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去非 - 宋朝武學博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去非 - 宋朝武學博士

何去非,字正通,北宋浦城(今福建省浦城)人,一說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何去非喜談兵學,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被任命為右班殿直、武學教授,不久升任武學博士。

善於做文,頗受蘇軾賞識,稱其對策"詞理優贍,長於論兵"。

曾參與校定《武經七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何去非

別名; 何正通

國籍; 宋朝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浦城(今福建省浦城)

出生日期; 1077

逝世日期; 1145

職業; 武學博士

主要成就; 參與校訂武經七書

代表作品; 《何博士備論》

人生經歷

字正通,浦城官路河村人。生卒年不詳。學識豐富,累舉進士不第。宋元豐五年(1082年),神宗詔命朝臣推舉碩學之士。去非得中書舍人。經大臣曾鞏力薦,在宮廷對策時,侃侃而談古今用兵之要略,議論宏焯,詞理優贍,神宗大為讚賞,即任他為右班殿直武學教授。不久,升為左侍禁武學教授,受命校訂武經《孫子》、《武子》等七本書,統稱《武經七書》。書成,升博士。《武經七書》定為武學官書。高宗時規定,凡武學都要讀《武經七書》,考試以該書命題。

元佑四年(1089年),蘇軾看到去非的著作,深感文章筆勢雄健,閱視高遠,僅授為武職不妥,寫《舉何去非換文資狀》,以為"去非雖善論兵,然本儒也,不樂為武吏。又其他文章,無施不宜,欲望聖慈特予換一文資"。哲宗詔准,加去非承奉郎,博士如故。

詩文作品

次韻和翟公巽猩猩毛筆

宋代:何去非

貌妍足巧語,軀惡招揶歈。賦形具人獸,寧脫荊榛居。

肉嘗登俎鼎,餉饋傳甘腴。失計墮醉鄉,顛躓無與扶。

柔毫傳束縛,航海歸仙癯。浴質逸少池,摛藻知章湖。

殺身固有用,賦芧從眾狙。坐令宣城工,無復夸栗須。

文房甲四寶,萬兔慚蒙膚。數管友十年,閉門賦三都。

之子信豪邁,嗜學每致劬。未冠游膠庠,已推經行儒。

蓬山天祿閣,崢嶸凌碧虛。期予早登躡,同舍校魯魚

人物評價

去非為人正直,立志堅毅,不阿諛苟合當時公卿,不久被貶職出京,任徐州(今屬江蘇)教授。蘇軾又寫《進何去非〈備論〉狀》的奏章,將何去非的《備論》呈哲宗,認為"若不為所舉,臣甘伏所典"。但去非終未受到重用,改知富陽(今屬浙江)縣。任內主持興築富陽石堤,以抵禦錢塘江洪水,利便交通。部使者將其政績上奏,改去非為通直郎,通判滄州(今河北滄縣)。他撫恤流動百姓,使之安居樂業。後改任授司農寺丞,但去非力求外任,改廬州(今安徽合肥)通判。

73歲病故。著有《文集》20卷、《備論》4卷、《司馬法講議》3卷、《三略講議》3卷,都是重要的軍事文獻。《備論》一書,評述對戰國至五代的興廢成敗和軍事人物的用兵得失,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人物評論集。[1]

參考文獻

  1. 何去非, 古詩文網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