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克氏錐蟲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克氏錐蟲(Trypanoma cruzi Chagas,1909),又譯枯氏錐蟲,屬人體糞源性錐蟲,是克氏錐蟲病,或稱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的病原體,傳播媒介為椎蝽。本蟲主要分布於南美和中美,故又稱美洲錐蟲病

目錄

簡介

雌性或雄性錐蝽的成蟲、幼蟲、若蟲都能吸血。當錐蝽自人體或哺乳動物吸入含有錐鞭毛體的血液,數小時後,錐鞭毛體在前腸內失去游鞭毛,約在14-20小時後,轉變為無鞭毛體,在細胞內以二分裂增殖。然後再轉變為球鞭毛體(spheromastigote)進入中腸,發育為上鞭毛體。上鞭毛體以二分裂法增殖,發育為大型上鞭毛體。約在吸血後第3、4天,上鞭毛體出現於直腸,並附着於上皮細胞上。第5天後,上鞭毛體變圓,發育為循環後期錐鞭毛體。當染蟲錐蝽吸血時,鞭毛體隨錐蝽糞便排出並經皮膚傷口或粘膜進入人體。

評價

血液內的錐鞭毛體侵入組織細胞內轉變為鞭毛體,增殖後形成假包囊。錐鞭毛體破假囊而出進入血液,再侵入新的組織細胞。此外,宿主還可通過輸血、母乳、胎盤或食入被傳染性錐蝽糞便污染的食物而獲得感染。[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