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井底灌水也有招兒(辛牧)

​​ 井底灌水也有招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井底灌水也有招兒》中國當代作家辛牧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井底灌水也有招兒

沂蒙山鄉村,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天井,這個天井也就是家了。一般人的天井裡,都有一個大水缸。我記得,我家天井裡正房門口兩邊分別是一棵石榴樹,而左邊的石榴樹下,就是一個大水缸。這個水缸能裝四擔八桶水。缸的上面經常蓋一個木蓋子,木蓋子上是一個葫蘆瓢,這葫蘆瓢有時也直接扔在水缸里,在水上漂浮着。我放學回家,抓起水瓢,從缸里舀上水就喝。我喝完水,順手一扔,水瓢就漂浮在水缸里了。這種喝水法一直喝到上大學。那水雖然是生水,卻有一種甜絲絲的感覺,清爽怡人。我喝了十多年,竟然沒有因此得過什麼病。

村裡的水井在村西溝底,村上人吃水都要到溝底水井裡擔。擔水一般都是在清晨。我家一直是父親負責挑水,父親常自誇地說,每天早上,自己是村子里最早下溝挑水的人之一。當時,村上除了父親早起挑水,還有李安。父親是因為早起挑好了水,然後要到學校上課;而李安因為是上門女婿,自然要比別人勤快一些。李安挑水起得早,家裡水缸多,他一天要挑七八擔水。旁邊有人議論,他家用水,夠李安忙活的。李安家有七個女兒,號稱「七仙女」,女孩子愛乾淨,洗衣服、洗頭髮用水量大。李安只能多挑水。可從未聽他抱怨過一句,倒是整天樂哈哈的。有時,挑着一擔水,嘴裡還哼着小曲,特別是他換肩時的動作十分瀟灑,腦袋像上故意稍稍一歪,兩手輕輕一撥,前桶變作後桶,左肩挑擔變作右肩挑擔。很多人換肩時必須停下來才行,他竟然這麼熟練,表演似的,令人羨慕。其實,李安的絕活還不在這上面,他從井下灌水堪稱一絕。他總是很從容地從井裡將水桶提上來。井旁經常有人路過,李安不論什麼情況下都忘不了向人打招呼,有時還聊上一會兒。他一邊和路過的人說着話,一邊將已經掛上了水桶的扁擔放入井中,他眼睛也不去看水桶,只是望著與他說話的路人,不經心地左右搖晃幾下扁擔,輕輕向下一放,便將滿滿一桶水提到井台子上來。有時,正趕上有年輕人或婦女來挑水,他會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扁擔掛上他們的桶,幫人輕鬆地從井裡灌上水來。我曾經納悶,就一個半開着口的鐵鈎子,鈎着水桶的提手,這麼晃來晃去的,竟然掉不了,這技藝讓人折服。

開始,我並不太在意水缸里的水,浪費起來不心疼,特別是洗頭髮時。一年夏天,我舀出一大盆水,將頭插在水裡,水濺了一地。母親終於看不下去了:「你知道從溝底挑一擔水上來多麼不容易?」我不以為意:「不就是挑一擔水嗎?我下午就去挑。」那時,挑一擔水從溝底到家有三四里路遠,特別是要經過一個大上坡,沒有一定的力氣是不行的。誰家的孩子能夠從溝里挑水回家了,那說明這孩子真的長大了、中用了。我想,何不藉此機會,證明一下自己呢,也替父親分分憂。

父親聽說我準備去溝里的水井挑水很高興:「我送你去,先教會你從井下向水桶里灌水,不簡單哩。」我拒絕了,挑桶水還得你送我去,那多沒面子。父親見我固執,便在家裡交待起來:「在咱這裡挑水,最關鍵是如何先把井下的水灌進水桶,提上井台。」挑水的木扁擔,兩端固定了鐵鏈子,鐵鏈子下端是掛水桶用的鐵鈎子。鐵鈎上掛了水桶,沉到井下,快到水面還又沒有觸到水時,先晃蕩一下水桶,再將桶口朝下,砸入水中,然後一提,便是滿桶的水,提上井台,挑回家就行了。我感到,父親雖然是老師,但挑水年數不少,經驗也很豐富,可這個問題他並沒有說明白。我也沒怎麼當回事,挑了水桶就去了。

一到井台邊,我才感覺打怵,圓圓的井筒子黑洞洞的,直往井口上冒涼氣,讓我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我將水桶掛到扁擔鈎子上,慢慢地伸入井裡開始搖晃,搖來搖去老半天不敢向下扣水桶,直到搖得有些心煩意亂了,才哆嗦着雙手將水桶向水面上扣去,連扣了幾下,力度不大,也沒有底氣,水桶里一點水也沒有灌進去。我只好將水桶輕輕地放到了水面上,想讓水漸漸地進入桶中。可不一會兒,我感覺扁擔輕了似的,一提才發現,水桶早已經脫離了擔鈎,顯然是落入井水裡了。我一陣心慌,待了一會兒,不服氣,想試一試另一隻桶。這次,我有了些勇氣,雙手握住掛鈎上掛了水桶的扁擔,有點兒賭氣地放入井內。感覺快要抵達水面時,雙手搖晃一陣,沒搖幾下,就猛地向下一扣,結果,水桶里竟然灌進了水,雖說不滿,但畢竟有了水。我暗喜,灌水也不過如此,關鍵是大膽。既然水桶里水不滿,乾脆學着其他人常用的辦法,握住扁擔將水桶向上一提,然後再向水面上用力一蹾。我不小心用力蹾過了,水桶脫鈎落水。這搖桶、扣桶、提桶、蹾桶,方法用完了,水桶也掉完了。

[1]

作者簡介

辛牧,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