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吉苗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久吉苗寨 |
中文名稱;久吉苗寨 地理位置;劍河縣久仰鄉 人口;2678餘人 戶數;637戶 |
久吉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久仰鄉,寨前溪谷幽深,寨後梯田層層,山巒起伏,原始森林密布,至今保存着較為完好的原始自然生態和傳統的苗族文化,流傳於久吉苗寨及周邊地區的苗族神話敘事歌《仰阿莎》、《苗族多聲情歌》2008年被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族曲藝《嘎百福》2007年被公布為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6年,久吉苗寨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4年12月12日15時40許,大火讓已有200年歷史的久吉苗寨嚴重焚毀,大部分特色民居化為廢墟。
村情歷史
久吉苗寨是劍河縣最大的苗族村寨之一,也是劍河縣苗族傳統文化留存保護較為完整的村落。[1]
久吉苗寨分為久吉一村和久吉二村兩個行政村,久吉大寨、對門寨、萬故相寨、仰一阿寨四個自然寨首尾相連,合稱久吉苗寨,位於黔東南州劍河縣久仰鄉西南面,坐落於兩山的半山腰上,中間有一條小溪,四周群山環繞,綠樹成蔭,有30個村民小組、637戶、2678餘人、田1025畝、土64畝,人均收入1800元。
歷史印記
早在清朝前期,邰氏家族開始遷居於久吉大寨,至今已有近600多年歷史,接着李氏家族又遷居於久吉大寨,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最後余氏家族遷居於此,至今已有近200多年歷史。全村只有邰姓、李姓、余姓三大家族,皆為苗族,相互通婚。
民族節日
節日傳說
牯藏節的傳說
傳說一
這種古老的祭祖禮儀在苗族的創世歌里有所記錄,因為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記錄方式。歌詞敘述說楓樹是萬物的生命樹,這生命樹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後,樹根變成泥鰍,樹幹變成銅鼓,樹枝變做鵲鴿,樹心裡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了十二個蛋,成為十二個蛋的媽媽。蝴蝶媽媽孵蛋三年,孵化了十一個,包括雷公、鬼神、龍蛇、虎豹、豺狼、擁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人、鬼、神、獸。但剩下的一個蛋經過三年的孵化後依然是一個蛋。蝴蝶媽媽只好請暴風幫忙,暴風把蛋刮下山崖,蛋殼破裂,鑽出一頭小牛。小牛怨恨蝴蝶媽媽沒有親自孵下它,把蝴蝶媽媽氣死。擁耶、妮耶用牛耕地種田,但就是從未有過好收成。鬼神告訴擁耶、妮耶:因為大牯牛氣死了蝴蝶媽媽,所以才不叫牛耕地的田園長出好莊稼。只有把大牯牛殺掉,祭拜蝴蝶媽媽才能求得莊稼的豐收。擁耶、妮耶宰牛祭拜蝴蝶媽媽,立刻迎來大豐收。這是"牯藏節"由來的一種傳說。
傳說二
遠古的苗家有兩姐妹,美麗善良、勤勞聰慧,姐姐叫'賁'(苗語:花),妹妹叫'鯁'(苗語:蟲)。一天姐妹倆上山砍柴,被兩隻老虎盯上,於是虎幻化成兩個青年人,將姐妹倆騙至大山里吃掉。 全寨人痛不欲生,她們的父親和哥哥設計謀將老虎捉住並砍死,同時關閉寨門,殺一頭小牯牛祭奠死去的兩姐妹之後,請人們吃牛肉,告誡大家不要再上當受騙。這就是牯藏節的傳說。
久吉節日
久吉苗寨的吃牯髒(牯髒節)每十三年舉行一次,活動規模宏大,歷時三年,具有濃厚的苗族宗教文化神秘色彩。
久吉的節日很多,除了苗族傳統的"二月二"、"姐妹節"、"六月六"、"十月節"、"陽曆節"等重要節日外,還有自己特有的節日-過卯,即每年的栽秧結束後每隔13天過一次卯節,其節日的隆重程度不亞於過春節。每逢過卯時,家家戶戶做糯米粑、殺豬宰羊、還放牛打架、唱苗歌、踩蘆笙、家人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飯,很熱鬧,其氣氛就像過春節一樣。
民風民俗
久吉人很好客。如果你交一好友在久吉,有一天你去到久吉了,那麼你好友的族人、親戚朋友就會各自拿着自家的酒和佳肴來向你敬酒、勸菜,很熱情很好客。久吉人很講禮儀。每逢有喜事或有賓客到來時,村裡的姑娘及婦女們就會拿着牛角酒到路上站成隊列迎接客人,但如果你是客人接了牛角酒就必須得喝,不喝則不敬,他們就認為你看不起苗家。久吉人最忌偷盜。在久吉這個地方到處是夜不掛鎖的戶外糧倉,豬牛和糧食可以隨便放在坡上的豬牛圈或糧倉里,十天半月不去看也沒有人去偷,因此到了久吉你的東西可以隨便放在哪家百姓家中也不用擔心。
土特產品
久吉的特產很多,其中最為出名的有香豬、朝天椒、黑糯米、泡燒酒、歐畜菜、鈎藤及各種野菜。長期以來,久吉群眾在這片土地上默默地守護和傳承着自己的農耕文化,過着與世無爭的桃源生活,村寨內獨具特色的建築格局和自然生態至今保存完好,木製結構的房屋比例幾乎是100%,村內外禾架林立,到處是夜不掛鎖的戶外糧倉,村寨周圍有無數的參天古樹,遠處是茂密的山林,寨腳溪流淙淙,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古樸的民風民俗在這裡依然留存,這裡是一片淨土,是人類返璞歸真的文化勝地,2008年被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列為100名州級民族文化村寨,2010年8月被國家提名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村寨。
建築特色
久吉最具特色還看它的建築。久吉的建築有三大特色:第一個特色是房子皆為苗家特色木房,一到三層,有窗、有欄、有陽台、內有一對牛角置正堂中作裝飾,上住人,下放物;第二個特色是家家戶戶蓋青一色的木皮,豬牛圈蓋木皮、糧倉蓋木皮、涼亭小賣部蓋木皮,顏色一體,使整個村寨呈現一種原始狀態,原生態就從這裡體現;第三個特色是久吉的糧倉布置得很規範,基本呈一條線型,而且糧倉的結構都是兩層三間,旁有一小木梯,形狀大小保持一致,排列整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也正是因為這三大特色,所以久吉於2010年8月被國家提名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村寨。[2]
房屋建築依山而建,梯次鱗比,具有典型的苗族建築布局風格,房屋多為木質結構的"吊腳樓"或"吊腳半邊樓",房屋建築與山形渾然一體,其錐體與螺旋狀布局或收或弧,獨具特色,代表性傳統民居18棟、風雨橋6座、涼亭5座、糧倉群3處、禾架建築群1處、鬥牛場1個、蘆笙坪1個、藏牯洞1個,村寨周圍有無數的參天古樹。久吉苗寨是劍河縣苗族傳統文化留存和保護最為完整的村落。
苗寨被毀經過
發生火災,苗寨被毀
2014年12月12日15時40許,大火讓已有200年歷史的久吉苗寨嚴重焚毀,大部分特色民居化為廢墟。"我發現起火時,火勢已經蔓延開來,山腰中間的火苗藉助風勢躥起來,幾乎和山頂的大樹一樣高。"描述起這場大火,久吉苗寨的村民邰靖江心有餘悸。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原本古樹環抱的美麗苗寨燒得"面目全非",即便是火災過後24小時,寨子裡東、西、南三面仍有濃煙冒出。火災造成60餘棟民房被燒毀,176戶619人受災。[3]
"黔東南州農村每年都會發生村寨失火事故,防火形勢非常嚴峻。今年1月,鎮遠縣報京侗寨幾乎被全部燒毀。報京侗寨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大火讓百年積澱毀於一旦,令人非常痛惜。"貴州省原生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吳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像久吉苗寨、報京侗寨這樣的古村都毀於火災。以劍河縣為例,2009年,觀麼鄉新合村發生火災,兩個小時就燒毀了上百戶民居。2007年和2008年,磻溪鄉團結村和南寨鄉展萊村分別發生火災。
"不耐火是多數古城、古寨共同存在的第一大安全隱患,以黔東南地區為例,村寨都是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苗、侗等少數民族大多聚族而居,村寨依山而建,鱗次櫛比,一旦起火就是'火燒連營',火勢極易蔓延。"貴州省原生態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祥慧說,電路老化是第二大消防安全隱患。據她介紹,古城、古寨村民亂拉亂接電線的情況非常嚴重,且普遍存在電線老化現象。很多村民防火意識薄弱,圖便宜買質量較差的電線,這種電線保險絲大多用銅線和鐵絲代替,起不到保險作用。
此外,聚居生活用火方式落後和消防水源天然缺乏也是古城、古寨消防安全的重大隱患。由於絕大多數古城、古寨生活習慣相對落後,大多以木材、木炭、柴草為主要燃料,取暖又常用火桶、火盆等,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很多村寨地處半山腰,地勢落差大,水源缺乏, 遇上乾旱季節,不僅農業生產用水無法滿足,就連人畜飲水都很困難,消防用水更無從落實。再加上古城、古村道路狹窄,交通不便,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很難到達着火點,往往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一方面,古城、古寨消防安全存在多項隱患;另一方面,一旦火災發生,救援也存在消防道路不暢、水源不足兩大難題,古城、古寨消防工作可謂困難重重。
"消防工作歷來是黔東南州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州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多次組織召開農村防火工作會,開展了大量農村防火調研。"曾祥慧說,《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農村消防條例》、《黔東南農村防火檢查手冊》等法規條例的制定和宣傳雖然有效降低了火災事故的發生頻率,但當地防火形勢依然嚴峻。
"像久吉苗寨這樣的'火燒連營'事故每年都在發生,造成這一局面受經濟、地理和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影響,不能單怪某一方。表面上看,很多火災都是因為村民的一些不良習慣引發,如用電不當、用火不慎等,但是這些村民也有自己的難處。"曾祥慧說,很多村民家裡窮,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電線能用就不換,對於生活用火也是能燒柴絕對不燒煤,能燒煤就不用電,經濟落後成了黔東南農村消防最大的難題。這一問題不僅困擾着當地村民,也困擾着當地黨委、政府和消防部門。"地方經濟落後,經費難以滿足農村房屋改造和提高防火等級的需要。"
頻繁發生的古城、古村火災為全國的古建築防火工作敲響警鐘。在雲南獨克宗古城火災發生後,國家文物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文物火患排查整治工作,各地政府及消防部門將古建築防火作為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古建築古城消防安全的重點、難點、熱點、弱點問題,從人防和技防入手,破解古建築、古村寨防火難題。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長霍曉衛認為,傳統村落是文化遺產而非一般建築,傳統村落的消防系統也是特殊的,應該根據各地不同的特點創造性地構建,允許各有不同。傳統村落是活態遺產,需要滿足居住等使用要求,與過去相比,現在對於安全性的要求顯然更高,因此,保護過程中出於消防安全考慮,針對不同的民居建築,必要的改良應被理解並接受。傳統村落的有效消防系統應該"傳統與現代結合,人防與技防並重",且人防應強調本地常住居民的參與,並通過宣傳教育、定期消防培訓與演練,傳承傳統消防智慧,掌握現代消防技術。
在古建築防火領域,日本的一些經驗值得借鑑。日本會在木造古建築物地板下和走廊開口部分設置火焰探測器,當可疑者侵入或火災發生時能夠有效快速被發現。對於木造、大房檐的古建築物,會在房檐下方設置探測器,能夠有效地早期探測到臨近火焰的燃燒蔓延。此外,日本《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除古建築本身外,內部所使用的帘子、布制百葉窗、地毯及展示用複合板等,都要使用防火材料。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隱匿在人間的仙境——久吉苗寨 , 搜狐 2017-12-03
- ↑ 神秘黔東南不得不去的原始苗寨合集 , 搜狐 2019-06-22
- ↑ 貴州劍河縣久吉苗寨發生火災 致176戶619人受災 , 搜狐 2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