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人間煙火味(汪萬英)

人間煙火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人間煙火味》中國當代作家汪萬英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人間煙火味

我家住在二樓,東西南北四方,瀰漫着濃濃的人間煙火味。

先說東邊。緊鄰我家廚房樓下的是一家湯鍋館,賣臘排、蹄花、牛肉、羊肉等各色湯鍋。每當湯鍋館開火,爬牆直上的煙囪就發出「轟隆隆」如炮轟、雷鳴般的響聲,響徹雲霄,不絕於耳。廚房外面原本是一塊天井壩,開館子的人用金屬棚在空中蓋了天井,下面做了廚房,一開火,那金屬棚就震顫發出「哐哐哐」的聲音,震耳欲聾。在這樣的噪聲中根本無法看書寫字,我只好緊閉廚房的門窗,關上客廳靠近天井的窗戶,噪聲依然縈繞耳畔,本該祝它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卻只好祈禱它生意蕭條門可羅雀。不僅有噪聲,還有濃濃的肉味,讓不愛吃肉的我大感不適。有一天深夜,濃濃的臭味把我從睡夢中熏醒,是那種肉燒焦的臭味,我趕緊起床查看,陽台、客廳、各個房間濃煙滾滾,幾乎令人窒息。那段時間網上正在傳某女士被丈夫殺害碎屍丟棄下水道的事,頓覺毛骨悚然,心想是不是哪裡發生殺人案了?是不是殺人者趁夜深人靜毀屍滅跡?恐慌中我打開所有窗戶通風,查看進口和陽台的幾扇門都緊閉着,這才確信源頭不在我家。提心弔膽到各個方位仔細辨別,才發現濃煙是從樓下那家湯鍋館傳來的(因為那晚我開窗戶做清潔忘了關)。此時第一意識就是撥打119,但打開手機又想起曾經聽說如果119到場,那家館子要遭罰款,於是壯着膽子下樓,跑到湯鍋館門前,迅速撥打上面的聯繫電話,不久老闆趕來救急。原來是頭晚廚師太累,忘了把正在燉煮的一大鍋豬蹄關火,結果水燒乾了,豬蹄全部燒焦,所幸來得及時,還沒燃起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回到家,我把所有的風扇全部開足馬力,朝外猛吹了兩個星期,臭味才逐漸消逝。

再說北邊。樓下是過路的巷道,過往車輛和小商小販的吆喝聲就不說了,也不說那花店、服裝店、理髮店,就說樓下那家燒電焊的吧。這家店鋪承接各種金屬門窗、桌椅凳子等的焊接工作。那師傅特別勤快,早上六點左右就開始工作,「哧啦啦」刺耳刺牙的聲音伴隨着一股難聞的焦臭味,大清早把我從睡夢中吵醒。他家生意特別好,經常是上午中午下午不停歇,一直到天色昏暗才消停。我本想找他把家裡陽台的舊防護欄煥然一新,但一想到那煩人的噪音和焦臭味,我就按兵束甲、止步不前了。我想,反正沒有安全隱患,舊點就舊點吧,也無傷大雅。有一天我實在受不了那刺耳刺牙的噪音和焦臭味,想去交涉一下,下樓到燒電焊的店鋪,看見丈夫在幹活,妻子做飯洗碗,還有兩個孩子,不知道是子女還是孫輩,有說有笑,其樂融融。話到嘴邊不好意思張嘴了。

又說西邊。樓下也是一條巷道,對面一排麻將館、小麵館、舞蹈館等。舞蹈館相對影響較小,麻將館原來人聲鼎沸,自從疫情禁止聚集,麻將館關門歇業了一段時間,疫情好轉後重新開張,麻友們似乎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娛樂時光,打麻將時輕言細語,除了麻將聲聲,幾乎聽不見人聲了。小麵館是一對中老年夫妻開的,只賣素麵,價格比外面的麵館便宜,夫妻和善,這就吸引了許多老頭老太太和干力氣活的人前來光顧,特別是一些沒事幹的老爺子。

我的作息不規律,習慣熬夜,每晚睡得很晚,再早也是12點後,就指望早上能多睡一會兒,在這裡卻不得行。早上五點,有時是三四點,那麵館老闆就來開門,捲簾門「嘩啦啦」一響准把你吵醒,如果不醒,接下來「咚咚咚」刀板剁肉剁姜蒜的聲音準不讓你繼續睡,要是你還不醒,早起的老大爺來了。麵館老闆在我家花台下放了桌凳,老大爺們就往凳子上一座,閒聊起來,也許是他們年歲大了自己耳朵聽不見,就以為大家的耳朵也不好使,於是拚命抬高嗓門,生怕別人聽不見似的。如果你還不醒,大爺就打開隨身攜帶的播放機,開足音量,民歌、流行歌曲、京劇或川劇,餘音繞樑,經久不息,要不是後來麻將館上班了,炒得打麻將的受不了上前制止,他可以播放一整天,直到電量耗盡。當然,偶爾也有爭論的,吵架的,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那分貝,那音量,簡直不擺了。每當此時,我真的好想衝下去勸說,生怕他們爭着吵着打將起來。

最後說南邊。這家人是從鄉下來搬來的,年輕人都在重慶主城上班,家裡只有一位老爺子。老爺子倒是安靜,不大說話,可他養的一條寵物狗,耳朵特別靈,一有風吹草動,立即「汪汪汪」狂吠不止。一到節假日,年輕人們從主城趕回來陪老人過節,推杯換盞、觥籌交錯,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這就是我居住的環境。當年買房時沒有電梯,我和先生都喜歡拍照,本來想買頂樓,但考慮到到公公年事已高且腿腳不方便,就買了二樓。公公在這裡輕鬆便利地住了十年後仙逝。買房近二十年後,樓里的住戶大多由中青年變成了中老年,爬到八九樓顯得很吃力,家裡的老人更是叫苦不迭,於是有人提議安裝電梯。我家在二樓,安裝電梯首先得我家同意,否則辦不成。因為安裝電梯要占用半間房屋面積,樓上住戶們擔心我們不同意。哪知我先生知道後,二話不說極力支持。他說這成人之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我對住房周邊的環境很不滿意,特別是東西北三方,好幾次都想換房逃離。一天我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意思是說,市井百態,尋常生活,最能撫慰世俗人的思想了。聯想到當今疫情形勢下人們生活的種種不易,我的心慢慢平靜下來,噪音不再難聽,肉味變成肉香,鼎沸人聲變成了起床的鬧鈴聲……於是我時不時走下樓,來一碗素麵,慢慢品嘗;隔三差五邀三五好友,走進湯鍋館,圍坐一桌共度美好時光;或搬兩盆綠植買一束鮮花挑兩件衣服,或進理髮店洗洗頭美美發,生活又歸於正常,心又歸於寧靜。

山河遠闊,人間煙火,原來如此美妙! [1]

作者簡介

汪萬英,重慶市石柱縣西沱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