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懷·株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懷·株昭《九懷·株昭》是西漢辭賦家王褒創作的一首詩,是《九懷》的末篇。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詩人眼中的理想社會,完美朝政。但現實當中,奸邪當道,君子被逐,賢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全詩句式工整,想象豐富,詩人的悲傷情緒在詩中發揮得淋漓盡致。[1]

  • 作品名稱 ;九懷·株昭
  • 作品別名 ;株昭
  • 作 者 .;王褒
  • 創作年代 ;西漢
  • 作品出處 ;《楚辭》
  • 文學體裁 :騷體詩

作品原文

九懷·株昭1

悲哉於嗟兮2,心內切磋3。

款冬而生兮4,雕彼葉柯。

瓦礫進寶兮5,捐棄隨和6。

鉛刀厲御兮7,頓棄太阿8。

驥垂兩耳兮,中坂蹉跎9。

蹇驢服駕兮10,無用日多。

修潔處幽兮11,貴寵沙劘12。

鳳皇不翔兮13,鶉鴳飛揚14。

乘虹驂蜺兮15,載雲變化16。

鷦䳟開路兮17,後屬青蛇18。

步驟桂林兮19,超驤卷阿20。

丘陵翔舞兮,谿谷悲歌。

神章靈篇兮,赴曲相和21。

余私娛茲兮,孰哉復加22。

還顧世俗兮23,壞敗罔羅24。

卷佩將逝兮25,涕流滂沲26。

亂曰27:

皇門開兮照下土28,株穢除兮蘭芷睹29。

四佞放兮後得禹30,聖舜攝兮昭堯緒31,孰能若兮願為輔3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株昭:責備之意,即責備奸邪小人般的達官貴人。株,借為「誅」,是責讓,誅除的意思。昭,原意為顯明,顯達,這裡指仕宦顯達之人。

於嗟(xū jiē):嘆息聲。於為吁之省借。

切磋:雕刻骨器為切,雕刻象牙曰磋。引以比喻學問之觀摩或朋友之攻錯。這裡比喻內心如刀切磋一樣疼痛。

款冬,猶凌冬。

礫(lì):石頭。

隨:同「隋」,隋侯之珠。和:和氏璧。

鉛刀:鉛質的刀,不鋒利之刀。厲御:御用厲器。

頓:頓時。太阿:寶劍名。

中坂:山坡半途。坂,山坡。蹉跎:失足,顛蹶。

蹇(jiǎn):跛,瘸。服駕:駕轅。

修潔:有修德純潔的人。處幽:處於幽蔽之地。

貴寵:顯貴而受寵信。沙劘(suō mó):即摩挲,用手撫摩。引申為親昵之人。

鳳皇:同「鳳凰」。

鶉:即鵪鶉。鴳(yàn):鷃雀,一種小鳥。

乘虹:乘坐彩虹。驂霓(cān ní):霓彩拉車也。

載云:乘載於雲上。

鷦䳟(jiāo míng):傳說中的神鳥,似鳳凰。

後屬:後面隨從。

步驟:或慢或快地前進。步:緩行。驟:疾走。桂林:桂樹林。

超驤(xiānɡ):騰躍而前貌。驤,馬昂首疾走。卷阿:卷阿山。卷,曲。引申為蜿蜒。阿,大陵,高山。

赴曲:合曲,合拍。

孰:誰。復加:復加快樂。

還顧:再回顧。

罔羅:網羅。捕捉魚和禽獸的用具。這裡代喻綱紀。

卷佩:收拾行裝。佩:衣帶上的飾物,代指衣物。

滂沲:同「滂沱」。本指雨下得很大,這裡形容眼淚流得很多。

亂:尾聲。

皇門:指君王之門。

株穢:根部的污穢。

四佞(nìnɡ):指堯的四個佞臣:驩兜、共工、苗、鯀。

攝:攝政,代君主處理國家政務。昭:發揚光大。堯緒:唐堯傳留下來的事業。

輔:輔佐之臣。

白話譯文

悲傷啊我仰天長嘆,內心裡如劍削刀剜。

款冬在嚴寒中開花,百花香草枝葉凋殘。

瓦器碎石進獻為寶,隋珠和璧拋棄一邊。

鉛刀鈍劣高位任用,丟棄不用太阿寶劍。

千里良馬疲憊垂耳,半山坡上蹉跎不前。

跛腳瘸驢拉車駕轅,無用之人日益增添。

清廉之士退避歸隱,權貴寵臣君前弄權。

鳳凰不能自由翱翔,鵪鶉鷃雀任意飛竄。

乘駕虹霓升空遠遊,車載彩雲變化萬端。

命令鷦鵬前面開路,再叫青蛇緊跟後邊。

慢或快走在桂林道,駿馬跨越奇峰高山。

山丘起伏歡樂起舞,溪谷流水歌聲潺潺。

奮筆寫出神靈篇章,琴瑟齊奏宮商相和。

我在這裡私自娛悅,哪裡還有這樣歡樂?

環顧人間世俗百態,敗壞綱紀誤君誤國。

收拾行裝將去遠方,思念故國淚流滂沱。

尾聲:

君門大開,光明普照下方,掃除邪惡濁穢,觀百花綻放。

放逐四佞,大禹得掌朝政,虞舜攝國承繼唐堯,事業興旺,誰能像堯舜,我願為輔相。

創作背景

西漢諫議大夫王褒讀屈原的作品,推崇其溫雅的為人,辭藻的華麗,卻身處污濁,遭遇混世,沒有人能夠認識他的價值,因而作《九懷》追思憐憫屈原。《九懷·株昭》是其中第九首,也是最後一首。

作品鑑賞

《九懷·株昭》全詩結構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從首句到「鶉鴳飛揚」。詩人用了大量比喻,「隨珠」「和氏璧」「太阿劍」「千里馬」「鳳凰」等來指責當世奸邪小人卻占據高位,忠臣君子卻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甚至遭受排擠。以此來抒發詩人的悲傷,即首句「悲哉於嗟兮,心內切磋」。悲苦的人生令人嘆息。

第二層從「乘虹驂霓兮」到「涕流滂沲」,描寫了詩人去國飛天的幻想,試圖退隱朝政,歸隱山林,不問世事,解脫自身。但詩人心中對君王還心存幻想,不甘心就此退出仕途。矛盾的心情充斥詩文,悲傷失意的情緒訴諸文字。 第三層從「亂曰」到末句。這一層描寫了詩人理想的社會,完美的朝廷。期望君王能撥亂反正,能讓像詩人這樣的賢者充分為君王效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報效國家。這既是詩人的理想,卻也是詩人的悲哀——在黑暗的社會絕無可能實現。 [3]

作者簡介

王褒(約前90年—前51年),西漢辭賦家。字子淵,蜀資中(今四川資陽)人。少年時期就善於寫詩,工於作賦,對音樂也有較高的天賦,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有賦十六篇,其中《洞簫賦》為早期的詠物之作,較有名。其作品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原有集,已散佚,明代張溥輯有《王諫議集》。[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