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1-7首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1-7首

作品名稱: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1-7首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鄭剛中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1-7首是南宋抗金名臣、詩人鄭剛中的作品之一。

鄭剛中(1088年—1154),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於宋哲宗元祐三年,卒於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初剛中嘗為秦檜所薦;後檜怒其在蜀專擅,罷責桂陽軍居住。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檜死,追諡忠愍。[1]

目錄

正文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世態欹危轉覺難

世態欹危轉覺難,年來宜我面西山。 高情不出窗幾內,至樂亦非文字間。 願得好風常款款,不妨流水自潺潺。 個中有味誰同享,俗子卑陬莫強攀。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曾貪進不曾休

不曾貪進不曾休,俯仰人間今白頭。 一切有為皆妄幻,十方無礙足浮游。 誰言學佛須披衲,頗笑求仙唯造樓。 只有隨緣是真諦,穩憑舟楫濟安流。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陋屋三間草蓋成

陋屋三間草蓋成,四時蘭菊薦芳馨。 但知後圃多栽橘,何秘陽山獨采苓。 破睡雪花茶滿碗,慰懷春色酒盈瓶。 與人無怨亦無德,自覺長年心自寧。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官不追求盜不窺

官不追求盜不窺,得閒終日閉荊扉。 有時斸圃趁春事,幾度荷鋤隨月歸。 酒里最思陶靖節,江邊時憶謝玄暉。 自知此外無他障,一任蕭然鬢髮稀。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松林竹塢雨冥冥

松林竹塢雨冥冥,對坐焚香一縷青。 掃壁靜開摩詰象,研朱閒點太玄經。 愚痴晚豈能無漏,警悟人皆誚不靈。 允願涼風吹酗毒,要令舉世得醒醒。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瓜滿前疇菜滿畦

瓜滿前疇菜滿畦,赤松屋北寺居西。 不村不郭常安穩,非律非禪自整齊。 靜見游魚潭底樂,任從幽鳥葉間啼。 此心得趣知誰解,一月寒光印碧溪。

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洒然但余素·經史何須萬卷開

經史何須萬卷開,書多言朔反詼諧。 能言正恐迷難出,絕學方知進有階。 角逐英雄都掃地,留傳功業謾磨崖。 若無反照觀心術,永墮諸塵萬事乖。[2]

作者生平

元祐三年(1088年)出生,字亨仲,婺州金華人。南宋抗金名臣。

紹興二年(1132年)進士、為探花,授溫州軍事判官。

紹興六年(1136年),經當朝宰相秦檜之薦舉,任刺令所刪定官,其時政要務見解受高宗賞識,不久即升任宣義郎,不過一年,又兼授太常博士

紹興八年(1138年),遷殿中侍御史。

紹興九年(1139年),為樞密行府參謀出諭京陝,歸除權禮部侍郎,尋兼詳定一司又兼權刑部侍郎。

紹興十年(1140年),除試禮部侍郎。

紹興十一年(1141年),王倫挾金使來議和。樞密院編修胡銓因請斬王倫、秦檜,禍在旦夕。剛中極力營救,由是得罪秦檜,卻更令高宗欣賞其膽識,升任他為宗正少卿,後又任秘書少卿。

紹興十二年(1142年),遷川陝宣撫副使兼營田。在四川任職期間,行屯田,免雜征;嚴教訓,重積聚;整軍旅,強武備,使金兵不敢犯境。時有「宗澤猛虎在北,剛中伏熊在西」之稱。

紹興十七年(1147年),以忤秦檜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桂陽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

紹興二十四(1154年)年卒,年六十七。[3]

主要作品

著有《北山集》、《周易窺余》、《經史專音》、《論語解》、《孟子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