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察微王和補鞋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個念頭,快樂和痛苦於焉誕生,菩薩相和眾生相瞬間化現。身分,因緣假成,倏忽散滅;人生種種境遇亦如電光石火,幻起幻落。是誰?那個是我?若明白,於一切處無不平等自在。

察微王和補鞋匠

  久遠劫前,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人稱「察微王」。他篤信三寶,敬慎心行,常常在生活中思惟並落實佛法的義理。

  在一個天氣清朗的早晨,繁忙的政務剛好告一段落,察微王一身輕裝,悠閒地走出宮殿。

  天色才微微泛白,遠遠的,已有一戶人家敞開大門,傳出叮叮噹噹的聲響──補鞋匠又開始了漫長辛苦的一天。

  「這位客人,早安!」老鞋匠憨厚地招呼着,聲音中還帶着殘餘的睡意。

  察微王坐下來,就着稀疏的日光,和老鞋匠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老先生,您覺得全天下最快樂的人是誰?」

  端詳着鞋底的縫口,老鞋匠回答:「當然是國王啦!」

  「國王?這話怎麼說?」

  把鞋頭敲打一番,老鞋匠信心十足地發表看法:「朝廷百官恭敬奉承,老百姓又盡力貢獻,沒有不能滿足的願望 ── 當然快樂啦。」

  「這樣子啊 ── 」察微王從衣袋掏出陳年葡萄酒和老鞋匠對飲,不一會兒工夫,老鞋匠已醉得不省人事。

  國王扶着猶自沈醉於夢鄉的老鞋匠回到寢宮。起身迎接的皇后滿臉訝異:「老先生是 ──?」

  「這位老鞋匠說國王是全天下最快樂的人;朕想跟他開個玩笑,讓他過過癮,親身體會一下。」

  後宮一下子忙碌起來:有人幫老鞋匠擦洗,有人為他更衣,有人到處宣揚,皇后笑着叮嚀宮女,排演接下來的情節,女孩們銀鈴般的笑聲不時響起。只有老鞋匠仿佛置身事外,紅撲撲的圓臉一派安詳。

  國王終於上座了!扶一扶頭上的王冠,抖一抖厚重精緻的御袍,「國王」在名貴典雅的王座上扭捏不安。上朝的大臣行禮如儀,恭敬肅立。「國王」── 才酒醒就不由分說被簇擁到大殿上升座的老鞋匠 ── 完全手足無措,不知身置何處。身旁的侍女忍着笑,一本正經地稟告:「大王,您醉了些日子,卷宗堆積如山,請您儘速過目,親自批閱裁決。」大臣們依次上奏論議諮問,讓老鞋匠原本就不太靈光的頭腦,更加混沌糊塗了。

  「大王,您這樣動來動去沒有威儀。」史官記下一筆。

  「大王,臣以為,您對於兒童福利的處理,不合乎正常的邏輯 ── 幼稚園小班如何響應『人人補鞋運動?』」

  「大王,您卷宗拿反了。」書記官提醒。

  「大王,上殿不宜瞌睡。」史官又記一筆。

  「大王,身為大王不能講粗魯話,要自稱『朕』而非『俺』。」國策顧問遞上一張紙條。

  「大王,您……」

  「大王,臣敢諫告 ── 」

  這高貴的王座,實在不好坐!一天下來,「國王」腰酸背痛、頭昏眼花、食不知味;而卷宗依然高聳如山。

  度日如年、如坐針氈的日子,雖然難熬,還是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這一天,侍女如往常般侍奉飲食 ,看到「國王」日漸憔悴,不禁關切地詢問:「大王先前神采飛揚,近來怎麼消瘦了許多?」

  「國王」端身正坐,一板一眼地回答:「朕夜夢己為補鞋老翁,辛勞困苦,衣食常缺,生活艱難,不禁頭痛得要命!」在座的大臣們,個個忍俊不住,咧嘴笑了開來。「國王」紅漲着臉,表情卻更嚴肅了。

  圓月高懸,月光映入窗門,照映出一張失眠的臉。

  「我是誰?」一生都沒想過的疑問躍上心頭,久久不散。「我是補鞋匠?還是國王?是國王,皮膚為何粗干長繭;是鞋匠,為何卻又天天升座理政 ── 國王嗎?鞋匠嗎?我心亂如麻;我老眼昏花;兩個身分,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誰?到底是誰?」補鞋匠 ── 或許該稱「國王」 ── 不,還是補鞋的老先生 ── 不管那個,他累壞了,沈入夢鄉。

  皇后端詳着老先生:他變得消瘦了,憨厚的臉上仿佛有着淡淡的一層灰霧,卻又隱隱透着智慧的光芒。「樂師們,請奏樂曲,讓大王歡悅如初!」 皇后吩咐着,倒了一杯又一杯的葡萄酒。酒力模糊了補鞋匠的意識,終至喪失對世界的知覺。

  「回家了嗎?」小木屋的天花板映入眼帘,粗糙的床、蒙塵的工具箱、補鞋訂單、新鞋舊鞋散落了一地。

  陋室中,補鞋匠忍不住懷疑:那裡是家?那個是我?摸到身上斜掛的粗布衣,發楞的呆滯目光忽然閃過一絲光芒。

  「這位客人,早安?」老鞋匠眉開眼笑,憨厚地招呼面熟的高大客人坐下。察微王笑咪咪地觀察着,一位和自己無二無別的「國王」。兩人又天南地北的聊起來。

  「您知道嗎?」老鞋匠認真地凝視着察微王:「那天咱倆對飲,醉到前天才醒哩。我做了個好長的夢啊!夢到當上國王。……您瞧這鞋補得牢不牢?哦,那再補幾針 ── 國王哪,上殿下殿、史官記缺點、群臣共指教,一言一行都得有模有樣的,心裡緊張得很。一天下來渾身酸麻脹痛,簡直像挨了頓打。 ── 您用點素菜,別客氣,咱好兄弟。── 痛得要命,折騰死我這老頭兒。幸好是做夢而已。不過夢就這麼悽慘,如果是真的 ── 哎……您再用點素菜,嘗嘗。──上次向您說天底下國王最快樂,恐怕是自己的幻想吧!……」

省思

  人生如夢幻,生生世世的輪迴亦然。在這當中,作主、清楚、明白的心有如國王,日理萬機有條不紊,微服出巡化身無量,啟蒙化導無量有情。而迷糊、顛到、妄想的心有如補鞋匠,頭出頭沒不斷變換六道身分,來時糊塗去時迷,始終煩惱不自在,一任無明迷惑,追逐着虛妄的快樂,而始終事與願違。

  一個念頭,快樂和痛苦於焉誕生,菩薩相和眾生相瞬間化現。身分,因緣假成,倏忽散滅;人生種種境遇亦如電光石火,幻起幻落。是誰?那個是我?若明白,於一切處無不平等自在。[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