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共危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共危機

公共危機,是在社會運行過程中,由於自然災害社會運行機制失靈而引發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正常秩序的危機事件。

公共危機是指對一個社會系統基本價值行為 準則架構產生嚴重威脅,並且在時間壓力和不確定性極高的情況下,必須對其做出關鍵決策的事件。公共安全管理的任務與目的就在於解決公共危機問題,它是伴隨着人類社會的產生就客觀存在着的。[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公共性危機 [2]

外文名稱 commom crisis

全名 公共性公關危機

侵害對象 每個人

公共危機1.jpg

定義

公共性危機不同於誤解性危機、事故性危機、假冒性危機和災害性危機,根本區別在於公共性,即其指向對象是特定區域的所有公民,每個人都是危機侵害的對象。公共性危機往往威脅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發社會恐慌,加劇破壞性。因此,處理好不期的公共性危機,成為考驗政府執政力的重要指標。

禍因

公共性危機的禍因主要有六種,分別是自然災害(包括火災、風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發事故、惡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傳播(即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環境惡化。

公共性危機的實質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壞社會秩序和生存空間,侵犯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社會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無法根除這六種禍因,難免就會遭遇公共性危機。處理好公共性危機,對於構建和諧社會、提高社會幸福指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處理辦法

國外高度重視公共性危機管理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4R模式,認為管理公共性危機由縮減(Reduction)、預備(Readiness)、反應(Response)、恢復(Recovery)四個環節構成,取其英語的第一個字母,成為4R模式。

1、縮減:就是減少危機情景的攻擊力和影響力,在這個環節強調進行風險評估,注意破壞性因素的整合,力圖排除危機發生。

2、預備:就是做好處理危機情況的準備,具體工作包括建立預警機制和培訓計劃,開展救生圈操作演習、潛水與急救訓練。

公共危機2.jpg

3、反應:就是盡力應對已發生的危機,涉及的工作主要有進行影響分析(包括潛在影響的分析和機會性影響的分析)、制定處理計劃、開展技能培訓(即通過必要培訓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溝通技能、媒體協調技能、與具有進攻性的人打交道的技能)和審計,其中制定處理計劃包括撤離計劃、反應管理計劃、處理心理創傷與壓力計劃三個方面。

4、恢復:就是重建家園,具體工作包括影響分析、制定恢復計劃、培訓形象管理技能和審計。

4R模式對於我國開展公共性危機管理具有借鑑意義。在具體工作中,應對公共性危機,需要注意以下

措施

第一、建立應急指揮中心,儘快調集相關專業人士和各種社會力量,及時、有效地開展營救、搶救工作,並啟動專題科研工作。

公共危機5.jpg

第二、行政首長立即親臨現場(注意形象和語言設計),安撫受害者和相關工作人員,緩和緊張氣氛,激勵工作人員的士氣。

第三、建立應急團隊,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爭取社會各界投入營救工作,確保信息暢通、設備到位、人員不缺,快速化解危機。

第四、及時建立政府專題發言人制度,確保提供真實的一個聲音、明確的一個觀點。在新聞發言中,牢記"三T法則",即Tell your own tale(以我為主提供情況)、Tell it fast(儘快提供情況)、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況)。

第五、及時了解公眾損失,制定政策性補償方案。如果出現公職人員傷亡,應給予名譽追認,並制定相對從優的撫恤方案。

第六、推行事故問責制和引咎辭職制,及時追究相關人員行政、經濟甚至法律責任。

第七、舉一反三,改革現行管理制度和機制,從根本上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杜絕類似危機發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