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俊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俊才
出生 1918年
廣東翁源
逝世 2009年8月

何俊才,先後任清三花(清遠三水、花縣)邊區特派員、清遠縣委書記、抗日同盟軍大隊長等職務。[1]

離休前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副主任。 [2]

生平簡歷

何俊才,祖籍廣東翁源,1918年出生,18歲在翁源中學讀書時參加革命工作,在粵北地下黨和游擊區工作了12年,經歷許多困難考驗,過着極為艱苦的生活。

抗戰時期,何俊才被上級派到清遠從事黨組織領導工作,先後任清三花(清遠、三水、花縣)邊區特派員、清遠縣委書記、抗日同盟軍大隊長等職務。

離休前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副主任。2009年8月在廣州逝世,享年91歲。

打入國民黨北江第二挺進縱隊

抗日戰爭開始後,日軍南侵。國民黨軍隊全面潰退,廣州淪陷,省政府北遷韶關,沿海地區淪於敵手。

中共廣東省委指示:在前線發動軍民抗日的同時,要着力做好迎擊日軍北進打通粵漢線的準備工作。當時,日軍的防線在三水、南海、花縣南半部等地。

線以南為淪陷區,已有珠江縱隊等抗日游擊隊在抗擊日寇;線以北是廣大粵北山區。清遠處於粵北的抗日前沿,與花縣、三水等縣的敵後接壤,對迎擊日軍北進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1939年,中共北江特委成立前後,先後建立起清遠工委、清花區工委、清三花邊區委、從潖工委、清遠縣委等縣一級地下黨組織。

1940年,北江特委為了開展北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選派一批共產黨員打入國民黨北江第二挺進縱隊(以下簡稱"挺二")和第四挺進縱隊工作。

當時,"挺二"駐英德、清遠等縣,司令莫雄是地方實力派,曾參加過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具有進步愛國思想,長期以來和共產黨合作得比較好,所以共產黨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

共產黨對這兩個縱隊的工作是秘密進行的,任務是團結上層人士、改造其部隊,推動其開展抗日工作,以便條件成熟時,把這些部隊改造成為共產黨領導的抗日人民武裝。

北江特委先後派了鄺達、饒華、何俊才等去領導"挺二"的工作,先後派往工作的共產黨員有40多人,分別安排到司令部政治部、軍官隊、軍事教導隊等部門,宣傳共產黨抗日主張、團結中間進步力量、發展黨的組織、培養軍事骨幹。

"挺二"的政治教官、指導員、政訓員多是由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土擔任,一部分區隊長、中隊長也被共產黨所掌握。

原第三党進步人士黃桐華加入共產黨以後,先後擔任了縱隊政治部主任和副司令。這樣,"挺二"政治部和司令部的工作基本上被共產黨所控制。

何俊才順利進入"挺二"後,利用這樣的有利條件,一方面對莫雄的部隊進行改造,一方面堅持獨立自主,發展共產黨直接組織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

在英德東鄉建立了第四大隊,在清遠建立了第九中隊,在英德浛洸建立了特務中隊。還改造了莫雄下屬的"挺二"第二大隊第五中隊,使之成為共產黨直接控制的武裝力量,為清遠、英德人民抗日武裝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很好的準備工作。

參考來源

  1. 何俊才 在線查詢
  2. 何俊才 知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