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傲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傲色 [ào sè] 傲慢的神色。[1]

[]

《舊唐書·文苑傳·司空圖》:「歲時村社雩祭祠禱,鼓舞會集, 圖 必造之,與野老同席,曾無傲色。」

《舊唐書》從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完成。因為書成時劉昫正在執政,按當時的規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國家修史的主編(監修),因此劉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三任監修之外,參預纂修工作的,先後總計9人。他們是:張昭遠、賈緯、趙熙、王伸、呂琦、尹拙、崔梲、鄭受益、李為先(一作光)。其中,張昭遠始終具體負責其事,用力最勤。賈緯受詔不久即去職守喪,書成前一年起復,主要貢獻是其《唐年補遺錄》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後的許多難得史料。趙熙始終其事,「竟畢其功」。王伸於書成之日,身列「恩獎」名單。呂琦預修唐史,史稱「有能名」。

《舊唐書》修成後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對後晉大舉進攻,造成了開封及河南州縣數百里內杳無人煙的慘狀,公私損失都很嚴重,史籍遭劫自也難免。因此修成的《舊唐書》,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積極意義的。《舊唐書》的作者去唐不遠,有條件接觸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修成這樣一部二百卷的大書。

關於唐代前期的歷史,吳兢韋述於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繼編寫的《唐書》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實錄對唐初至唐代宗時期的歷史事件記述較為完整。一般認為,五代紛亂之時,唐代遺聞往事,雖懸詔購求,而所得無幾,故這部唐史援據較少,而其前半則「全用實錄、國史舊本」。(在研究新、舊《唐書》的論著中,大都沿引清代學者趙翼的說法:「《舊唐書》前半全用實錄、國史舊本」 ,並由此判定《舊唐書》的史源。同時,在肯定《新唐書》「增舊書處」時,也引用趙翼在另一處所說:五代紛亂之時,《舊唐書》援據較少,至宋仁宗時,太平已久,舊時記載多出於世,故《新唐書》採取轉多。請注意趙翼下面的這一說法:「今第觀《新書·藝文志》所載,如吳兢《唐書備闕記》王彥威《唐典》蔣乂《大唐宰輔錄》《凌煙功臣、秦府十八學士、史臣》等傳凌璠《唐錄政要》南卓《唐朝綱領圖》薛璠《唐聖運圖》劉肅《大唐新語》李肇《國史補》林恩《補國史》等書,無慮數十百種,皆《舊唐書》所無者」,「皆五代修《唐書》時所未嘗見者。」 據此,更有人認為:「《新唐書·藝文志》所載,較《舊唐書·經籍志》增多可見。此皆晉修《舊唐書》時所未能見者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