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刻在心裡的百米跑道(闕惠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刻在心裡的百米跑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刻在心裡的百米跑道》中國當代作家闕惠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刻在心裡的百米跑道

———-我與沛鴻的故事

二0一九年,我們沛鴻中學1974屆高中畢業生均已過了花甲之年。幾位發小、同窗、插友、工友相約,安排「每年會面一次」的活動。初秋,我召集到的專家,高管,記者匯聚長江之畔,因在三峽大壩的遊船上我們被編號VIP1團,故沿用「長江行一號家庭」名稱至今。

對於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既是髮小,又是同窗,又是插友,甚至還是同事,都是同一撥人的情況,會有很多人疑惑,怎麼會?

是的,我們當中的不少人,是從穿開襠褲的年齡開始,就同在一個屋檐下朝夕相處了。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同一個校園完成。這個校園就是沛鴻,全國也唯有沛鴻吧!

我們的小學階段,沛鴻名為「珠江子女學校」;我們的中學階段,沛鴻名為:「南寧市第十六中學」。

我們走出校門已近五十年,但當年校園的模樣是那樣清晰校園生活仍歷歷在目。在磚廠,有師生們揮汗如雨;籃、排球場,有此起彼伏的助威;黑板報前,有認真書寫的同學身影;大禮堂,有我們朗朗的《畢業之歌》。

進入校門,是一條直路,然後是一塊照壁,擋着的是幾個籃球場,球場旁那棟樓的二樓便是我們高中的教室。

我讀小學的時候,教室在直路的左側,教室門前有幾張水泥的乒乓球檯子。課間,那裡是大家的必爭之地。估摸着快到下課時間了,便在心裡暗自盤算,從哪個門衝出去能最快到達球檯,只等一聲鈴響。磚頭塊當球網的水泥台子為我培養乒乓愛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說到乒乓球,依稀記得當初大禮堂里曾經有一張木質的乒乓球桌。每次去,都看到一對姐妹在練球,感覺她們水平挺高的,根本沒有別人「插足」的可能,那個羨慕啊。

大禮堂左側是食堂,印象里沒在食堂吃過飯,但是吃過「憶苦餐」。應該是玉米面的窩窩頭和野菜湯,窩頭當真難以下咽,倒是野菜湯還可以,那是我第一次認識了後來常吃的「白花菜」。廣西好多野菜都好吃,千里香,枸杞菜,狗肝菜,還有那些想不起名字的。

應該是在我們的初中時期,校園大門一邊右側,緊靠着校園圍牆的地方,建了一個磚廠,好像到那裡勞動成了我們的課業。單薄的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和泥,倒模,運磚模,一腳泥,一身汗,就算裹成泥人倒也不亦樂乎。

「學工,學農,學軍」,在義務教育階段必須涉及的學習內容,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的專屬。「勞動,鍛煉,拉練」也好像是我們的常態。 工廠的車間裡,在盛裝着柴油的一個大鐵盤子裡清洗機械零件,那個熏人的氣味兒久久瀰漫在衣服里。在麻村和琅東勞動,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農村土屋裡,床鋪上,潮濕的感覺浸入骨子裡。

拉練,到西鄉塘的什麼村,我們背着鋪蓋卷,挎着書包,提着日用品,叮鈴咣鐺徒步,也記不得走了多遠,反正很遠,走了好久好久。矮小單薄的我無法勝任,後來是後勤車把我拖到的目的地,這事兒讓同學笑了我好久哦。

我是小學一年級下學期進入珠江子女學校的。第一個接觸到的就是林華老師,正如許多人對她的印象一樣,她真像一位慈祥的媽媽,這對當時人生地不熟的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安慰。不管是學習上的問題還是生活上的小麻煩,都可以在她那裡得到解決。我記得,當時還有住校生,聽說老師們還要負責管理的事務,應該是不輕鬆的。

對林華老師的思念綿延至今。十年前,我到南寧會同學,專程拜訪林華老師,並為她呈上了我的成名散文《記憶中的班主任》(此文一直被眾多教育平台作為範文刊用)。在我的記憶深處,還有許多老師以及他們在課堂上的風采。語文周開慶老師,講《林衝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手舞足蹈,妙語連珠;語文崔彤老師,講《賣花姑娘》,聲情並茂,催人淚下;地理、英語楊力立老師,深入淺出,旁徵博引;當我們班主任期間,激發大家廣泛參加課外活動,把高二四班帶得生龍活虎,師生親如一家。記得高中畢業之前,他倡議組織專門小組,集思廣益,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班級畢業作品《畢業之歌》的創作,為我們的沛鴻生活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政治課的方成績老師,講課也極生動。只是因為方言的問題,他的語氣詞總是成為我們的笑料,回想起來挺慚愧的。

上體育課,是我懼怕的。因為我的個子小人單薄,是既跳不高又投不遠,跳馬,雖然不像體操比賽的鞍馬那麼大,對我來說也是高不可攀。投擲假手榴彈,個頭並不大,但在我的手下,它就是不飛。什麼雙槓,那我更是畏縮不前。不過,我還是有喜歡的項目,百米跑。 進學校大門,到籃球場那塊照壁前,就是我們體育課時的百米跑道。也許是我當時瘦小的緣故,只有跑步讓我最有自信。雖不能健步如飛,但還算動如脫兔。

每天,進入校門,沿着筆直的百米跑道,眼前就是那塊照壁上的大字: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正是沛鴻一以貫之的教育方針。

每次的體育課百米跑,不僅是在鍛煉我們的體魄,訓練我們的速度,也是在磨練我們的意志,培養我們比拼和爭先的那股勁兒。這條跑道是我們人生的起點,我們是從這裡跑向社會,跑向世界的。

沛鴻的九年,是我們學習知識認識人生,慢慢長大的九年。它的許多許多都是我們珍貴的記憶,美好的回憶,難忘的紀念。 校園裡的那條百米跑道,已經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 [1]

作者簡介

闕惠玲,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幹部,宜昌市作協會員,市美協會員,市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