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大熊貓社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大熊貓社會
圖片來自騰訊網

大熊貓社會(giant panda community) 大熊貓最基本的社群結構是社會小組,或稱「大家庭」,其核心由親緣關係密切(兄弟或同母異父、堂表兄弟)的幾隻成年雄性大熊貓組成。家庭成員的數目從9隻至28隻不等,平均為19隻。雄性大熊貓的財產不是竹子,而是雌體。

大熊貓成為小夥伴開玩笑的對象,尤其是看到大熊貓一些出其不意的動作和霸道的樣子,總是讓大家覺得這貨不會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吧!要不人為何長大後如此囂張,尤其是動作總讓人覺得和大爺一樣,大家也是非常羨慕熊貓的生活,天天都被飼養員照顧。[1]

雌性大熊貓社會生長繁殖制度

雌性大熊貓是從遠處「嫁」來的。一隻性成熟的雌性大熊貓每隔2年至3年便生下1隻幼仔。哺乳期達10個月至12個月之久;幼仔開始吃竹子之後,還跟在媽媽的身邊至1歲半或2歲半。幼仔一旦離開,母親便很快排卵和接受交配。

雌性大熊貓一旦到了青春期,則毫無例外地到遠處去尋找新的「大家庭」。它們隻身孤影,四處流浪,一年之內沒有固定的住處,直到被新的「大家庭」接納為止。一些找不到新家庭又重返「娘家」的雌性,常常因身體疲憊、受傷或體弱多病而在回來後不久死去。

雄性大熊貓社會生長繁殖制度

雄性大熊貓在4歲半達到性成熟,但是在大家庭中還得不到交配的權力。成年雄性大熊貓存在等級,等級的高低從表面上看似乎以力量為基礎,實際情況卻要複雜得多。平常的生活一般都是和和平平的,就是在發情期也還能維持一種緊張的和平關係。只有當兩隻勢均力敵的年輕公獸為爭奪交配權時,才會發生真的廝打。一隻雄性大熊貓的下頜就曾被對方咬掉一半,險些喪命。 交配製度常常表現為雄性的主動,甚至出現暴力,以至於許多雌性大熊貓後頸上的皮毛被咬破。

大熊貓物種

大熊貓真的是一個走向衰亡的物種嗎?大熊貓是不是真的繁殖能力低下?竹子開花導致大熊貓餓死的說法準不準確?最近,著名大熊貓專家潘文石領導的研究小組公布了他們多年的研究成果,人們對野生大熊貓的許多謎團終於得以破解———大熊貓社會揭秘。

秦嶺南坡一個海拔1000多米的洞穴內,大熊貓「嬌嬌」正給它剛出生的幼仔「希望」餵奶,熊貓母女破例地允許研究人員在洞口觀察它們。之後,「嬌嬌」叼着「希望」來到竹林,它又允許研究人員給「希望」測量身體。

這是中國科學家在秦嶺南坡研究野外大熊貓活動的一個場景。也是人類第一次走進「熊貓社會」,並揭示這個社會的內幕。。在1984年至1996年間,著名大熊貓專家、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給熊貓佩戴無線電跟蹤頸圈結合直接觀察和實驗室研究,對野生大熊貓進行了長達13年的科研活動。

64歲的潘文石自1980年以來從事大熊貓、白頭葉猴等野生動物的科學研究和野外考察,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鑑於他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世界自然基金會為他頒發了世界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最高獎項PaulGetty獎。

野生比飼養出生率高兩倍半

目前在研究大熊貓的領域裡,大多數學者認為大熊貓是一個走向衰亡的物種,原因是大熊貓的繁殖能力太低。1999年,有幾家報紙和電視台宣稱:「大熊貓的末日即將到來,動物園的大熊貓最多還能生存50年,而野生大熊貓最多也不會超過100年。」

然而這些研究結果主要只是來自飼養的大熊貓個體。一些研究者根據《大熊貓譜系1997》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報告」計算出1964年至1997年,大熊貓飼養個體的平均出生率為0.182仔/年。而潘文石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秦嶺南坡利用給熊貓佩戴無線電跟蹤頸圈的方法,對野生大熊

貓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取得了最直接而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他們用同樣的公式計算出野生大熊貓的出生率為0.645仔/年,說明野生大熊貓比飼養個體的出生率高2.54倍。

1963年至1994年間,全世界先後飼養過母熊貓210隻,但其中至少繁殖一次的個體僅占22%,其他個體並不能夠為繁殖做貢獻。由於飼養條件下,一些雌性個體不參與繁殖,因此形成了個體之間繁殖狀況的差異。

「我們發現,在野生條件下,大熊貓在繁殖上並不存在個體差異。」潘文石說,「可見野生大熊貓的繁殖狀態遠遠優於在飼養狀態下個體的繁殖情況。任何由飼養個體的繁殖情況來推斷大熊貓這個物種命運的做法,都是基於非自然狀態的,因而是在不正確的起點上。」

至少200年內不會滅絕

研究人員還收集了部分數據,經比較發現野生大熊貓的出生率與這些黑熊、棕熊和北極熊種群相比,相當於中等水平,其存活率在熊科動物中也不是最低。

「最近10年來大熊貓數量的增長率為4.1%,比人類的增長率還要高。」潘文石說。這個研究小組中的另一位專家呂植把各個保護區和動物園收集來的大熊貓血樣拿到美國做DNA測定,得出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比率為46%,與人類48%的比率相差無幾。因此,呂植認為,在200年內,人類不加干涉,有28隻大熊貓就足夠繁衍物種了。

竹子開花不會餓死大熊貓

1976年冬春間,在甘肅文縣和四川平武、南坪等縣相繼發現138具大熊貓屍體。考察結果表明,大熊貓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華桔竹大面積開花枯死造成的食物缺乏。

正當人們對這次大熊貓死亡事件的真正原因還來不及進行深入分析時,20世紀80年代初,邛崍山的冷箭竹又開始大面積開花了。由於「吸取了上次開花的教訓」,便有人提出:「由於竹子是野生大熊貓的主食,當它們開花、枯死後,大熊貓就會因食物短缺、飢餓而死亡。」還有人提出:「應立即開展大規模的救災工作。」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在臥龍保護區內,除了開花的冷箭竹之外,還生長着另一種儲量豐富的竹子———華桔竹,現在被定名為拐棍竹,可供大熊貓食用。同時,野外的研究者通過無線電跟蹤得知,大熊貓在此期間移動到拐棍竹林中覓食,並且沒有發現餓死過一隻大熊貓。」潘文石說。

潘文石認為,當一種竹子開花時,大熊貓很容易找到替代的食物資源,除非幾種竹子大面積開花枯死。即使是大熊貓分布區中只生長着一種竹子,在其大面積開花枯死之後,大熊貓仍然可以取食到大量殘存的竹子以滿足對食物的需求。 潘文石研究發現,秦嶺大熊貓每年對竹林的消耗量實際上都不超過其中一種竹林當年生長量的2%。因此他認為無論在秦嶺或是臥龍,竹子開花、枯死都不是威脅大熊貓生存的主要原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