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義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義發
出生 1941年12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高級經濟師
知名作品



劉義發,男,1941年12月出生,時風集團董事長,大專文化程度,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個人簡介

1958年8月參加工作,1973年12月任高唐縣建築公司副書記、副經理;1982年4月任高唐縣工具廠廠長、書記;1992年2月起任高唐縣時風機器總廠黨支部書記、廠長;1993年5月起任山東時風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1999年12月起任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他政治素質高,黨性觀念強。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決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劉義發同志注重學習和研究市場經濟理論,增強了戰略決策能力。他每年都制定明確的奮鬥目標和工作思路。2011年實施"2611"工程,即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0億元,利稅突破10億元,開工建設10大重點項目。時風設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被科技部、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國家創新型企業",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予"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改革開放30年山東省功勳企業"、"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等稱號。

他提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戰略產業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主持規劃了農用汽車產業園、農業裝備產業園、化纖輪胎產業園、熱電產業園和電動汽車產業園,形成年產農用汽車、輕卡、拖拉機總量150萬輛、電動汽車20萬輛、發動機150萬台、錦綸工業布60000噸的生產能力。他主持組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成立時風中央研究院,設立13個研究所。

自覺遵守黨紀、政紀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提供直接就業崗位近30000個,每年工資費用支出達6億元。創建學習創新型企業組織,共收集員工創新建議21000餘條,實現經濟效益3億多元。建設經濟性保障住宅小區,建設和諧時風家園。堅持"效果論"的用人原則,精心培養一支精幹高效的管理團隊。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投資1.6億元規劃建設時風完全高級中學,積極向高唐一中、二中教育事業捐款,設立時風獎學金、孤兒助學金等。時風累計向汶川九江等災區重建等社會捐款達8000萬元。

主要榮譽

1990年7月被授予"山東省二輕系統勞動模範"稱號;

1991年8月被山東省第二輕工業廳授予"優秀廠長"稱號;

1994年被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評為"山東省機械工業優秀企業家";

1995年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

1996年被授予三等功獎勵、"山東省機械工業第二屆十大優秀企業家"、"全國一級星星火炬獎章"、"山東省優秀廠長(經理)";

1998年被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1999年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02年被評為"首屆全國機械工業明星企業家";

2004年被評為"首批中國機械工業企業高級職業經理人"、"高級職業經理人";

人物事跡

人大代表

劉義發說,在擔任十年的人大代表時間,讓他感受最深的是他親身參與並見證了國家對於推動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的重大歷史進程。

出身農民,從事的是農業產業,推動的是農村建設。"三農"問題在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時風集團董事長劉義發身上有着完整的體現。

有着完整體現的劉義發對於解決"三農"問題做出了表率。他生產的農用車遍布大江南北,淘汰了中國延續幾千年的人畜耕種等落後生產方式,讓機械化飛入尋常百姓家;隨後,他又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建造了農用汽車、輕卡汽車、輪胎、發動機等重要產業,強勢拉動了當地配套企業發展,促進了當地農民增產增收。

與劉義發談起這人大代表的"五年"歷程,他說已經是兩個五年了,他已經連任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這些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尤其是農業領域,作為人大代表讓他親身參與並親眼見證了中國改革發展的這一重大進程。同時,也讓他更加自覺、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多年來一成不變。

責任支農

劉義發[1]告訴記者,參政議政是人大代表的一項重要職能,只有依法行使代表權力,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有效履行代表職能,才能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願望,充分實現人民當家做主。

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是關於農民使用農用車方面的一個建議。2004年,國家頒布《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將三輪農用運輸車更名為三輪汽車,將四輪農用運輸車更名為低速貨車,劃歸汽車行業管理,農用車稅費大幅增加,造成農民買得起車養不起車的尷尬狀況,挫傷了農民購車積極性。

針對這些問題,劉義發提出了《實施工業反哺農業,支持農用運輸車行業發展建議》。建議指出,由於三輪農用運輸車占農用運輸車總量的80%左右,價廉、實用,市場廣闊,是農業機械化的重要裝備之一,建議暫不歸屬汽車範圍,仍然屬於農業機械行列,並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免收或少收第三者強制保險費。

同時,劉義發還建議,由於道路交通法限制三輪農用運輸車上高速、一二級公路行駛,建議免收公路養路費和路港建設費,其他各項收費可酌情少收。對三輪農用運輸車和小型拖拉機各級政府要給予一定的購置補貼,由縣農機管理部門統一管理、使用,真正服務於農業,讓農民得到實惠。

他的建議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2006年1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已經施行的《車輛購置稅徵收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納稅人購置的農用三輪車免稅。

在他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這兩個五年裡,每年都參加市縣組織的人大代表視察活動,及時了解農村的發展變化,熟悉民情民意,調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國家大政方針積極獻言獻策,特別就促進農機行業發展尤其是農用汽車行業發展提建議12條,大大促進了農村產業化的發展。

發展利農

劉義發說,這兩個五年期間,通過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提高了他領導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的能力,個人取得了很大進步。每一次會議的重大決策都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劉義發率領的時風集團堅持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圍繞"平安時風"、"和諧時風"建設,號召3萬員工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市場需求第一"理念,管理人員提高業務素質、強化細節管理:當有數的領導、帶有數的團隊;更加注重自主創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企業建設,發揮時風產品是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的作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降低成本;實施產品創新,努力適應市場需求;安裝在線監測,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快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率(時風集團資金每年周轉7-8次,最多達到11次),企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2006年,時風實現銷售收入141.6億元,利稅6.88億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67%、53%。我們充分發揮時風集團製造優勢、資金優勢、產業優勢、成本優勢等,圍繞運輸機械這一中心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建成了農用汽車、輕卡汽車、時風雙星輪胎、時風熱電四大產業工業園,企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發展後勁十足。2007年,我們計劃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利稅8億元。

據統計,時風集團已經累計生產農用車830萬輛,每輛農用車能為農民創造5000-8000元的社會價值,多年來使擁有農用汽車拉動了830萬個農村家庭的機械化發展。時風的發展還帶動了高唐縣、聊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服務業、流通業、金融業、貿易、運輸等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加快了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進程。

擴張富農

劉義發並沒有因此而止步,劉義發身上背負着發展農村的"雙動力"。

一個動力是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想不斷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必須保證企業快速發展;要想企業快速發展,必須使產品和服務更好地適應農民的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為此,讓劉義發在農用機械領域裡不得不振奮精神高歌猛進。

目前,時風集團的發展讓周圍村莊3萬餘名剩餘勞動力到時風就業,帶動他們發家致富。讓周圍興起了眾多配套產業,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改變了農村貧窮落後的生產面貌,改變了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目前,時風集團已經涵蓋農用三輪車、低速貨車,大、中、小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輕型卡車、單缸發動機等諸多農業產業領域,推動了農業產業的迅速發展。

據了解,時風三輪車、低速貨車以實用、廉價為基本特徵,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途運輸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農用汽車使農村的生產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時風大、中、小型拖拉機承擔着不同內容的農田作業。時風聯合收割機剛剛上市就以高性價比贏得了廣大用戶的喜愛;時風單缸發動機排放指標達到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歐Ⅱ標準,成為農民少投入、多產出、發家致富的有效載體。

劉義發說,在擔任十年的人大代表時間,讓他感受最深的是他親身參與並見證了國家對於推動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的重大歷史進程。中央出台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措施,免徵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1200多億元;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開展合作醫療,讓農民享有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享受良種補貼、農機購機補貼等,農民醫療、教育等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改善了農民生活,創造了農業生產好環境,促使農村、農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劉義發表示,時風是新農村建設的推動者,更是受益者。作為全國農機企業的排頭兵,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是他的本職工作,他將率領時風3萬員工繼續奮進開拓,為新農村建設而順風高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