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梢蛇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梢蛇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烏梢蛇為游蛇動物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除去內臟的乾燥體。夏、秋二季捕捉,捕得後,剖腹除去內臟,捲成圓盤形,乾燥。

【古代炮製方法】

唐代有炙去頭、尾,取肉炙過(《外台》)的製法。宋代增加了酒炙制、醋制(《聖惠方》),酒焙制(《藥證》),酒煨、酥制、藥汁制(《總錄》),酒煮(《扁鵲》),烘製(《證類》)等炮製方法。明代有焙制(《普濟方》)、生用(《景岳》)。清代又增加了酒蒸(《本草述》)、清蒸製(《握靈》)的方法。此時,其炮製方法已達16種之多。

【現代炮製方法】

1、烏梢蛇:取原藥材,除去雜質、頭、鱗片及灰屑,切段。

2、烏梢蛇肉:取淨烏梢蛇,用黃酒浸潤,悶透後取出,除去皮、骨,切段,曬乾。烏梢蛇每100kg用黃酒20kg。

3、酒烏梢蛇:取淨烏梢蛇段,噴灑黃酒,拌勻,悶透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時,取出放涼。烏梢蛇每100kg用黃酒20kg。

【飲片性狀】

本品呈段狀,長約30mm,表面烏黑色或黑褐色,無光澤,切面黃白色或灰棕色,質堅硬,氣腥,味淡。烏梢蛇肉呈段片狀,無皮骨,肉厚柔軟,黃白色或灰黑色,質韌,氣微腥,略有酒氣。酒烏梢蛇色澤加深,略有酒氣。

【質量標準】

烏梢蛇醇寢出物不得少於12.0%。

【炮製目的】

烏梢蛇味甘,性平。歸肝經。具有祛風通絡,止痙的功能。 烏梢蛇生品以祛風止癢,解痙為主,用於癮疹瘙癢,小兒驚癇,破傷風等證,但有腥氣。經酒炙後能增強祛風通絡作用,並能矯臭、防腐,利於服用和貯存,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急,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痙攣抽搐,驚厥,皮膚頑癬,麻風等證。

【臨床應用】

1、生用

(1)癥疹瘙癢:常與細辛、全蠍、白芷等同用,具有祛風止癢的作用。用於風寒濕邪滯於肌膚而致的丘疹癮癮,皮膚瘙癢反覆發作,經久不愈,如烏蛇膏(《外台秘要》)。

(2)中風口禁:常與全蠍、僵蠶、天南星等同用,具有息風止痙的作用。用於小兒驚癇,破傷風之筋脈痙攣,牙關緊閉,如烏蛇散(《準繩》)。

2、制用

(1)風濕痹痛:常與炮白附子、羌活、防風等同用,具有搜風通痹的作用。用於風痹,手足緩弱不能伸舉,骨節疼痛,如烏蛇丸(《聖惠方》)。

(2)乾濕癬:常與干荷葉、麩炒枳殼等同用,具有燥濕祛風的作用。用於一切乾濕癬證。如三味烏蛇散(《總錄》)。

【現代研究】

烏梢蛇含蛋白質及脂肪等。炮製後對其理化性質和藥理作用均有一定的影響。

烏梢蛇為無毒蛇,頭部無毒腺,為了節約藥材,頭部可考慮不去為好。酒制後,可使烏梢蛇中不溶於水的脂類成分容易浸出,同時,可防止烏梢蛇霉爛、變質、蟲蛀等。

據實驗研究表明,烏梢蛇的提取物具有鎮靜、鎮痛作用,並能直接擴張血管而引起血壓降低。

烏梢蛇的頭與皮,是品種鑑別的主要依據,產地加工時應該保留,以供鑑別,防止摻偽。入藥時,再去頭使用。烏梢蛇去頭、皮,骨是因為它們非藥用部位,還是不利於粉碎,值得進一步研究。如是非藥用部位,烏梢蛇肉與酒制烏梢蛇的應用劑量應有所區別。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酒浸、炒、酒酥、酒煮等。

2、文獻摘錄「先以酒浸三日夜,慢火上反覆炙,令黃赤乾燥,去皮骨,取肉入藥用」(《局方》)。

「夏浸一宿,春秋冬三宿,取出,用柏柴火焙,如此三次後,用砂(罐)盛,埋地中三宿,出火氣,勿用皮骨,取肉研碎」(《普濟方》)。

【總結】

烏梢蛇從唐代開始使用輔料和採用不同的炮製方法。

近年來各地的炮製規範中收載的大多是酥炙和酒炙法,認為酒能通脈絡,資其祛風通絡,治冷痹骨節疼痛,故加酒、酥、酒與醋。酒與酥及醋等輔料可增強散風、活血、止痛作用。

清代《握靈本草》載:「烏梢蛇蒸熟取肉焙研為末,蒸餅丸米粒大以餵烏雞,待盡,殺雞烹熟取肉,焙研為末,酒服。」可見清代已發現了用蛇餵雞,然後殺雞取肉的方法,使惡蛇的患者不見蛇而行其療效。

古今炮製烏梢蛇多用酒製法,可增強祛風通絡作用,並能矯臭、防腐,利於服用和保存。 [1]

【炮製方法】

1、烏梢蛇:取原藥材,除去雜質、頭、鱗片及灰屑,切段。

2、烏梢蛇肉:取淨烏梢蛇,用黃酒浸潤,悶透後取出,除去皮、骨,切段,曬乾。烏梢蛇每100kg用黃酒20kg。

【飲片性狀】

本品呈段狀,長約30mm,表面烏黑色或黑褐色,無光澤,切面黃白色或灰棕色,質堅硬,氣腥,味淡。烏梢蛇肉呈段片狀,無皮骨,肉厚柔軟,黃白色或灰黑色,質韌,氣微腥,略有酒氣。酒烏梢蛇色澤加深,略有酒氣。

【質量標準】

烏梢蛇醇寢出物不得少於12.0%。

【炮製目的】

烏梢蛇味甘,性平。歸肝經。具有祛風通絡,止痙的功能。烏梢蛇生品以祛風止癢,解痙為主,用於癮疹瘙癢,小兒驚癇,破傷風等證,但有腥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