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免疫排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免疫排斥

免疫排斥,是機體移植物(異體細胞、組織或器官)通過特異性免疫應答使其破壞的過程。一般是指移植術後,受者可識別移植物抗原並產生應答,移植物中免疫細胞也可識別受者抗原組織並產生應答。[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免疫排斥 [2]

類型 宿主抗移植物反應

U=1326271527,2351121182&fm=173&app=25&f=JPEG.jpg

學科 生物學

排斥基因 "MICA"基因

排斥基因

"MICA"基因

人類DNA中包含染色體,各組基因存在於染色體中,呈線性排列。在第六號染色體上的基因鏈中,有人類"MIC"基因。其中"MICA"作為功能基因是已知的最重要的成員,其所在的基因鏈系統的基本功能是"自我"與"非我"抗原刺激產生免疫應答以及協調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MI-CA*061

4348720a0bad43fc8c0e3926ebe5463e.jpg

廣州市血液專家在一份無償獻血樣本中,發現影響免疫排斥的基因"MICA"在原有69個等位基因的基礎上,還藏了一個從未被發現過的人類新等位基因,該基因已於4月3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命名為"MI-CA*061"。這是移植領域的又一突破,它對於預測移植器官者的抗排斥治療以及指導實施術後免疫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MICA"基因存在於人類A、B、O血型系統中,經過臨床器官移植免疫的研究,證實該基因與器官移植排斥、遺傳免疫相關,它可為臨床器官移植免疫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可減少移植排斥反應,也有助於腫瘤免疫遺傳方面的研究。此前,全球在各類血型中發現的"MICA"等位基因合計有69個,"MICA*061"這個"新成員"成了第70個。

有一部分器官衰竭的病人,即使找到合適配型的供體器官移植、服用抗排斥藥,最後卻不明原因發生排斥反應。發現了'MICA'第70個等位基因後,有助醫生進一步篩查移植受體將可能產生的排斥反應,術後以與更有效的抗排斥治療。這樣,器官移植後的排斥風險就會降低,保障患者的存活率。

分類

在同種異體移植中,排斥反應有兩種基本類型:宿主抗移植物反應(hostversusgraftreaction,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raftversushostreaction,GVHR),臨床最多見的是前者;根據發生的機制、時間、速度和臨床表現,HVGR又可分為3種類型。

1.超急排斥反應發生在移植物與受者血管接通的數分鐘到數小時內,出現壞死性血管炎表現,移植物功能喪失,患者有全身症狀。發生的基本原因是受者循環內存在抗供者的抗體,常見於下列情況:①ABO血型不符;②由於多次妊娠或反覆輸血等使受者體內存在抗HLA抗體;③移植物保存或處理不當等其他原因。

E61190ef76c6a7ef9a24acd9fafaaf51f2de66ca.png

超急排斥發生迅速,反應強烈,不可逆轉;需立即切除移植物,否則會導致受者死亡。如果事先認真進行ABO基至Rh血型檢查和交叉配合試驗,多可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2.急性排斥反應是排斥反應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多發生在移植後數周到1年內,發生迅速,臨床表現多有發熱、移植部位脹痛和移植器官功能減退等;病理特點是移植物實質和小血管壁上有以單個核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間質水腫與血管損害,後期在大動脈壁上有急性纖維素樣炎症。

急性排斥出現得早晚和反應的輕重與供-受者HLA相容和程度有直接的關係,相容性高則反應發生晚、症狀輕、有些可遲至移植後2年才出現。急性排斥反應經過及時恰當的免疫抑制治療多可緩解。

3.慢性排斥反應屬於遲髮型變態反應,發生於移植後數月甚至數年之後,表現為進行性移植器官的功能減退直至喪失;病理特點是血管壁細胞浸潤、間質纖維化和瘢痕形成,有時伴有血管硬化性改變。本型反應雖然進展緩慢,但用免疫抑制治療無明顯的臨床效果。

4.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多發生於同種骨髓移植者,也可見於脾、胸腺和小腸移植中;此時患者的免疫狀態極度低下,而移植物中豐富的免疫活性細胞則將受者細胞視為非己抗原,對其發生免疫應答;移植物的T細胞在受者淋巴組織中增殖並產生一系列損傷性效應。GVHR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型。

急性型多見,多發生於移植後3個月以內,患者出現肝脾腫大、高熱、皮疹和腹瀉等症狀;雖是可逆性變化,但死亡率較高;慢性型由急性型轉來,患者呈現嚴重的免疫失調,表現為全身消瘦,多個器官損害,以皮膚和粘膜變化最突出,病人往往因嚴重感染或惡液質而死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