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馬遜森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馬遜森蚺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亞馬遜森蚺

界:動物界

蛇目

蚺科

水蚺屬爬行動物

亞馬遜森蚺,為蛇目蚺科水蚺屬爬行動物。 [1]

簡介

亞馬遜森蚺:別名森蚺_水蚺_水蟒_綠水蚺_綠水蟒_綠巨蟒,為蛇目、蚺科、水蚺屬爬行動物,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與奧里諾科河流域的熱帶雨林,生性喜水,棲息於沼澤、濕地與寧靜的河川的泥岸淺水中。1758年命名。

世界上最重的蛇,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無毒。2014年12月7日晚,美國某探險節目曾拿它實拍蛇吞活人,但當森蚺張開血盆大口咬到羅索裡頭部時,他便向助手發出求救信號,活吞錄製過程戛然而止。

科目分類:蟒蛇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綠色_棕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800cm

性情分類:兇猛 壽命年限:20年 適宜溫度:26℃±4℃ 食物飼料:肉食

亞馬遜森蚺形態特徵

全長6-8m,重約150kg,最重可達220kg。森蚺的嘴巴上下可張到180度左右,4排牙齒可以獨立活動,沒有下巴,上齶中間的2排牙齒可以上下遊動,有利於吞噬獵物,它的蛇皮可以拉伸,因此可以吞下比自己體型還大的獵物。森蚺的舌頭是化學物探測器,鱗片可以感知獵物是否有動,眼睛是熱能感應器,它們的氣管在喉嚨處,在吞噬獵物時,它們的氣管是在外面的,所以不必擔心氣管堵塞。

亞馬遜森蚺生活習性

大部分在夜間活動,但也常在大白天看到它曬太陽。

亞馬遜森蚺飼養方法

位於南美洲河流食物鏈頂端,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凱門鱷、貘等。主要捕食水豚、水鳥、龜、甚至凱門鱷。

亞馬遜森蚺雌雄分辨

亞馬遜森蚺繁殖方式

森蚺屬於卵胎生動物,卵胎生是指動物的卵在體內受精、體內發育的一種生殖形式。受精卵雖在母體內發育成新個體,但胚體與母體在結構及生理功能的關係並不密切。胚胎髮育所需營養主要靠吸收卵自身的卵黃,胚體也可與母體輸卵管進行一些物質交換。這是動物對不良環境的長期適應形成的繁殖方式,實際母體對胚胎主要起保護和孵化作用。雌蛇有時一胎可產幼蛇70條左右。

參考來源

  1. 亞馬遜森蚺,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