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凌姓(凌,讀音作líng(ㄌㄧㄥˊ)),出自姬姓,姬姓出自姚姓,是黃帝十世嫡長孫舜帝姚重華的姚姓衍生姓氏的後裔。頭一個以凌為姓的人,是出身於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衛國。當時衛國位置在今河北、河南一帶,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凌氏在早期歷史上,似乎比較岑寂,一直到群雄並起熱鬧非凡的三國時期東吳才有一位大將軍凌統,以赫赫軍功為這個家族揚眉吐氣。郡望河間郡、渤海郡。歷史名人還有凌濛初、凌十八等。
凌(líng)姓源流
源流一
源於地名,出自遠古帝王伏羲氏的誕生之地凌,屬於以以居邑名稱為氏。凌,就是傳說中遠古第一帝伏羲的誕生之地,因境內有凌水(今京杭大運河泗陽段),因以為地名,先秦時期改稱泗水,設泗水郡。凌縣,就是秦、漢之際陰淮平原的泗水郡凌縣(今江蘇泗陽西北部),漢武帝劉徹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泗陽縣,在古泗水北岸,故名。在漢末至三國的戰亂時期,其地住民有避難而紛紛外遷者,為將來便於聯絡,便以居邑古名稱為姓氏,即稱凌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或避難改姓為氏,後有簡筆為凌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凌氏與姬姓凌氏族群沒有任何干係,大都尊奉伏羲氏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姬姓凌氏合譜。
源流二
源於姚姓衍生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的後裔,屬於以官職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所載,周文王的第八個兒子姬封被周武王姬發封在西周之京畿內的古康國之地,稱康叔,後周公旦建議周成王姬誦,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都封給了康叔,並建立了衛國,國都在衛(今河南淇縣朝歌),史稱"衛康叔"。衛康叔有個兒子在周王室為官"凌人",他的後人就以其官職作為姓氏,由此產生了凌氏。凌人,亦稱凌陰、凌室,是當時的一種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典籍《周禮》上所記載的:"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在史籍《姓纂》中記載:"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上也記載:"衛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吳志有凌統。"從這些文獻來看,凌氏最初源自周文王的兒子姬封,由於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擔任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以官為氏"而姓了凌,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凌氏正宗。
該支凌氏族人皆尊奉姬康叔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西漢時期官吏陵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陵令,亦稱陵台令,西漢初期由漢高祖劉邦親設的官職,專職負責守衛帝王陵墓,其職位高於同官秩的食宮令、寢廟令。後來的漢高祖之長陵、漢武帝之茂陵,皆各設陵令、食宮令、寢廟令各一人。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亦皆設有,但官秩降至七品,俸祿六百石。南北朝時期的北梁、北齊,曾一度改稱為"陵監"。
在陵令、陵台令及其守陵的陵寢關防軍將士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陵氏,後避其姓氏字的忌諱,改稱為凌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東漢、曹魏時期官吏凌江將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凌江將軍,是東漢時期設置的一種軍制官位,為東漢列將之一。到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設魏一人,官秩五品,專職掌控黃河以北蒙古、遼東地區的駐紮大軍。按漢朝政治,武官比文官品位降一階,是控制軍隊權力的一種體制,因此正五品武將領受的官秩俸祿實與從五品文官一樣。
在凌江將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凌江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凌氏、江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有丘穆陵部落,亦部落名稱為姓氏,稱丘穆陵氏。 丘穆陵氏,亦稱丘目陵氏、丘穆凌氏、丘目凌氏等,在北魏王朝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間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的過程中,將丘穆陵氏改為漢字單姓,絕大部分族人改為穆氏,少部分人後來有改為凌氏者,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伏羲、姬康(康叔、衛康叔)。《姓纂》說:"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所謂"凌人",是當時的一種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孫子,由於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擔任"凌人",以官為氏,稱凌氏。故凌氏的後人尊康叔為凌姓的始祖。
各支始祖
凌 暉:生,沒葬未詳,歷居古潭州善化。元配:氏,之女,姓生沒葬未詳,生子一:槐。續配:氏,之女,姓生沒葬未詳。二公名軼,且不議為斯忠公之子與炳炎公之子不能指實據瓏公之卒迄太純公之生相隔六十餘年為時無幾名軼遂莫得而考焉,亂離之際人盡頊尾遺元而散亡至使世系難續惜哉惜哉。始祖:凌太純,字建中,世居長沙,因元未之亂遷寓長寧,明洪武二年歸籍本邑鐵坪。元太定二年乙丑三月十八日辰時生,仕明為指揮使奉。旨安撫貴州平壩衛,公因老乞歸舉趙代翰上淮公卒於橘州驛亭,葬橘州。元配:趙氏,之女,例封宜人,元至正元年辛巳九月二十三日寅時生,明永樂二十年壬寅七月十八未時沒,葬帥家殷戴家星場後山丁山癸向甃砌石墓羅園碑圖記。生子二:廷福,廷麟。
凌延福:字千祥,元至正十六年丙申正月十六日寅時生,明宣德八年癸丑七月二十二日申時沒,原葬寶字區鐵坪,清宣統二年良戌改葬宗祠前廟山觜乙山辛向。元配:李氏,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三月初一日子時生,明正統元年現辰九月十六日午時沒,原葬典夫合墓,清宣統二年庚戌改葬宗祠前廟山。子一。
凌仁靖:文林郞,字共位治春秋,資性明敏,意度安舒,名高宇宙,望重鄉間,胸羅經史,意凌權輿,隱居教論樂道何如。配:趙妣。公妣合葬,原籍句容縣彭山之陽羅帶形甲山庚向另有傅。子二:楚彬;世林。 [1]
姓氏郡望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為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為郡,或為國。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姓氏堂號
總堂號
聖仁堂〔聖仁求正堂〕,以堯禪於舜,舜禪於禹,以聖明仁義而正得天下。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河間堂:以望立堂。
立德堂:江蘇立德堂
伐冰堂:江蘇伐冰堂
積善堂:原址七都二甲(江蘇金湖,安徽天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