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光背地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光背地鶇
圖片來自123寵物網

光背地鶇(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是鶇科、地鶇屬中型鳥類,體長23-27厘米。上體深橄欖褐色沾棕紅色,下體淡棕色或白色、具暗色鱗狀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腳亮黃褐色。

光背地鶇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4500米的山上部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疏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地帶。冬季常下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有明顯的季節性垂直遷移現象。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也見成小群,多活動在林下地上、農田耕地以及居民點附近的灌叢與樹林內。性膽怯,怕人,野性強,人難於接近。常在較為隱蔽的地上覓食。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蝸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雜草種子。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和緬甸(起源不確定)。在中國分布於四川中西部、西部和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部、南部和中部,以及西藏南部和昌都地區西南部。

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上體從頭頂至尾上覆羽深橄欖褐色有的綴有輝棕紅色,中央兩對尾羽和最外側尾羽橄欖褐色最外側尾羽基部黑色具白色端斑,其餘尾羽黑褐色具窄的白色端斑。兩翅暗褐色具橄欖褐色羽緣,翅覆羽與背同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先端微綴棕黃色。眼周茶黃色,頰和耳羽茶褐色而雜有米黃色條紋。下體淡棕色至腹部變為白色,羽均具黑色鱗狀端斑,尾下覆羽赭色,各羽具楔形白斑。腋羽白色具寬闊的黑色尖端,翅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褐,下顎基部色較淺;腳-肉色。[1]

大小度量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80克 230-242毫米 22-25毫米 127-138毫米 95-104毫米 30-37毫米 雌性 75克 240毫米 23毫米 134毫米 107毫米 33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灌叢中地上或岩壁上,也在小樹上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枯草、細根等構成。每窩產卵多為4枚。卵白色、被有紅色或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為長卵圓形,大小為34-36毫米×23-25毫米。雛鳥晚成性。

棲息環境

光背地鶇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4500米的山上部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疏林和林線以上的高山灌叢地帶,尤以高山溝谷和溪流附近的荒山、裸岩和岩坡灌叢草地較常見。冬季常下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有明顯的季節性垂直遷移現象。

生活習性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也見成小群,多活動在林下地上、農田耕地以及居民點附近的灌叢與樹林內。性膽怯,怕人,野性強,人難於接近。常在較為隱蔽的地上覓食。

叫聲:光背地鶇告警時的串音叫聲似烏鶇。另有單音節叫聲。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蝸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雜草種子。

遷徙:部分留鳥,部分夏候鳥。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和緬甸(起源不確定)。在中國分布於西藏南部、西昌地區西南部,四川木里、康定、雅安、寶興、峨邊、峨眉山、茂汶,雲南盈江、永豐、漾濞、鎮康、耿馬、淪源、綠春(冬候鳥,地方性留鳥),麗江、貢山、瀘水(留鳥),雲南永善、昆明(旅鳥)。

亞種分化

光背地鶇西南亞種(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 griseiceps Delacour,1930):分布於中國四川中部峨眉、雅安、寶興、北部茂汶、 南部峨邊、雲南西北部麗江、西部永善、中部昆明。

光背地鶇指名亞種(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 mollissima Blyth,1842):分布於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錫金)等東喜馬拉雅山地區,冬季也見於緬甸。在中國分布於四川西部康定、西南部木里。雲南西部盈江、永平、漾濞、鎮康、耿馬、滄源、南部綠春和西藏南部及昌都地區西南部。

光背地鶇滇西亞種(學名:Zoothera mollissima whiteneadi E. C. S. Baker,1913):分布於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貢山、瀘水。

3亞種的區別主要在於西南亞種頭頂暗灰色,與背部羽色不同;而指名亞種頭頂深橄欖褐色,並沾輝棕紅色,與背部羽色相同;雲南亞種頭頂橄欖綠色,上下體羽亦多橄欖綠色,少棕紅色,與背部羽色亦多相同。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近種區別

光背地鶇外形和羽色與長尾地鶇(Zoothera dixoni)很相似。野外不易鑑別。但長尾地鶇有黑色耳斑,翅上有兩道皮黃色帶斑,可與之區別。

參考來源

  1. 光背地鶇介紹123寵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