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縯(東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縯(東漢)
圖片來自36O

劉縯(東漢) 劉縯(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南陽蔡陽人,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兄長。他鋒芒外露,性格剛毅,慷慨有大節。自從王莽篡漢後,常憤憤不平,意圖恢復漢室江山,傾家蕩產以交結天下豪傑。新朝末年,他與劉秀等率數千人起義,號舂陵軍,自稱柱天都部。後綠林軍加入,更始政權建立後,任大司徒,封為漢信侯。後被更始帝劉玄猜忌,以殺其下屬為誘餌引他前來理論。與他有隙的李軼和朱鮪建議劉玄乘此時機誅殺劉縯,於是劉縯與劉稷同日遇難。劉秀建立東漢後,追諡他為齊武王。有二子:劉章、劉興。

人物生平

好俠養士劉縯此人與 劉秀雖為同胞兄弟,但性格迥異。他鋒芒外露,史書上記載「性剛毅,慷慨有大節。自 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雄俊」。地皇三年(公元22年),當其賓客為「小盜」,這「小盜」就是從事打家劫舍的活動。劉縯好俠養士,他的賓客中自然也有「小盜」之人。

起兵反莽劉秀為擺脫干係,避地 新野時,劉縯就開始了起事的謀劃。他秘密召集諸豪傑計議說:「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連年,兵革並起。此亦天亡之時,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於是分遣賓客,四處聯絡。正在此時,劉秀與 李通等拉上關係,準備在 宛城起事。正值劉縯籌劃舉事,兄弟二人不謀而合。於是決定劉縯在舂陵,劉秀與李通等在宛城, 鄧晨在新野,同時舉義。他於十月合子弟賓客七八千人,在舂陵舉起了反莽的大旗,自稱柱天都部,即自喻為擎天之柱。

劉縯與劉秀在南陽起事以後,面臨的軍事形勢十分嚴峻。因為,此時雖然綠林軍民發展壯大, 新市兵、 平林兵兩支人馬已發展到南陽。但是, 南陽郡的大部分還掌握在王莽官軍手中, 新市、平林的勢力只在南陽的南部邊緣活動,劉縯明白,行動稍有不慎,就有被消滅的危險。僅靠自己這支隊伍單槍匹馬地發展,顯然是不行的,必須投到綠林軍中去,走共同發展的道路,才有自己這支隊伍的前途。他於是派遣隨同自己起事的族兄 劉嘉前往新市、平林軍中聯絡。劉嘉父早歿,劉縯父視他如已出,資助他與劉縯一起到長安求學,所以他與劉縯一家有着特殊感情。劉嘉到新市、平林軍中,與其領袖 王鳳、 陳牧等聯繫,表示了聯合對敵的願望。 新市、平 林正急於向北發展,以便在南陽打開新的局面,對在南陽地區頗有影響的劉氏宗族的合作自然竭誠歡迎。雙方合軍一處,開始了共同對王莽官軍的作戰行動。他們聯軍進擊長聚,與官軍作戰。義軍併力西進,攻克唐子鄉(今 湖北 棗陽北),殺死湖陽(今 河南唐河南)尉。接着全軍奮力、北進,攻克棘陽(今河南 南陽市南)。

大破新軍王莽南陽的最高軍政長官前隊大夫 甄阜、屬正梁丘賜見義軍威脅自己的老巢,率軍全力迎戰,雙方激戰於小長安(今 河南鄧縣境)。這一天,大霧瀰漫,官軍憑藉有利的地形和對環境熟悉的有利條件,猛力反擊,使起義軍遭受重大失敗。劉氏數十個同宗兄弟都死於這場劇烈的混戰中。起義軍調整部署,退守棘陽。 甄阜、梁丘賜獲此大勝,決心乘勝追擊,全殲義軍。他們率10萬精兵南渡黃淳水,前鋒達沘水,在兩河之間安營紮寨,同時拆掉架在黃淳水上的橋樑,示無還心,擺出要同義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新市、平林兩軍新敗之後,已經對官軍產生了很重的畏懼情緒。今見官軍窮追不捨,且其軍力、裝備又遠勝義軍,因而對能否戰勝敵人信心不足,打算脫離接觸,迅速南逃。劉縯與 劉秀計議,如果此二支友軍撤走,單憑他們統帥的部隊,實在難以戰勝敵人。 必須設法穩住二支友軍,同心協力,共同對敵,才是萬全之策。恰在此時, 王常、 成丹、 張昂所統帥的一支5000人的 下江兵北抵宜秋(今 河南 唐河東南)。劉縯決心說服這支部隊參加戰鬥,這可增強對官軍戰鬥的力量,又能穩住處於動搖中的其他二支義軍。劉縯兄弟二人與李通一起前往下江兵駐地,劉縯說:「願見下江一賢將,議大事。」成丹、張昂共推王常。劉縯對王常」說以合從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弒,殘虐天下,百姓思漢,故豪傑並起。今劉氏復興,即真主也。誠思出身為用,輔成大功。」。劉縯曰:「如事成,豈敢獨饗之哉!」 王常被說的口服心服,五體投地,表示決心追隨劉氏兄弟共創大業。

攻取宛城綠林軍乘戰勝之威,揮師北進, 兵鋒直指 宛城。在這裡他們遇到了 嚴尤和 陳茂所指揮的官軍。嚴尤是 王莽集團中頗具才幹的將領,到 荊州後,招兵買馬,以原地方軍為基幹,很快組織起一支較有戰鬥力的部隊,在同 綠林軍的戰鬥中取得了一些勝利。 綠林軍在取得對 甄阜、梁丘賜軍的勝利後,嚴尤、陳茂率兵趕來,準備在 宛城附近與之進行大決戰。 功高震主隨着劉縯威名遠揚,劉玄一夥覺得劉縯對自己的威脅越來越大了,不除掉他實在是難以安枕。劉玄一夥決定,借大會諸將之機,以劉玄舉玉佩為號,使武士乘劉縯不備,一舉將其擊殺。昆陽之戰結束不久,劉玄下詔命諸將會宛城。劉秀警惕性較高,認為其中可能有對他們兄弟不利的陰謀,勸兄長戒備。劉縯認為大會諸將是例行公事,一笑置之。這一天,劉玄故意對劉縯表示親近,取來劉縯的寶劍審視、玩賞。繡衣御史申屠建立即獻上玉佩。按原定的計劃,只要 劉玄舉玉佩為號,武士會衝出來斬殺劉縯。但是不知什麼原因, 劉玄沒有舉起,擊殺劉縯的陰謀也就沒有在這次大會上實現。會上劉縯的舅父 樊宏看出殺機,為他捏一把汗。會後對他說:「昔 鴻門之會,范增舉以示 項羽。今建此意,得無不善乎?」劉縯一笑不置可否。此時 李通的從弟曾與 劉秀一同起兵的李軼,已暗中倒向 劉玄,並與劉玄的心腹 朱鮪特別要好,經常混在一起。 劉秀對他的行動十分懷疑,多次告誡兄長,勸他不要相信此人。劉縯鑑於都是同起事的好友,與李軼也有共同戰鬥的經歷,仍然對李軼深信不疑,沒有聽從 劉秀的勸告。

歷史評價

范曄後漢書》:①「性剛毅,慷慨有大節。」 ;②「齊武沉雄,義戈乘風。倉卒匪圖,亡我天工。」

何去非:「伯升之不忍者,亦婦人之仁耳。古之求集大事者,常不忍於負人而終為人之所負者,以其相伺之機,間不容髮故也。世祖之連兵決戰不及伯升,而深謀至計乃甚過之。蓋伯升類項羽,而世祖類高皇,此所以定天下而復大業也。始伯升之見殺,而世祖馳詣更始,逡巡引過,深自咎謝,不為戚傷。是以更始信而任之,卒至摧王郎、定河北,其資成矣。乃徐正其位號,遂以其兵西加更始而定長安。使其遂形憤怏不平於伯升之禍,則亦並誅而已矣。」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