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化龍橋,位於貴陽貫城河上游,橫跨在北門城外「軒轅巷」、與新東門街(今雲岩區黔靈東路)兩坡腳的急流上,東西兩直線 路陡窄狹,石砍梯路……

相傳這橋是明朝天啟年間擴大市區增設四門時,由附近居民籌款修建而成,歷史悠久,迄今四百餘年……

目錄

建築特點

中硐兩邊分水橋墩,約兩米高,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不易被水沖毀,也減輕橋身的重量,節省原材料; 不僅堅固,而且美觀。橋硐北角有一陰潭,約0.33米寬,硐內暗無光線,有滴水聲,魚兒出沒無常,不時躍入河中,人們稱為:「鯉魚跳龍門」。圍觀者絡繹不絕,是一奇觀…… 橋硐空曠 高大,頂端懸掛一雙交叉寶劍,銀光煜煜,人們稱為「斬龍劍」。兩劍交叉中心上端置一紅繡球,謂之曰「寶」。故有「二龍搶寶」之語言,說明龍最喜歡「寶」。

名稱來源

清康熙《貴州通志》也記曰「化龍橋,在府新城上,有大石,形如靈龜」。為何名為化龍,來源於原先老貴陽每年正月要舞龍,舞完龍後在此燒龍,送龍上天。也有民間傳說,說張三丰雲遊貴陽,百姓訴苦說年年洪水,張三丰便於此橋處斗惡蛟,惡蛟變母豬,故名化龍。[1]

歷史淵源

化龍橋始建於弘治十年(1497年),與貫珠橋六洞橋太平橋等方便城內居民渡河的石橋一起凌駕於貫城河之上,明清兩代時貫城河裡盛產鮮魚,化龍橋旁的巷子又因魚販集中而得名魚港鋪(明)和鮮魚巷(清),舊時因河床陡峭,導致貫城河水奔流至此時頓生驚濤拍岸、聲震百里的效果,河面急流飛舞宛若群龍戲水,橋下還有一石,形神宛如靈龜。而如今這些書中記載的景象已然不復存在,倒是「化龍」之名記者找到了正解:過去每年的正月貴陽都會舉行龍燈賽會,十里八鄉的戲班子都會來參賽,而賽完龍燈之後,便會統一集中到化龍橋,在此地將龍燈焚化送群龍上天歸位,從而「化龍」之名便與這座方便人們過河的石橋聯繫在了一起,但為何偏偏選擇此地焚化龍燈卻無從考究了。

說起化龍橋,那橋下的貫城河就不能不提,貫城河古時稱為玉帶河,形如一條柔滑的玉帶蜿蜒地穿過貴陽城,河水源於貴陽城東經城區穿六洞橋後匯入南明河,舊時貫城河流量少時,牛皮販子們便會在河灘上撐曬牛皮,而附近的棉線鋪子、土布店都會在此晾曬布匹,造就一幅「千帆萬紗」的美景。據一些軼聞記載,舊時貴陽的風水先生們就說貫城河形如道家的陰陽魚穿過貴陽城,而群山環繞的貴陽城又像菩薩座下盛開的蓮花一般,所以佛道兩教都庇佑着貴陽這塊風水寶地。

自然凌駕於貫城河上的化龍橋畔也少不了名人,清末時期兩任蕪湖道台郭子華家就在此,而當時其母去世後,郭子華便在比鄰化龍橋的貓貓巷(今陝西路)修建祠堂,為何選址於當時比較偏僻的貓貓巷,傳說是郭子華想卡斷貴陽的龍脈,藉此地「化龍」,不過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權當飯後的談資倒也不錯。

經政府擴建後的化龍橋也是雕龍刻鳳大氣磅礴,而新橋一旁依然能見到被植物爬滿的的那座老石橋,但再也難分清是當年化龍橋的哪一部分了,而貫城河水也因防澇工程而被「圈養」在了貫城河普陀路段的防洪閘內。如今橋下化龍的勝景已然難再現,反倒是化龍橋兩旁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陝西路、普陀路、中華北路,都在印證着貴陽這塊福地的發展,橋下雖無龍,但橋上龍正飛。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