳥蛋、漿果和

北極動物

,有時也會漫遊海岸捕捉貝類,但北極狐主食還是旅鼠。當北極狐聞到在旅鼠窩的氣味或聽到旅鼠窩裡旅鼠的尖叫聲時,它會迅速地挖掘位於雪下面的旅鼠窩,當扒得差不多時,北極狐會高高跳起,借着躍起的力量,用腿將旅鼠窩壓塌,然後將窩裡的旅鼠一網打盡。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北極狐會自相攻擊。

北極狐分布於北冰洋的沿岸地帶及一些島嶼上的苔原地帶,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北極狐喜歡在丘陵地帶築巢,而北極狐的巢有幾個出入口。當遇到暴風雪時,北極狐可以呆在窩裡一連幾天不出來。北極狐年年都為它的巢穴進行一些維修和擴展,以便能長期居住。夏天,當食物豐富時,北極狐會把部分食物儲存在它的巢穴中。冬天,當巢穴中所儲存的食物被消耗殆盡時,白狐會跟蹤北極熊,揀食北極熊所吃剩的殘羹剩飯。所以冬天裡北極熊身後總會有2到3隻白狐在悄悄地跟蹤。但當北極熊非常飢餓時,它也會攻擊北極狐。

成年的北極狐交配後,會組成一個家庭,由公北極狐去找食物,而北極狐被飢餓的北極熊攻擊時,失去公狐狸的家庭會另尋居住地或投靠別的北極狐,不少北極狐幼仔往往在這時候凍死。

北極狼

(學名:Canis lupus arctos),又稱白狼,是犬科的哺乳動物,也是灰狼的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北部。


北極狼一般比灰狼小,連尾巴長約3至5尺,成年的北極狼僅高3英尺;雄性比雌性的體型要大。它們肩膀的高度由25到31英寸不等;北極狼一般重逾100磅,一隻成熟的雄性甚至可重達175磅。 曾經有一隻被人類養的北極狼壽命長達18年;但是一般來說,在野外的北極狼的壽命只長7到10年。

像其他所有狼一般,北極狼是一群一群的集體捕獵動物的,通常是5至10隻組成一群;它們大多捕食馴鹿和麝牛,但亦會捕殺北極兔、旅鼠、駝鹿、魚類、海象和其他動物,有時甚至會攻擊人類。

在冬季時,它們也會捕獵馬鹿,因為在冬季時馬鹿的長腿會陷入厚厚的雪中,讓北極狼有極可乘,可以很輕易地就能捕獵到這種全球最大的陸生動物之一。

由於冬季時植物稀少,它們會在很大的範圍內徜徉捕獵,橫越逾2600 km²的地方,並隨馴鹿遷徙。

雖然人們一般認為北極狼很兇猛,但是對愛斯基摩人來說,北極狼是一種很溫和的動物。

由於北極狼的居住地的泥土為永久凍土,挖土極為艱難,因為北極狼通常都會用洞穴或窪地取代之;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間,母狼會生下兩至三隻小狼,比灰狼遲了約一個月。一般認為,北極狼每一胎所生下的小狼之所以比灰狼的一胎小狼數目小是因為北極能夠捕獵到的食物較少。它們的小狼會在母體中待約63天。小狼出生後會跟隨母狼2年,然後就會開始獨立。

北極狼主要分布在北極地區,包括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北部。北極狼是灰狼唯一在其原始分布地的亞種;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它們的天然棲息地遇到人類的機會不大。

北極狼保護區(White Wolf Sanctuary)是一個位於奧勒岡州的北極狼的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內的北極狼密度為每40英畝8至10隻北極狼,這些均為獲救的受傷、有缺陷或被棄的北極狼。


據統計,現時全球只有約一萬隻的北極狼生存,因此它們被列為二級瀕危動物。


詞條標籤: 北極 動物 生物

視頻

太痛心了,北極鵝幼崽跳下懸崖求生 2021年03月15日發布

北極生物在春季補充能量機不可失!但對於一些動物來說有喜有憂!2021年03月12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