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妹妹(楊保志)
作品欣賞
人家的妹妹
我相信許多人都曾希望自己有一個妹妹。那個妹妹儘管很調皮,很任性,很霸道,也許談不上漂亮,但她畢竟是自己的妹妹。
我就沒有妹妹。這怨不得父母,純屬命中無緣。
沒有妹妹便只能是兄弟。幾個爺們兒在一個被窩裡從小打到大,哪裡還有情致可言。你一拳,我一腳,來來往往,哭天嚎地,弱肉強食。回憶起來,傷心透頂。
沒有妹妹便不識女孩兒的真性情。哭是真哭?笑是真笑?愛是真愛?恨是真恨?一概不知。這就應了那句「女孩子的心事你不能猜,你猜來猜去還是猜不出來。」猜不出來倒也罷了,萬一猜出誤會,猜出是非,那就偷雞蝕米,得不償失了。
沒有妹妹便常常被父母養成女兒心腸:總是多愁善感,總是艾艾怨怨,總是優柔寡斷,連花衣服都穿到半大小子,遇見女生前來收交作業,比她們還羞赦,說起來可真讓人臉紅!
這是沒有妹妹的大不幸。最最不幸的是,放學了沒有妹妹為你留下一塊糖;開飯了,沒有妹妹為你端來一碗湯;過年了,沒有妹妹為你上交兩角錢。若換了兄弟,吃喝穿戴,你多我少,爭爭搶搶,稍有閃失,又是六親不認、一片狼籍。
沒有妹妹也就罷了,不再奢望。但有一天,突然有一個人就走進你的視野,你那種對妹妹的渴望又激盪、燃燒起來。她的眉毛彎又彎,她的聲音甜又甜,她的眼睛像湖水,她的步子輕如煙,你從內心裡發出了「妹妹」的呼喚。可現實的距離讓你望而卻步。你查家譜,查年齡,查血緣,哪一點都不能證明是你的妹妹,你便因此不能握她的手,既使是正常的搭話,你仍是做賊心虛害怕冒犯女性的尊嚴。
這哪裡是「妹妹」啊!
沒有妹妹的感覺經常是失落的,因為你不能拿她開心、逗她玩。以哥哥的身份邁關子、耍威風,這也無從談起。假設她是你的鄰居吧,人家又有自己的哥哥。上學的路上有哥哥保護,走夜路時有哥哥壯膽,長大了有哥哥參謀做媒,你經常往人家房裡借東借西黃鼠狼沒安好心,這算哪門子事!
若她不是你的鄰居,就算是同學吧。坐前排,你總是聚焦人家的後腦;坐後排,你又經常回頭視覺騷撓。如此顧盼流連,老師發現要罰站,同學發現被恥笑,女生髮現會告發。一連幾封求愛信,石沉大海。有一天回頭一看,自己幾個夜不能寐的心血之作竟全文張榜於教室後牆,這還有何臉面見人!
若她不是你的同學,就算是同事吧。同事之間,好慕之心,眉來眼去,吃吃喝喝,約約請請,一不小心就娶回了家。可這是老婆,仍不是妹妹。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紅白喜事,各方應酬,只需三、五個春秋便彼此生厭。到最後,你還是想要一個貸真價實的妹妹。
那種借來的,許來的,騙來的,請來的,都不是真正的妹妹。真正的妹妹要從一個娘胎里出來。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妹妹都已大打折扣。現在是女人的天下,假若自己所娶的那個「同事」整日價與母親打一場持久的「婆媳戰爭」,在你不宜、不便、不肯、不能主持公正的情況下,有妹妹為母親幫腔,倒也算是為自己出了口惡氣。
為什麼非要這樣的一個妹妹不可呢?高興了逗她,生氣了訓她,遠走了想她,見多的煩她,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想看看她傷心時扶在你的肩上真正痛哭的樣子。她會為你傷心,會為父母傷心,會為別人傷心,也會為自己傷心。這些仍不是傷心的最高境界。最壯觀、最感人、最耐人尋味的一幕是她出嫁時的那個「哭」啊,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感天動地,生死不依,直哭得你忘記了她的壞處、不再想把這個「丫頭片子」嫁出去為止。這時你倒突發奇想:還是「兄弟」好,永遠不用出嫁。想着想着,眼淚就合上了妹妹的節拍。
妹妹呀妹妹,哪裡才會有妹妹呢!夕陽中那個扎羊角辮的姑娘不是自己的妹妹,豐收的麥田裡舉鐮收割的姑娘不是妹妹,進城的自行車上坐在別人身後的姑娘不是妹妹,電影裡行俠仗義、豪氣沖天的姑娘也不是的妹妹。那個曾端了熱湯、寫着長信、流着鼻涕的姑娘哪裡去了?意象中,她差一點成了自己的妹妹。
前幾日,小時曾與我打殺得不可開交的小弟出遠差歸來,兄弟倆人廊下一坐,半日功夫,雖僅有兩盞清茶侍候,倒也十分牽腸掛肚。我突然醒悟了,人家的妹妹,想雖無妨,想又何用。物換星移,人事滄桑,「遍插茱萸」的兄弟情誼也甚有意境啊。 [1]
作者簡介
楊保志,1968年10月生於河南省潢川縣。1987年高考入軍校就讀,戎馬26年,轉戰大江南北,足跡遍布祖國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