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價格水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價格水平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價格水平是指商品價格高低,是由可以進行交換的等價貨幣表現的。某類商品(服務)的價格水平是將同類商品(服務)價格通過計算得到的平均價格,反映的是一定地區、一定時期該類商品的絕對價格水平,在數學形式上是一個絕對數。

價格總水平是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社會商品和服務價格運動的總體態勢。反映了總供綜和總需求之間的對比關係,是國民經濟發展運行狀況的綜合反映。保持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保持價格體系的合理化和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有利於促進收入分配合理化,有利於穩定居民生活,有利於企業合理安排投資計劃,提高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安定。

價格水平和價格指數的區別

首先是表現形式不同:價格水平是個絕對數,而價格指數是一個相對數。其次是用途不同:價格水平反映的是在一定時期商品合服務項目價格的水平,是一個靜態指標;價格指數是用兩個不同時期的價格水平相比較,反映一定時期內商品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統計指標,是一個動態指標。例如,今年8、9月份某地大白菜每千克的平均價格為2.4和2.8元,這是兩個月大白菜的價格水平。如果要反映大白菜價格9月份比8月份的變動程度,則需要計算價格指數。就是用9月份大白菜的平均價格除以8月份平均價格再乘以100%求得,即:2.8/2.4×100%=116.7%,也就是說,9月份大白菜的價格比8月份上漲了16.7%。

價格指數概述

價格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一組商品(服務項目)價格水平的變化方向、趨勢和程度的經濟指標,是經濟指數的一種,通常以報告期和基期相對比的相對數來表示。價格指數是研究價格動態變化的一種工具。

價格指數按其所包括範圍的不同分為:個體指數(反映某一種商品價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數)、類指數(反映某一類商品價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數)、總指數(反映全部商品價格總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數)。

同樣以某地2008年6月主要農產品價格行情為例:6月份大米中秈米、粳米每千克的平均價格(下同)分別為3.5元、3.68元,到7月份,其價格分別為3.52元、3.75元,指數分別為100.6%、101.9%。6月份豬後臀尖肉、豬五花肉價格每千克分別為25.92元、24.5元,到7月份,其價格分別為25.55元、23.5元,價格指數分別為98.6%、96.0%。

上文中既描述了價格又反映了指數,可看出價格變動的特點為:大米價格微漲,豬肉價格呈現小幅下降態勢。從而既了解大米、豬肉等農產品的價格水平,又掌握了其價格的變動程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