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俄羅斯海參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俄羅斯海參崴
來自今日頭條的圖片
俄羅斯海參崴

中文名稱 :俄羅斯海參崴

別 名 :符拉迪沃斯托克

所屬地區 :俄羅斯

氣 候 :寒帶大陸性氣候

海參崴原屬中國,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南部,東鄰日本海,西與黑龍江、吉林兩省接壤,南與朝鮮隔江相望,北與俄哈巴羅夫斯克相連,占地面積560平方公里,人口230萬人,屬溫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海參崴是俄羅斯的濱海邊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二大城市,海參崴原中國地名,距吉林琿春市180 公里,海參崴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地理位置優越。它瀕臨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國稱北海),是軍事要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海參崴被俄國占領。

地理分布

海參崴其位於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半島南端的佐托伊角灣(即金角灣)的北坡,為阿穆爾灣和烏蘇里灣所環抱,南臨彼得大帝灣。自東北向西南綿延30公里,呈斗圓型,面積為約600平方公里,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首府,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僅次於新西伯利亞的第二大城市。

名稱由來

海參崴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說是由於當地曾經是盛產海參的地區,而「崴」是指窪地的意思,而其他兩種說法都指此名來自於肅慎(滿洲)原住民語言,一說是「海邊的曬網場」,另一說為「海邊漁村」。1860年之前海參崴為清朝吉林轄地。海參崴這個名稱至今仍被中國人熟知。在台灣海參崴是正式名稱,而在中國大陸多將這個城市的名稱根據俄文音譯為「符拉迪沃斯托克」。

簡介

從牡丹江航空口岸、綏芬河鐵路、公路口岸或東寧公路口岸任何一處起程,都可以很快進入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設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人口80多萬,是太平洋著名港口和商貿城市,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終點。這裡鐵路、公路、空運都十分發達,是遠東主要工業中心之一,有儀表製造工業、無線電工業、工具製造業、食品加工業、建材業,還是遠東捕鯨業、捕魚業和冷凍船基地。海參崴港口年吞吐能力為700萬噸,是海、陸、空交通樞紐,也是遠東地區經濟發展的中心。海參崴,海參崴這一名稱來源於滿語,漢譯為「海邊的小漁村」。 海參崴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因盛產海參而得名。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威逼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割占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1862年沙俄政府將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統治東方」。海參崴曾是冷戰時期美蘇對峙的前沿陣地,曾是俄羅斯神秘的軍事禁地。如今,因俄遠東開發戰略的推進日益成為投資熱土,又因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的召開而備受矚目。

歷史起源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自漢、唐、遼、金起,已漸見人類活動。元時稱為永明城。清時該地被劃為吉林將軍的領地內。自17世紀中期,沙俄皇朝伺機東侵,尋求在遠東地區開拓不凍港口。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領土上的糾紛。雖然在清康熙年間清朝和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屬清朝,但是,清朝中葉國勢日衰,鴉片戰爭後,在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1860年之前海參崴為清朝吉林轄地。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後,俄國與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俄國取得此地區後改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文:ВЛАДИВОСТОК,羅馬化拼寫:Vladivostok),意為「征服東方」。現為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第 23 空軍的司令部設在這裡。隨後其成為沙俄在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不過由於距離俄國本部太遠,所以該地的發展緩慢。在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開通至此,亦開始有海運路線由其往返日本神戶、長崎及中國上海等地。1904年至1905年間日俄戰爭中,其曾被日本海軍派遣的分遣艦隊突襲。由於俄軍巡洋艦隊堅守,日本海軍轉移目標攻擊遼東半島和大連。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蘇聯國內戰爭的混亂情況,反共產黨的勢力在此和俄國遠東地區滲入。當中包括一些外來勢力如英國、美國和日本,日英聯軍在1918年4月藉口當地有日資設施被襲,進駐金角灣和此城,1920年遠東濱海地區建立「遠東共和國」,持續至1922年由蘇聯收復。1930年代開始,此城成為蘇聯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點,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先後囚禁在這裡的包括蘇聯和日本的戰俘。1954年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到臨此城,並表示其可以跟美國的舊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為蘇聯遠東地區最重點的發展城市之地位。

城市現狀

人口

根據2002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其約有591800人,斯大林統治期間,城內的幾十萬滿族、漢族幾乎全被殺或強制遷移,朝鮮人也被全部遷走。1958年至1991年間,蘇聯當局規定只有蘇聯人方可到訪該城市及居住,而且需從當局取得許可證方可進入。在蘇聯把此城完全對外封鎖前,該地有不少中國人及朝鮮人居住。 市內有五個區:列寧區、五一區、別爾沃列琴斯基區、蘇維埃區和費倫多斯基區。

經濟

海參崴是海員城、漁業城、商業城,市內有多類企業及工廠:海洋漁業集團公司、船舶製造廠、工具廠;各大食品加工廠:漁類加工廠、肉聯廠、糖果廠、牛奶廠等。海參崴又是文化城市市內有遠東大學、工藝大學、海軍學校、綜合技術學校、醫科大學、藝術學院等。 被稱為世界十二大奇蹟之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就在這裡,它全長 9288 公里,是聯接歐亞文明的紐帶。海參崴是天然的不凍港,也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伴演着軍港、漁港、商港叄種不同的角色,如今以商港其主要功能。其工業以船舶維修、造船、探礦機器製造、魚類加工及木材業為主;土產以鹿茸及人參最着名。海參崴也是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城市,目前有以俄羅斯人、中國人、朝鮮人為主。海參崴約有90多萬人,居民以軍人居多、部份為漁民。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主要工業是海產品捕撈和加工、船舶修理,其他工業包括木製品加工、建築、化學、機械、食品等。其主要出口貨物有海產品、木材、有色和無色金屬、船舶和軋鋼;主要進口貨物包括食品、醫藥、服裝、汽車和家用電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是俄羅斯最大的港口之一,現已開通通往日本、中國、古巴、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定期航線。該市遠東船運公司與60個國家300多個港口可以通航。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鐵路發達,最大的鐵路公司遠東鐵路分部設在該市。符拉迪沃斯托哈巴羅夫斯克鐵路是俄羅斯重要的鐵路幹線。[1]

文化教育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是俄羅斯重要的科技、文化中心。這裡有眾多的建築、文化紀念碑、科技中心和教育機構。 市內有多所科研機構,9所高等院校,還有3座劇院,4座博物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友好城市包括美國的聖迭戈、塔科馬、朱諾;日本的秋田、涵館、新瀉;韓國的釜山和中國的大連與煙臺。[2]

相關視頻

俄羅斯海參崴美景,遠東出海口遊人如織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