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岡石窟是如何形成的,雲岡石窟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岡石窟

來自網絡的圖片

雲岡石窟是如何形成的,雲岡石窟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雲岡石窟是如何發展的?雲岡石窟的歷史發展軌跡![1]

說到雲岡石窟,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地方的邊肖也知道。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也很嚮往。事實上,是文化吸引了我。我真的覺得這個地方真的很好。然後有人問,這個雲岡石窟有這麼厲害嗎,有沒有相關的歷史?它究竟是怎麼存在的?雲岡石窟有哪些細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示吧!

雲岡石窟位於五洲山南麓,距中國北方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石窟沿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有45個主要洞穴,252個不同大小的壁龕和51000多個石像。它是中國最大的古窯洞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瑰寶。

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雲岡石窟的歷史

北魏時期,雲岡石窟的發掘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孝明帝鄭光五年(524年)止,歷時60餘年。此後,東魏、北齊、隋唐初年,平城改為雲中縣橫安鎮。

唐代,據晉文帝七年(1147年)所撰《大金西京梧州山大石古寺重建碑文》載:「貞觀十五年(641年),朝臣重建」;唐·向輝著《古涼傳》卷(古今史跡三)記載,當時有一位燕燕禪師「每次修恆安小文石窟畫像...咸亨四年(673年)終於到了石室」。初唐以後,平城呈現出一片蕭條,雲岡石窟的修建由於各種因素沒有重大工程。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朝皇室對五珠山石窟寺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大規模修繕。石窟前建有樂瞳、靈岩、鯨拜、鎮國、護國、天宮、崇福、桐梓、華岩、斗拉特等十座木檐大寺,修復佛像千餘尊。遼朝第二年(1122年),遊牧民族攻占大同,「廟被燒搶,靈岩洞宇被徹底掃光」(大金西京重修華嚴寺碑)。晉文帝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方丈秉輝大師重修「靈岩閣」(今第三窟外閣樓),「自然,山門天氣已近尾聲。"(黃金紀念碑)。

元代,五珠山石窟的寺院依然存在。

到了明代,大同的雲岡又被廢棄了。雲岡之名始於明朝嘉靖年間。明末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途經大同。張天霖進駐外交部後,清軍入關攻占大同,雲岡寺再次被士兵摧毀,化為灰燼。

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雲岡寺。現存的5號和6號洞窟的木檐和廟宇就是在這個時候重建的。1696年,康熙皇帝在冬天參觀了雲岡寺,並題寫了一本書《莊嚴的法律》。乾隆時期,雲岡石窟也被修復。

近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及其前的木結構建築(5、6、7號洞窟)保存完好。1952年成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石窟內的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護並對外開放。

開發期

雲岡石窟佛教藝術根據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風格的發展,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石窟:今天的第16至20窟,又稱譚瑤五窟。據舒威《史記·老志》(卷一一四)記載,「太平之初,師先賢卒。相反,曇曜將其名稱改為薩摩亞教派。當初,第二年,曇曜奉命從中山國進京,皇帝的身價就出來了。他在路上看到的,在御馬面前穿着黑曜石的衣服。當時,人們認為馬認識好人,皇帝給他送了一份老師的禮物。白帝在都城西武縣城西鑿山石壁,開五洞,各雕一尊,高七十尺,高六十尺,雕飾奇絕,冠之一生。」本文所述的五大洞窟,是當時的著名僧人曇曜選擇了美麗的鐘靈五洲山,開鑿了氣勢恢宏的譚瑤五大洞窟,揭開了雲岡石窟發掘的序幕。16號~20號洞穴是譚瑤的五大洞穴,帝王的象徵。它呈馬蹄形,圓頂,外壁布滿了數千尊佛像。主尊為第三尊佛像,高大圓臉,高鼻深目,雙肩挺直,呈現出渾厚渾厚、古樸的造像風格。其雕刻技藝繼承和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和融合了古代印度犍陀羅和坎圖拉藝術的精華,創造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期:雲岡石窟雕刻的高峰時期,主要包括1號洞、2號洞、5號洞、6號洞、7號洞、8號洞、9號洞、10號洞、11號洞、12號洞、13號洞和未完工的3號洞。這一時期(471-494年)是北魏遷都羅羅之前的孝道時期,也是北魏最穩定、最繁榮的時期。雲岡石窟匯聚了全國的優秀人才,並以其國力為保障,雕刻出了更加繁榮精美的雲岡石窟雕像。孝文帝遷都前,皇室經營的大洞窟造像全部完成,歷時40餘年。中期大部分洞窟平面呈方形或矩形,部分洞窟雕有中央塔或前後室,壁面布局分為上下兩層、左右兩段,洞窟內最多有棋類沉箱。造像題材多樣化,凸顯釋迦牟尼、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牟尼和多寶佛坐在一起造像,有護法、藝妓、恩人的行列,還有佛教、本生學、因果報應、維摩詰等故事。佛像面部豐滿適中,尤其是贊服帶佛像盛行,湧現出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着重於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也是一個積極改革創新的時期,掀起了佛教石窟中國化的進程。這些因素的結合產生了所謂的華麗太和體,其特點是中國化趨勢的迅速發展。石窟的漢化開始並完成於這一時期,即雲岡石窟中期。它所呈現的雕刻藝術特點與早期石窟有很大不同,雕刻造型工整華麗。從石窟的形制到雕刻的內容和風格,都具有明顯的中國化特徵。

晚期石窟:北魏遷都洛陽(494年)後,雲岡石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發掘活動,但雕刻石窟之風在中下層之間蔓延,親黔、中下層官員和彝族信徒充分利用平城的老技藝,在雲岡開鑿了大量中小型石窟。小明五年(524年)繼續雕刻小洞窟和佛龕,平城仍是北方都城。此時大型洞穴數量減少,中小型洞穴自東向西被懸崖覆蓋。主要分布在20號洞西側,也包括4號洞、14號洞、15號洞、11號洞西側崖面上的壁龕,中小型洞穴約200個。大多數洞穴表現為單個洞穴,不再成群出現。大部分雕像是由釋迦牟尼或彌勒製成的,其次是釋迦牟尼。佛菩薩面瘦,頸長,肩窄,削瘦。這種造像是北魏後期「漢化」改革後「顯骨清像」的清新典雅的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後期佛教造像的一個突出特點。這一特點和風格在北魏龍門石窟中也有所體現,對中國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雲岡石窟簡介

第一洞和第二洞是雙洞,位於雲岡石窟的東端。在一個洞穴的中心,雕刻了兩層方形塔,後牆上立着彌勒,四面牆上的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牆洞門兩側雕刻了莫畏和文殊,東牆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完好。兩洞中心為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周雕有三個亭子,洞內壁雕有五座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影像資料。

第三個洞穴是雲岡最大的洞穴。前破牆高約25m,傳為曇曜譯經樓。這個洞穴分為一個前室和一個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洞房,左右兩側鑿出一對三層方塔。裡屋的南、西兩側,雕刻着三尊圓臉、肌肉豐滿、花冠精緻、衣紋流暢的雕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站立造像高6.2米。從這三個圖像的風格和雕刻技術來看,它們可能是在初唐(公元7世紀)雕刻的。

第四個洞,洞中心雕有一根長方形柱子,南北兩側各雕有六尊佛像,東西兩側各雕有三尊佛像。南洞門上方有《北魏鄭光年譜》(公元520 ~ 525年),是現存雲岡石窟的最新記憶。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部,是一組有六個洞窟的雙洞窟。分為前室和後室,

後室北牆上的主尊是第三尊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洞壁上滿是雕刻的神龕和佛像。拱門兩側,菩提樹頂上坐着兩對佛像,線條優美。兩洞前有五座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第六個洞穴,洞穴平面近方形,中心是連接洞穴頂部的兩層方形塔,高度約15m。塔的下部稱為大龕,南雕佛像,西雕佛像,北雕佛像,東雕彌勒雕像。塔身四周的大龕兩側,洞的東、南、西三面牆壁上,明窗兩側,雕刻着33幅描繪釋迦牟尼從誕生到開悟的佛教故事的浮雕。這個石窟是雲岡石窟最具代表性的,規模宏偉,雕刻豐富,技藝精湛。

第七洞,洞前有三層木檐,洞內分前後房。裡屋前牆上層刻有坐在獅子座的菩薩。東、西、南三面牆上都是佛龕的雕刻造像,南牆門拱上的六尊供養菩薩,美輪美奐。洞頂浮雕飛舞,活潑明快,每一個都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洞,洞內兩側各有一隻五頭六臂騎孔雀的斑鳩羅田,東側有一隻三頭八臂騎牛的羅田,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個洞穴分為前後兩個腔室。前室牌坊兩柱呈八角形,室壁鐫刻佛龕、樂師、舞伎,生動動感。

與9號洞同時開挖的10號洞分為兩個小室。房前有一片飛揚的天空,姿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佛像構圖複雜,精美醒目。

在第十一窟中,有方塔一直延伸到窟頂,四面都雕刻着佛像。在正面,菩薩雕像保存完好。洞壁上的壁龕里擺滿了雕像和小佛像。

在12號洞,主牆上端鐫刻着一個藝伎樂天,手持弦管和打擊樂器,神態各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笛子、齊琦等古典樂器非常珍貴,是學習中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在第十三洞,有一尊彌勒佛像,中間末端有交叉的腳,高12米多。左臂和腿部之間雕刻着一尊手臂戰士的雕像。這是雲岡石窟唯一的例子。南門拱門上部的七佛雕像,雕刻精美,雍容華貴。

14窟造像多樣,西牆上部殘存造像東側有方形佛柱。

在第十五洞,有一萬多尊小佛像,被稱為萬佛洞。

16號洞、16號洞至20號洞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放的五個洞窟。

被稱為「譚瑤五大石窟」十六個洞穴在平面上呈橢圓形。中間的主尊是釋迦牟尼雕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圍的牆上雕刻着成千上萬的佛像和佛龕。十七洞主尊為大佛三世,中間為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面牆上都有雕刻的壁龕,東邊有坐着的雕像,西邊有站着的雕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後來被雕刻。

第18窟,直立塑像高15米多,右臂外露,身穿千餘件佛袍,刻畫細膩傳神。

第十九窟,主尊是第三代的雕像。洞內釋迦牟尼塑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第二大塑像。洞外鑿有兩個耳洞,各有一個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帶崩於遼代之前,塑像完全開放。中間的釋迦牟尼像三大佛像一樣矗立,高13.7米。這尊佛像面容飽滿,肩膀寬闊,造型宏偉,精神雄健,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造像宏偉,內容豐富,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雕藝術的皇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發掘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各有特色。早期的「譚瑤五窟」氣勢恢宏,具有渾厚質樸的西方情調。中期,石窟以其精緻華麗的裝飾而聞名,展現了北魏複雜多樣的藝術風格。後期石窟規模雖小,但人物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典範,也是「骨瘦象清」的由來。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雜技雕塑也是佛教普及和北魏社會生活的體現。

雲岡石窟生動地記錄了印度、中亞佛教藝術發展到中國佛教藝術的歷史軌跡,反映了中國佛教造像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雕塑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合。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端,中期雲岡石窟的中國宮廷建築雕塑,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佛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示了濃郁的中國建築和裝飾風格,體現了佛教藝術中國化的深化。[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