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佛陀祖國遭屠殺,以神通之力也無法阻擋的業報

佛陀祖國遭屠殺,以神通之力也無法阻擋的業報
圖片來自六圖網

佛陀祖國遭屠殺,以神通之力也無法阻擋的業報,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無法扭轉業報的力量,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力量也無可奈何!這說明神通還是有其極限性,強大的共業及定業是難以改變的。只有用兩種方法,可以改變命運:一為被動的受報,一為主動的還報(還債)。

目錄

原文

 目犍連(也稱目連)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為凡事運用神通是沒有不成的。神通的運用,確是便於接引眾生,可是神通不能違背因果法則,不能勝過業報,不能解脫生死煩惱,卻是事實。

  有一次,佛陀的祖國迦毗羅衛城,遭到僑薩彌羅國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見此情形,也很着急,建議用神通保護他們,佛陀心理雖感到悲痛,但卻深知業力不可違,因果不可改,說:「今日宿緣已熟,正可受報。」也就是說業緣成熟了,受報的事是無法用什麼來替代的。但經不起目犍連一再請求,釋尊也答應試一試。

  釋迦世尊於烈日當空之際,預先端坐在軍隊必將通過道旁一株枯樹之下,迎接毗琉璃王,王見佛陀如此,便問:「此處有很多枝葉茂盛的大樹,何故坐於枯木之下呢?」

  釋尊僅答以:「一切蔭不如祖國之蔭。」琉璃王知釋尊之意,是為保護他的親族,掉頭把軍隊帶了回去。

  佛陀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攔琉璃王的大軍,但琉璃王逢到佛陀,雖然每次回軍,但報仇和侵略的恨心始終沒有熄滅,到了第四天進攻時,佛知道這是因果造成的劫,了結這個劫的時候已經到了,釋尊才放棄了他的努力。


  可是,目犍連尊者的神通還不能了解到無盡的業報,他想到要以神通來營救城中的人民。於是以神足通飛人被軍隊圍得水泄不通的城內,挑選了五百位優秀的釋迦種族,升空用缽把他們攝裝起來,再由空中飛出。等到第四天琉璃王的大軍攻破了迦毗羅衛城後,目犍連要把那些釋种放出來,滿心歡喜地來到了佛陀的面前說:「佛陀!我已救出了一部分的釋迦種族。」說完打開缽一看,大驚失色,原來缽中藏着的五百位釋迦種族變成了一攤血水,無一人存活,這些釋迦族人,都是在劫難逃。

  「目犍連!釋迦種族宿世業障,不知懺悔,今日要受到此報,雖然是我的族人,神通也是救度不了的呀!」佛陀慈祥的臉上帶着無限的傷感回答說。

  結果,破城之後,釋迦族遭到了空前的大屠殺,唯在佛的弟子舍利弗,以及當時釋迦族的統治者,也是毗琉璃王的外祖父——摩訶男的極力設法搶救之下,僅免於殺盡滅絕之殃。

  不過,從佛典的記載中看,釋迦族的亡國,是由於釋迦族歧視而得的惡果。據說,毗琉璃王的生母,原系釋迦族的婢女所生,當時的波斯匿王,以大國君主的身份,命令釋迦族遣送一名王女給他為妃子,釋迦族不願如此作,但又不敢違命,結果便以一名聰明美麗的婢女,偽稱是釋迦族的王女,送給了波斯匿王。事實上,這名婢女,乃是當時釋迦族的統治者摩訶男和他的婢子所生,是個混血兒。這個混血的妃子茉利夫人,為波斯匿王生了一個王子,即是後來的琉璃王。琉璃太子八歲時,奉父王波斯匿王之命,到射術出名的迦毗羅衛國學習射術,迦毗羅衛國釋迦族人,知道太子是出生低微的婢女末利所生之後,禁止太子進入神聖講堂,並命令他離開返國,凡是太子曾經踏足之處,一律掘土七尺,重換淨土,以免污衊聖地。太子受此恥辱盛怒,立誓:「將來我成為國王時,一定消滅釋迦族。」

  這只是今生的緣起,琉璃王誅釋種也是過去生的因果。很久以前,迦毗羅衛城裡有一個捕魚村,村裡有個大池,那時天旱水涸,池裡的魚類盡被村人取啖,最後剩下一尾最大的魚也被烹殺。只有一個小孩從來沒有吃魚肉,僅那天敲了大魚頭三下來玩耍。那時的大魚就是現在的琉璃王前身,他率領的軍隊就是當日池裡的魚類,現在被殺的羅衛城居民就是當日吃魚的人。佛本身就是當日的小孩,因為敲了魚頭三下,所以當時佛頭痛了三天。

  目犍連尊者經過這件事,才完全覺悟到佛陀所說的因果法則不可違背,就算是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就是神通不敵業力的明證。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無法扭轉業報的力量,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力量也無可奈何!這說明神通還是有其極限性,強大的共業及定業是難以改變的。只有用兩種方法,可以改變命運:一為被動的受報,一為主動的還報(還債)。[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