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候藍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侯藍田,1938年出生,我國紅外技術頂級專家[1],著名學者,燕山大學紅外光纖與傳感研究所教授,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2]。1938年11月出生,1960年8月提前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同年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進修無線電與元件材料,自1962年2月至1998年8月在吉林大學物理系任教師,1992年去意大利國際物理中心學習。現任燕山大學紅外光纖與傳感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紅外加熱理事會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燕山大學紅外光纖與傳感研究所所長[3]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吉林省扶餘縣

出生日期----1938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工作單位----燕山大學

社會兼職----全國紅外加熱理事會理事長

個人履歷

侯藍田,我國紅外技術頂級專家,著名學者,燕山大學紅外光纖與傳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1938年11月出生,1960年8月提前畢業于吉林大學物理系,同年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進修無線電與元件材料,自1962年2月至1998年8月在吉林大學物理系任教師,1992年去意大利國際物理中心學習。1998年8月後轉入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任燕山大學紅外光纖與傳感研究所所長;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

科研經歷

1、 1962~1964年,承擔科技部的"絕對黑體接收器"的研究,完成了無選擇性黃金表面研究,獲得科技部二等獎。這使當時國產的紅外光譜儀終於有了自己的真空熱電偶接收器。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侯老師的這項研究對於正在爭取經濟獨立地位的祖國來說,無疑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

2、 1970~1973年,承擔"紅外夜視儀"(軍工重點項目)擔任項目負責人,很好地完成了項目,並通過驗收。發表的"光陰極量子效率測量"一文被多家單位引用。

3、 1975~1980年,擔任"紅箭--73A型"反坦克導彈的總體組組長,所研究的成果獲國家科技大會獎。

4、 提出了"紅外輻射與物質作用的非匹配吸收理論"被很多單位使用和引用,本人因此工作被評選為全國紅外加熱技術研究會的學術委員主任。

5、 從1986~2000年(連續15年),承擔傳輸CO2激光能量的光纖研究。在王大珩院士等組成的鑑定委員會評價為"總體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個別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光纖獲得了河北省科技發明二等獎,是國內唯一研製和生產的單位,已有多項成功應用。

6、 從2000~2003年,承擔國家經貿委的創新基金研究"醫用CO2激光光纖"的研究。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協和醫院和韓國等單位正式使用,獲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7、 從2003~2005年,承擔國家"863"的"集成式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在"863"驗收結論中,評價為:全面、出色、超額地完成了所承擔的任務。

8、 2003~2008年,承擔國家"973"項目"微結構光纖的結構設計及製備工藝創新和基礎研究"課題,已通過科技部專家組驗收通過,評為"優秀"。

9、 2007-2010年,承擔國家重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超大功率多芯光纖激光器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學術貢獻

1、 完成了一個納米黃金材料,實現了絕對黑體的接收表面

為了打破西方的壟斷和封鎖,我國開始自主研製紅外真空熱電偶和絕對黑體接收器,關鍵工藝是如何得到一個無選擇性的黃金黑接收表面,否則就無法應用在紅外光譜儀上,也無支用於中、遠紅外的探險測。經過三年攻關,侯藍田製造出了達到英國Schwarz型熱電偶水平,使當時國產的紅外光譜儀有了自己的真空熱電偶接收器。現在明白,其原理是如何得到納米尺度的黃金分布,該工藝也為其它熱接收器所使用(該項研究獲得了科技部二等獎)。

2、 完成了紅外夜視儀的研製

1969年,侯藍田團隊承擔了由五機部下達的研製二級變象管的夜視儀,侯藍田擔任項目的總負責制。完成了光學系統、電源、變象管的全部工藝,尤其是完成了光陰極量子效率的測量技術,對檢驗陰極的質量極為重要。

3、 承擔了紅箭--73A型反坦克導彈的總體組組長任務

從1975~1980年,侯藍田擔任了吉林省紅箭--73A型武器系統的總體組組長。負責研製紅外製導型反坦克導彈,領導由三所大學和三個研究所、兩個工廠共100多技術人員參加的軍工任務。1978年代表吉林省在全國反坦克導彈工作報告會上,作了該項武器系統的研製技術報告,受到了當時國家導彈總局的表揚。除此之外,侯藍田負責設計和研製了多元相減式的紅外跟蹤測角儀。該測角儀在國外已有的十字型探測器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元探測器按相減設計的技術,並研製了相關的電子技術,提高了背景的消除作用,增加了信噪比,實現了有效的跟蹤。這些工作對後來的反坦克導彈研製提供了經驗。

4、 提出了紅外加熱的新理論

國家經貿委在80年代初期開始的紅外加熱節能技術推廣中,人們幾乎都毫無例外地採用日本人細川秀克的"匹配吸收加熱理論",而這一方法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甚至在一些條件下是錯誤的。為了讓從事這一領域的人們正確認識紅外輻射加熱物質的機理,侯藍田相繼提出了針對厚物料的"紅外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非匹配吸收理論"和"針對快速加熱的紅外加熱技術中的全模式覆蓋理論"。這是從實踐中概括出來的,被廣泛地應用在實際工程中,其中兩個典型例子是"長春鐵友集團"的"紅外汽車噴漆烤漆房"(獲國家星火三等獎)和國家經貿委正在推廣的"高紅外加熱技術"。僅這兩項工程在近幾年就創造了幾千萬的產值,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能源。

5、 完成了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唯一的"傳輸紅外能量光纖"

從1985年以後,開始研製傳輸CO2激光能量的光纖,這是國家當時的重點研究項目,時間上僅比國外晚了不到五年,承擔了省重點項目、國家攻關和"75"、"85"、"95"國家863項目,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王大珩、周炳琨等院士給予了高度評價。

侯藍田採用多各手段對非晶態SiO2的結構、缺陷、性質及其在光纖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尤其為減少石英玻璃中非橋氧缺陷、E-中心缺陷、過氧基團缺陷的方法和它們對性能的機理。根據侯藍田的結果,吉林省科委進行了CO2激光CVD的攻關研究。同時,侯藍田又對用石英空芯光纖製造的液芯光纖特性進行研究。用空芯石英光纖作坩堝,進行了單晶光纖的直接成型法的研究("75"863任務)。又繼續以空芯石英光纖為基礎,進行了多晶GeO2空芯光纖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侯藍田從研究單晶傳能光纖開始,轉向空芯多晶光纖的研究,這是一種飛躍。侯藍田團隊的純GeO2多晶空芯光纖是一個首創,把晶體光纖和空芯光纖的優點結合起來,製造出了世界先進水平的傳能光纖,並已經在醫院臨床使用,還被國外(韓國等)廠家所採用。我們創造了沉積和拉絲一體化的多晶GeO2空芯光纖的技術,採用了納米多晶層和雙層介質膜等方法降低光纖的傳輸損耗,提高光纖的傳輸閾值,改善光纖的使用特性,為我國傳能光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使CO2激光傳輸效率達到95%以上。多項指標超過了國際的先進水平。

6、 成功研製出我國自己的光子晶體光張,其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光子晶體和光子晶體光纖被認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材料。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中唯一的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課題由侯藍田團隊負責、國家十五"863"光電子專題中唯一有關光子晶體光纖的課題也由侯藍田團隊負責,應用光晶體光纖製造超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的任務也由侯藍田團隊負責,說明侯藍田團隊光子晶體光纖的學術水平在國內是被公認的,最處於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我們研究制的光子晶體光纖已被我家單位使用,做出了出色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的論文,尤其是侯藍田團隊研究的集成式光子晶體光纖是國際首創,其水平也是世界先進地位。

總之,侯藍田團隊在特種光纖在研究中,在國內具有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為我國的特種光纖領域做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

7、 傳輸紅外能量光纖和光子晶體光纖已顯示出重要的應用價值

北京大學化學系和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應用我們的傳能光纖已經在醫學檢測中做出了超過美國傳能光纖的優異結果,正在進行整機設計,進行正式臨床使用。

清華大學應用侯藍田團隊研製的空芯光子晶體光纖成功進行了生物醫學方面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檢測實驗,研究工作發表在具有重要影響的"Applied Physics Letter"雜誌上。一些單位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8、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其中SCI收錄39篇,EI收錄40篇。已獲得省部級獎勵多項,獲得發明專利5項。

心繫國家

由於時代的需要,侯藍田老師於1960年提前畢業于吉林大學物理系,同年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進修無線電原件與材料,後回校任教。1992年遠赴意大利國際物理中心學習。1998年轉入我校,主要從事紅外物理和特種光纖的研究。

作為一名教授和科研工作者,侯藍田老師總是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到一起,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人的興趣的轉變有時就是客觀時機的要求,我的研究從紅外物理轉到光纖正是因為當時國家出台了新的科研政策。"1986年國家和吉林省都迫切需要研發能夠傳輸激光能量的光導纖維,就在此時,候老師將自己的研究轉向特種光纖,而且一直延續至今。二十多年來,侯老師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做出了很大貢獻。

雖然已過古稀之年,但侯藍田老師對未來的科研工作仍有詳細的規劃,他說:"我這些年確實做了很多工作,我的研究成果沒有虛假成分,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然而,還是有些遺憾,有的工作還沒有做完,有的工作還不夠完善,我還沒來得及回過頭來細細整理。科研成果是一個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過程,它要發揮實際作用形成產品,就還需要一個由特殊到一般的轉化過程。我並沒能使我的理論都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產品,這除了科研政策和產業結構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只顧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地爭取,不斷出成果,出文章,迎接評審和檢查,沒有花時間深入地去挖掘它們的實際效應。等我退休之後,就有時間來整理這些年的成果,努力讓它們轉化成實際生產力,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重點項目

2005年,由國家科技部、教育部主管領導和9位專家(其中7位是院士)組成的國家"973"計劃項目中期總結專家組在北京對侯藍田教授承擔的國家"973"項目進行了中期總結評議,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優等的評價。

燕山大學紅外光纖與傳感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侯藍田教授主持的國家"973"計劃項目第五研究課題"微結構光纖設計及設備工藝的創新與基礎研究"於2003年11月正式啟動,該課題獲得了國家336萬元的資助。本次會議邀請了國家科技部、教育部主管領導和外請的9位專家(其中7位中科院院士)做為評估組成員。在"新一代通信光電子集成器件及光纖的重要結構工藝創新與基礎研究"項目中共有9個單位參加,分為7個課題。經過各課題組的匯報,評選出三個優,其它為良和中。我院侯藍田教授承擔的第五課題被評為優,而且評價為"進展快,創新成果最多"。

一年多來,侯藍田課題組出色地完成了兩年的計劃任務規定的工作內容,並做出了突出的創新成果。課題組拉制出目前世界上包層孔徑最小的光子晶體光纖,在國際上第一次進行了在非線性狀態上的微結構光纖特性的檢測,首次觀察到強烈的背向散射譜,並首次開展了對於微結構光纖的光散射的研究,獲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新成果。

社會兼職

現任全國紅外加熱理事會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

誨人不倦

侯老師常說:"人文科學塑造人,自然科學使用人。不僅僅是自然科學影響人的成才和思維創新,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哲學更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判斷能力。"正是對人文素養的重視與推崇,使侯藍田老師能夠打破常規、大膽創新,不斷取得新的科研成果。"我常常對學生說,不要認為課本總是正確的,它只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真理。一旦條件改變了,結論也會不同。什麼是創新?就是要把不利條件轉化成有利條件,把結果向所期望的方向轉化,獲得創新的成果。"候老師的學生王偉說:"我之前從來不知道哲學原來可以這樣用,可以幫你探索到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我特別高興自己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

好的思維模式會讓人受用終身。侯老師不僅注重傳授給學生們學術方面的知識,還致力於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在教學生做學問的同時着重教育學生如何使自己成為人才。"學習知識是為了創造知識。傳統思維模式有它的優點,幾千年的傳統文明使我們養成了尊老愛幼、克勤克儉、艱苦奮鬥等美德。在過去那個全國人民集體奔小康的時代,踏實肯干、吃苦耐勞是被讚揚的,如今我們處於激烈的世界競爭的大環境下,傳統的思維模式就暴露出它的缺陷。只有突破那種只是服從和不敢挑戰的思維模式的束縛,勇於創新,國家才能出現大批世界級的領軍人才。"

提及自己最得意、最驕傲的事時,侯老師露出了和藹的笑容:"教師最大的成就就是育人子弟,我最驕傲的就是培養了一批很優秀的研究生。"來我校以後,侯老師共培養四十多名碩博研究生,其中十多人分別獲得校級、省級、國家級優秀博士生提名獎等榮譽。學生王偉說:"在學習上,我的老師從沒說過要求我們一定要怎麼做,但他以身作則的治學精神在無形之中給了我很大影響;在生活上,老師很關心我們,非常親切。"

深切期望

值此燕山大學校慶九十周年之際,侯藍田老師表達了他對燕山大學的深切期望:"希望學校真正按照國家的人才發展戰略來培養人才,踏踏實實地把精力放在教學和科研上,勇於追求真理,使全校師生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成長、成才。"同時,他寄語燕大學生:"在四年大學時間裡,要使自己有所收穫,掌握專業本領,自覺抵制不良風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青年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珍惜,做好該做的事,不要把寶貴的大學時間用來做不該做的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