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俄烏戰場的天平是如何傾斜的

俄烏戰爭

來自網絡的圖片

俄烏戰場的天平是如何傾斜的近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在接受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採訪時稱,簽署《明斯克協議》給烏克蘭為與俄羅斯進行軍事對峙做準備贏得了時間。她說:「2014年的《明斯克協議》是試圖為烏克蘭爭取時間。正如你今天所看到的,烏克蘭利用這段時間變得更加強大。2014、2015年的烏克蘭和今天的烏克蘭已經不一樣了。」[1]

默克爾的說法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等於公開承認7年前的《明斯克協議》是西方的一個陰謀,讓烏克蘭贏得寶貴的時間以提升軍事實力對抗俄羅斯。這一說法,尤其讓克里姆林宮感到被戲弄,曾與默克爾相交甚密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稱「絕對沒料到」「非常失望」。

2014年烏克蘭爆發第二次「橙色革命」,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總統流亡俄羅斯,俄羅斯對此做出反應,克里米亞公投入俄,烏克蘭東部說俄語的頓巴斯地區爆發烏克蘭政府軍和當地民間武裝之間的大規模武裝衝突。經德、法、俄等國斡旋,衝突雙方於2015年2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即《明斯克協議》。此後大規模武裝衝突得到控制,但小規模交火時有發生。

按常理,政治家都清楚有的事只做不說,默克爾這次「竹筒倒豆子」,有些讓人意外。不過,這也解釋了一個讓許多人頗為迷惑的問題:為何看起來勢不可擋的俄軍,為何沒能橫掃烏克蘭?《明斯克協議》讓烏克蘭和北約有充足的時間準備,經過7年國防建設、戰場鍛煉和西方軍援,烏克蘭在軍事實力方面已經增長了不少。

今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俄軍初期打的是「閃電戰」,兵鋒直指基輔,意圖是「擒賊先擒王」,推翻澤連斯基政府,實現政權更迭,建立一個親俄政府。不少人都預估烏克蘭兵敗如山倒,2008年格魯吉亞被迫簽下城下之盟的戲碼將再度上演。

然而,儘管俄軍一開始占據主動,控制的領土大幅增加,但初期的「閃電戰」很明顯未能達到目標,俄方人員損失也遠超預期。之後,俄羅斯放棄對基輔的攻擊,轉而集中兵力在烏東四州發力,事實上轉變為持續經年的烏東衝突的升級版。

不少軍事專家認為,克里姆林宮高估了俄方軍事實力,低估了烏克蘭軍事實力,更錯估了美歐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力度。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方面還是以陳舊的常規戰爭理念來指導這場大規模戰爭,而民用衛星、人工智能、網絡戰、無人機等已經改寫了現代戰爭的作戰方式。

儘管經過多年準備,但烏克蘭危機升級初期,就前線裝備的數量和質量來說,烏軍與俄軍並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戰爭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速給烏軍提供有針對性的武器,並為烏軍事人員提供戰術培訓。

初期戰爭爆發之時,俄羅斯方面沒能全面癱瘓烏方指揮系統和互聯網,澤連斯基可以自由地在社交媒體發聲,美國援助的「星鏈」系統保障了戰場一線的通訊。眾多西方商用衛星成像公司為烏克蘭提供了協助,使得俄羅斯很大一部分軍事行動相當於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俄方行動成了公開的秘密,自然喪失戰場主動權。

烏克蘭從美國和歐洲國家得到的無人機,對俄軍坦克、軍車和部隊的降維打擊讓俄軍吃盡苦頭。而俄方無人機技術和產量均跟不上戰場需求,如果仰仗土耳其和伊朗提供,這對於俄羅斯這個傳統軍事大國來說,乃是莫大的諷刺。

烏軍通過「星鏈」實現目標情報數據的實時或近實時傳遞,從而保障了火炮等地面打擊力量對俄軍目標的精確打擊。有了人工智能的幫助,烏軍可把截獲的大量俄軍無線電和電話通信等信息迅速轉錄為文字並自動分析,其效率比人工提高了千百倍。

到10月份,烏軍在西方武器的支援下轉入戰略反攻,逐步在收復失地。經過數月的消耗,俄羅斯面臨更突出的兵力不足、後勤保障不力問題,這也迫使俄羅斯進行戰略收縮,重點守護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等重點地區。11月9日夜,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下令俄軍撤出位於第聶伯河右岸的赫爾松州首府,成為俄羅斯作戰不利的標誌性事件。

眼下,俄烏之間還在進行小規模戰鬥,你來我往互有進退,不具有決定性意義。然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近日警告稱,俄烏衝突可能演變成一場全面戰爭,一場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重大戰爭。美英雙方都在放話,考慮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打擊武器。對此,俄羅斯方面揚言考慮「先發制人的核打擊」政策,目的就是要把失衡的天平再掰回來。

從默克爾透露的情況看,西方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讓俄羅斯陷入烏克蘭戰爭泥潭之中,消耗乃至榨乾俄羅斯,儘管這讓歐洲自身也非常痛苦。

俄烏衝突何去何從?答案要到來年分解了。[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