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病毒因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病毒因子
圖片來自slidesplayer

亞病毒因子(Subviral Agents)包括衛星(Satellites,或稱「擬病毒」,Virusoids)、噬病毒體(Virophages)、類病毒(Viroids)、朊毒體(Prions)等不具備完整的複製機構的類似病毒的感染性生物因子[1]

此外缺損干擾RNA(defective intefering RNA, DI RNA)需要在輔助病毒(helper virus)的協助下才能進行正常的複製,也算是一種亞病毒因子。

定義

亞病毒是一類比病毒更為簡單,僅具有某種核酸不具有蛋白質,或僅具有蛋白質而不具有核酸,能夠侵染動植物的微小病原體亞病毒連細胞結構都沒有,所以稱為非細胞生物。它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命實體,它的組成簡單。病毒粒體中僅含有一種核酸(DNA或RNA)及蛋白質。它們只有專性寄生性,必須在活細胞中才能增殖。

因此根據宿主多的不同,有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和擬病毒(寄生在病毒中的病毒)等多種類型。有的病毒甚至沒有蛋白質,只含有具有單獨侵染性的較小型的核糖核酸(RNA)分子(類病毒),或只含有不具備侵染性的RNA(擬病毒)和沒有核酸而有感染性的蛋白質顆粒(朊病毒)。我們把後3類統稱為亞病毒。

科研價值

類病毒的發現,是 20 世紀下半葉生物學上的重要事件,開闊了病毒學的視野。它為進一步研究植物中可能存在的類病毒病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

朊病毒的發現在生物學界引起震驚,因為它與公認的「中心法則」即生物遺傳信息流的方向是「 DNA / RNA →蛋白質」的傳統觀念相牴觸。 Prusiner 等人闡明羊瘙癢病的發病機制是由於朊病毒分子構象的改變而致病。這一發現開闢了病因學的一個新領域,可能對其他傳染性海綿狀腦病的發病原理和病因性質,提供一條新的思路,對生物科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