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為紀念宋代「江西詩派」創始人書法「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而建立的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修水縣縣城南山崖。前身為江西省修水縣歷史文物陳列室,1984年籌建紀念館,1985年11月開館。 南山崖相傳為黃庭堅的棲游讀書處。現在還存留着他的「佛」、「釣磯」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遺蹟,還有他的法書碑刻100多通。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

基本介紹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為紀念宋代「江西詩派」創始人 書法「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而建立的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修水縣縣城南山崖。前身為江西省修水縣歷史文物陳列室,1984年籌建紀念館,1985年11月開館。 南山崖相傳為黃庭堅的棲游讀書處。現在還存留着他的「佛」、「釣磯」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遺蹟,還有他的法書碑刻 100多通。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館藏文物427件,標本1萬多件。其中黃庭堅撰文並書寫的《王純中墓志銘》及《宋故徐純中墓志銘》均為宋墓出土,所作行楷在傳世黃庭堅書法作品中少見。該館基本陳列是《黃庭堅生平陳列》和《修水縣歷史文物陳列》。該館還舉辦地方名人書畫陳列等專題陳列。已出版《黃庭堅的傳說》一書。

展廳展館

黃庭堅紀念館內基本陳列有《黃庭堅書法石刻碑刻》、《黃庭堅生平史跡展覽》、《修水歷史文物陳列》。

《黃庭堅書法碑刻陳列》

陳列於「九曲廻廊」,始建於明代,經歷代重修,陳列黃庭堅各個時期、各種風格書法碑刻,主要有《松風閣》詩、《經伏波神祠》、《贈邱十四》、《墨竹賦》、《茶宴賦》等100餘通。同時館址南山崖保存了大量歷代名人題刻石刻。1959年被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庭堅生平史跡陳列》

分「雙井神童」、「才華初展」、「勤政恤民」、「蘇黃唱和」、「滿川風雨」、「詩開西江」、「翰墨千古」七個板塊,詳細介紹了黃庭堅的生平、史跡、成就及影響。

《修水歷史文物陳列》

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修水從原始社會到清末民國的歷史,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江南着名文化——山背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標本,商周時期的陶器標本,春秋戰國時期的甬鍾、陶甗,秦漢時期的陶罐、銅弩機,唐宋明清各種瓷器等其他珍貴文物。

館藏實力

文物、標本3000餘件(片),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12件、三級文物64件、一般文物500餘件,主要有:黃庭堅撰並書的「王文叔墓志銘」和「徐純中墓志銘」、立體浮雕山水畫田黃古印、朱耷(八大山人)《魚雀圖》、陳寶箴《家信》、陳三立書法立軸、陳師曾絹本畫《梅》和《蘭》,及宋明清各類扇面書畫和大量錢幣、瓷器[2]等珍貴文物。

建築布局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座落於素有「七百里修江第一山」之美譽修水縣城南山崖上,相傳南山崖為黃庭堅的棲游讀書處,尚存留着他的「佛」、「釣磯」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遺蹟,法書碑刻100多通。

紀念館內有門樓、溪山自在樓、山谷祠、九曲廻廊、澄秋閣、順濟亭、冠雲亭、一翠亭等多處具有地方特色的仿古建築,有石門、藏龍洞、荔枝崖、釣磯、摩崖題「佛」等名跡。

山谷祠內,塑有一尊黃庭堅的全身塑像,山谷老人昂首而立,雙目炯炯,直視前方,似在構思美文佳句,又像在憂心人間疾苦

視頻

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 相關視頻

實拍江西修水黃庭堅紀念館
黃庭堅紀念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