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何 群
福州大學法學院

何 群,女,福州大學法學院教授。

目錄

研究方向

刑法學、犯罪學、刑事政策學

教育背景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 刑法學碩士(2009-2012)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 刑法學博士(2012-2015)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博士後(2016-2019)

日本中央大學比較法研究所 客座副教授(2020-2021)

社會兼職

福建省檢察官學院特聘教授;蘇州大學國家監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福建省政法委、福建省詔安縣人民法院、福建省長泰縣人民法院、福建省閩侯縣公安局等單位特聘專家顧問。

榮譽獎勵

福建省教育廳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2017);

入選教育部雙千計劃(2018);

福州大學傑出青年教師勵志獎(2019);

入選福建省法學法律人才庫(2019);

主要成果

主持課題

1. 2016年國家社科青年項目「污染環境罪的刑罰配置及其優化研究」(項目編號:16CFX028)

2.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我國環境犯罪審判中的恢復性司法理念運用:以福建省生態審判案例實證調研為基礎」(項目編號:JAS160092)

2. 2016年法院、公安委託橫向課題「生態司法若干問題研究」(項目編號:0190-1602)

3.2017年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論我國刑罰配置的科學化研究——以污染環境罪為切入點」(項目編號:2017M610782)

4. 2017年福建省教育廳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支持項目「論污染環境罪的刑罰配置」

5. 2019年廣西高院課題:「環境人身損害賠償類案件裁判規則研究」(項目編號:GXGY(2019)B05101)

6. 2019年法院委託橫向課題「掃黑除惡中的刑罰配置研究——以環境犯罪為切入點」(項目編號:0190-1904)

著作

《論罪刑均衡的司法應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抑鬱症與犯罪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論文

1.《論我國數量刑法學的構建》,載《中國法學》2019年第3期。

2.《中國における環境汚染犯罪の現狀と未來》,載《近畿法學》2019年第2期。

3.《論我國刑罰配置的優化》,載《政法論叢》2018年第3期。

4.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體法解讀:從刑事一體化的視角》,載《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

5. 《台籍犯罪人在大陸適用非監禁刑研究:以22件案例為研究樣本》,載《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5. 《刑法謙抑性實踐理性辨析》,載《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6年第2期。

6. 《論我國刑法的科學化發展》,載《學術論壇》2016年第9期。

7. 《我國生態犯罪緩刑適用問題研究》,載《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2016年第6期。

8. 《精神病人強制醫療之實踐考察》,載《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16年第2期。

9.《勞動教養制度廢止後我國刑事制裁體系的變革》,載《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年第2期。

10. 《論中國法治的實現路徑:契約意識的養成》,載《學習與實踐》2015年第12期。

11.《從懲罰正義到恢復性正義》,載《人民檢察》2015年第9期。

12.《DNA Analysis of Fingernail Clippings——An Unusual Case Report》,載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2014年第2期。

13.《罪刑均衡的司法模式》,載《政法學刊》2014年第6期。

14.《刑罰正當化根據的歷史演變及未來走向》,載台灣《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2013年第2期總第25期。[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