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佛教的核心是在日常的修持過程

佛教的核心是在日常的修持過程
圖片來自搜狐網

佛教的核心是在日常的修持過程,儘管大多數的人不會有血海深仇的對頭,但總會要與令自個厭煩的人打交道。對初學者而言,低調地防止牴觸可算是 一種修行,可是假如你有必要面臨全世界最厭煩的人而逃避不掉的話,你能夠效法阿底峽尊者

目錄

原文

如今很多的佛法修行者,包含我自個在內,聽聞佛法開示不知多少年了,但咱們的心仍像木頭般生硬。在生活中,當全部好像都很順暢時,咱們就感到高興;可是當 方案受阻時,咱們就感到受傷,並且還常颳起無法控制的心情風暴,這是佛法從左耳進、右耳出令人困惑的現象。咱們難免會懷疑:「我的習氣真的有也許剷除嗎?有也許將它稍加調整嗎?幻想有一天我終能抵達某個地步,那時的每個舉動都會是佛法的修行,這麼幻想合理嗎?」咱們有如剛學開車的新手,看着教練流利地換 檔、看後照鏡又踩煞車,心裡想着:「我怎樣有也許學會開車?」 ​   在某部由海意菩薩(Matisagara)向佛陀請法的大乘經典中,功德光王菩薩問了佛陀一個風趣的問題。他請問佛陀,假如「真理」與「證悟」都無法以語言描繪,那麼咱們這種凡俗、愚痴的眾生,怎麼能發願變成證悟之道的弟子?佛陀答覆:對教訓這「不行說法」之道的人示以敬重,當佛陀站立時,你也站立着回 答;禮敬他,以有禮節的言語愛崇他;維護他、效法他;供養他衣、食、住、醫藥與其它物資;或許僅僅景仰其工作、隨喜其德行、忽略其過錯,這即是我所謂的「護持不行說法的修持」。佛陀一同也指出,佛法修持的中心不在持咒的多寡或禪定時刻的長短,而是在通常、單純的平時行持當中。

  在此,以「怎麼與自個不喜歡的人共處」為例。儘管大多數的人不會有血海深仇的對頭,但總會要與令自個厭煩的人打交道。對初學者而言,低調地防止牴觸可算是 一種修行,可是假如你有必要面臨全世界最厭煩的人而逃避不掉的話,你能夠效法阿底峽尊者。尊者前往西藏時,他帶了一個令人極度厭煩的人做為隨行侍者,以便讓自個有充沛的機會修持安忍。儘管咱們也許無法做到像他這種程度,但面臨着令人厭煩又無法防止的火伴時,最少可藉此機會將「厭煩」當作修持的目標。

  但是,佛陀所陳說的重點是:咱們心的狀態不行防止地會從平時生活的各種反響中顯示出來。例如,當方案受阻時,你的心情改動得多快?一分鐘前你的感受還好, 俄然一陣冬風吹來,勾起你曩昔心情危機的全部回想,讓你重複閱歷每個苦楚的細節。你到了無法自個接受不愉快的地步,所以打電話給兄弟。他留意地傾聽,而你徑自地展現一切的苦楚,完全不思考結果,不多時,兄弟也跟你同樣地懊喪、低沉起來。這麼做的目的安在?做為發願變成菩薩的你,假如感到需求慫恿自個的痛 苦,那麼就單獨享受吧!別把其它人一同拖下心情的瘋狂大戲當中。特別假如你是「施受法」(Tonglen)的行者,誓詞要承當世上一切眾生的苦楚,更不該 讓他人共享自個的苦楚![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