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書目答問補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書目答問補正

《書目答問補正》主要內容:書海無涯,從何處着手?這是初學者常常困惑的問題。晚清洋務運動領袖張之洞為回答上述問題而編纂了《書目答問補正》。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另增「叢書目「一類列出該類最重要的著作及較好的版式本,並加適當的比較和評論,頗便初學者,在當時流傳極廣。五十年後,因新書和善本不斷問世,清末民初學者范希曾又對原書進行了補正,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也改正了原書的一些訛誤。

時至今日,《書目答問補正》對學習研究傳統文化仍有指導意義,故此我們請著名學者徐鵬撰寫《導讀》予以重版,以利讀者。

目錄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編輯推薦

文摘

作者簡介

序言

圖書信息

作 者:(清)張之洞 著,范希曾 補正

出 版 社:江蘇廣陵書社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07-3-1

版 次:1頁 數:231字 數:200000 印刷時間:2007-3-1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6941706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書目答問》是張之洞於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學政時,因「諸生好學者來問應讀何書,書以何本為善」,而「告語生童而設,非是著述」。此書共著錄圖書兩千二百餘種,設經、史、子、集、叢書五部,下又分小類、子目若干,突破了傳統的四部分類法。又於各書下註明卷數、作者、通行易得本等,間有簡明按語,指示讀書門徑。

末有附錄二:一別錄,舉初學可用群書讀本:二分類列舉清著名學者的姓名、籍貫。張氏在其所作《書目答間略例》中說:「此編所錄,其原書為修《四庫》書時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庫》雖有其書,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可見此書有補《四庫全書》之用。但由於張氏所處的時代及自身的局限性,是書不收小說、戲曲及所謂的「越軌」書,亦為一大瑕疵。另外其中的疏漏訛誤亦不在少數。

本書設經、史、子、集、叢書五部分,下又分小類、子目若干,突破了傳統的四部分類法。又於各書下註明卷數、作者、通行易得本等,間有簡明按語,指示讀書門徑。本書對意欲了解研讀國學的普通讀者有着重要的參考閱讀價值。

圖書目錄

書目答問略例

卷一 經部

正經正注第一 十三經五經四書合刻本 諸經分刻本 附諸經讀本

列朝經注經說經本考證第二 易 書 詩 周禮 儀禮 禮記

三禮總義 樂 春秋左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轂梁傳 春秋總義

論語 孟子 四書 孝經 爾雅 諸經總義 諸經目錄文字音義 石經

小學第三 說文 古文篆隸真書各體書 音韻 訓詁

卷二 史部

正史第一 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合刻本 正史分刻本 正史注補表譜考證

編年第二 司馬通鑑 別本紀年 綱目

紀事本末第三

古史第四

別史第五

雜史第六 事實 掌故 瑣記

載記第七

傳記第八

詔令奏議第九

地理第十 古地誌 今地誌 水道 邊防 外紀 雜地誌

政書第十一 歷代通制 古制 今制

譜錄第十二 書目 姓名 年譜 名物

金石第十三 金石目錄 金石圖象 金石文字 金石義例

史評第十四 論史法 論史事

卷三 子部

周秦諸子第一

儒家第二 議論經濟 理學 考訂

兵家第三

法家第四

農家第五

醫家第六

天文算法第七 中法 西法 兼用中西法

術數第八

藝術第九

雜家第十

小說家第十一

釋道家第十二 釋家 道家

類書第十三

卷四 集部

楚辭第一

別集第二 漢魏六朝 唐五代 北宋 南宋 金元 明清理學家集

清考訂家集 清古文家集 清駢體文家集 清詩家集清詞家集

總集第三 文選 文 詩 詞

詩文評第四

卷五 叢書目

古今人著述合刻叢書目

國朝一人自著叢書目

附一 別錄

群書讀本

考訂初學各書

詞章初學各書

童蒙幼學各書

勸刻書說

附二 國朝著述諸家姓名略

經學家 專門漢學 漢宋兼采經學

史學家

理學家 陸王兼程朱之學 程朱之學 陸王之學 理學別派

經學史學兼理學家

小學家

文選學家

算學家 中法 西法 兼用中西法

校勘之學家

金石學家

古文家 不立宗派 桐城派 陽湖派

駢體文家

詩家

詞家

經濟家[1]

王煥鑣:范君墓志銘

趙曾儔:挽耒研先生

柳詒徵:挽范耒研

編輯推薦

《書目答問補正》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文摘

還收錄了大量清人著作及《新譯海塘輯要》、《職方外紀》、《坤輿圖說》等若干翻譯作品。在「子部·天文算法」下又說:「推步須憑實測,地理須憑目驗,此兩家之書皆今勝於古。」此類書籍,《答問》以其「極有益於經濟之學」,收錄達六、七十種之多,其數量於「子部」中僅次於「儒家」著作,其中除清人著作占有相當比重外,還收錄了《代數術》、《曲線說》、《數學啟蒙》等翻譯著作。

從這裡可以看出,張氏的所以主張「多讀古書」,與他的「考古」、「治身心」有聯繫。而他的強調「今勝於古」,則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後人的研究成果業已超越前人,如經學、小學等類的清人著作;另一種則以後出者較前出者為精確,如地理、天文算法之類,則又與他主張的「經世」有聯繫。這種對古與今的關係的看法,從張氏的觀點看來,兩者之間並無截然的界限,不論是提倡「多讀古書」也好,或者強調「今勝於古」也好,均可以歸結到共同的一點——「有用」,當然這個「有用」是受作者的政治學術觀點制約的。

正是由於作者抱有明確的宗旨,因此《答問》在選擇收錄圖書時往往具有「馭繁就簡」的特點。如歷代有關研究《詩經》的著作不下數百種,張氏選取了五十餘種,但如孔穎達《毛詩正義》、陳奐《詩毛氏傳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等一些主要著作均已包括在內。歷代研究李白、杜甫的著作為數極多,而張氏則僅選取王琦注《李太白集》及仇兆鰲《杜詩詳註》、楊倫《杜詩鏡詮》等數種。除收錄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重要古籍和它們的主要注本外,《答問》還收錄了若干天文術數及克虜伯《炮說》、《行軍測繪》等應用科學方面的翻譯著作。 --此文字指本書的不再付印或絕版版本。

作者簡介

作者:(清代)張之洞 合著者:范希增 高明路 --此文字指本書的不再付印或絕版版本。

序言

清同治十三年(1874),張之洞就任四川學政時,有學生向他請教應當讀哪些書,這些書又到哪裡去找,他於是寫了《書目答問》這部書。

《書目答問》收錄了二千二百種左右的書,多是重要書籍,都經過慎重考慮,以實事求是為原則,不炫奇示博,也不追求宋元版本,嗜古好僻。所收版本以當時常見且不缺少誤的為主。書後還附載清代著述家姓名略,分類列舉著名學者的姓名籍貫,可藉以了解清代學術的大概。《書目答問》的作用,是為當時的青年學生指點治學的門徑,又有簡明扼要、切於實用的特點,因此深受讀者的歡迎,曾重印再刻,流傳極廣。

《書目答問》初刊於光緒二年(1876),原書脫漏、錯誤在所難免。又由於新的著作和重印的古籍不斷問世,時間愈久,愈覺《答問》的不足,因而後來就有了范希曾撰寫的《書目答問補正》。《補正》對《書目答問》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糾正了《書目答問》原來的錯誤;其次是補原書漏記的版本,也補光緒二年以後補刊的版本。再次,補收了一些和原書性質相近的書,絕大部分是後出書籍,直到1930年止。《補正》補錄圖書計一千二百種左右,初印於1931年。

《書目答問》自光緒二年刊印以後,流行於社會。據貴陽本王秉恩跋,光緒三年,張之洞曾重加勘定,在京師為諸生授讀。 --此文字指本書的不再付印或絕版版本。

參考資料

  1. 書目答問補正,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