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侏儒微鰭烏賊

 侏儒微鰭烏賊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侏儒微鰭烏賊

界:動物界

頭足目

頭足綱

微鰭烏賊科

頭足系列品種

侏儒微鰭烏賊,為頭足目頭足綱微鰭烏賊科、頭足系列品種。 [1]

目錄

簡介

侏儒微鰭烏賊:別名,為頭足綱、頭足綱、微鰭烏賊科、頭足系列品種,原產於太平洋西部、印度洋,包括:大洋洲北部向北延伸、我國南海、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灣、安達曼海等地附近海域。

體形十分微小,夜間十分活躍,與同屬其他種類一樣,背部有一個膠腺可以使其附着在海草等其他物體上,以小型甲殼動物為主,不同玄妙微鰭烏賊的是,它只能捕食很小的甲殼動物,可以改變顏色、身體圖案和紋理。

生存環境:海水 最大長度:2cm 形狀分類:梭形 顏色分類:黃色_綠色

活動區域:中下 飼養難度:很難 性情習性:溫和 適宜溫度:24.5℃±2℃

酸鹼範圍:8.2±0.2(PH) 硬度範圍:8±2(DH) 壽命年限:1年 食物飼料:肉食

侏儒微鰭烏賊形態特徵

它體色的變化可被用來相互交流,交配、偽裝和躲避捕食者,並且有一個高度發達的眼睛。

侏儒微鰭烏賊飼養方法

野生於1-4m淺海海草或紅樹林中。

侏儒微鰭烏賊雌雄分辨

侏儒微鰭烏賊繁殖方式

每次可產下65枚左右的卵。

參考來源

  1. 侏儒微鰭烏賊,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