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為什麼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像都沒有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頭石像

來自網絡的圖片

為什麼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像都沒有頭1971年秋末的一天,陝西省乾縣瓜婆嶺村的兩位村民正在田間勞作。突然,一位村民的鋤頭碰到了地里一塊堅硬的東西。最初他們以為是埋在地里的石頭,可是當他們挖開泥土時,發現泥土下並不是什麼堅硬的石頭,而是一顆雕刻精美的石刻頭像。[1]

石像的出現讓兩位村民大吃一驚,石刻頭像為什麼會出現在田間地頭?兩個農民百思不得其解。一位村民忽然想到:石刻頭像會不會來自於他們身後那坐神秘的帝王陵———乾陵呢?

乾陵,位於陝西乾縣城北的梁山上,距西安80多公里,是唐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與他的妻子武則天的合葬陵。

據史書記載,建成後的乾陵規模宏大,僅外城周長就達近40公里。上世紀50年代末,幾位村民在一次施工中無意中發現了乾陵的墓道。經考古工作者全面勘察,發現乾陵並沒有盜洞的痕跡。乾陵也成為唐代18座帝王陵中唯一未遭盜的一座。

經歷1000多年的風風雨雨,乾陵地面的宏偉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只有司馬道兩側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還能讓人感受到乾陵昔日的宏偉。這些石刻群雕從開鑿到雕刻完成用了20多年的時間。石刻群雕中不僅有神秘的無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獅。

史學家陳國燦先生曾經對61個石人像進行了多年的研究,最後考證出36尊石人像的名字。他認為61尊石人像應該叫61番臣像,其中有些人的生平事跡在唐代史書里有記載。

對於石人像頭部的去處,在民間有許多說法。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明末清初時,一個外國使節後代到乾陵來遊玩,發現他的祖先在給大唐的皇帝守靈。他們認為有失國格,有辱人格,但又怕若把這些石像打碎會引起當地政府官員的阻攔,所以他想了一個招:每天晚上去到附近的農田裡糟蹋莊稼,糟蹋完以後到附近農民家裡去說這些石人晚上成精,把所有糧食都糟蹋光了。要保護糧食,就必須把這些石人消滅,把他們的頭敲碎,他們就不能成精了。當地農民覺得這話說的有道理,就一氣之下把石像的腦袋都打碎了。

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看見唐乾陵前立有外國使臣的群像,感到有辱洋人的臉面,於是把石人的頭砍掉了。但據歷史學家考證,八國聯軍當時並沒有到過乾陵。

研究學者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明朝嘉靖年間那次震驚世界的大地震上。

明嘉靖34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1月23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震級達到8至11級。由於地震發生在子夜,人們還在熟睡中,致使80多萬人死於這次大地震。華縣距乾陵只有100多公里,屬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就是歷史上着名的關中大地震。

專家們推斷,關中大地震是造成61番臣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是61番臣像,許多陵前石像石馬毀壞的部分恰好也都是頭部。專家分析:除了石像頸部脆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質。

因為當時雕刻採用的石料有一些石瑕,即從石料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淺色的線條。石頭受損時,最容易從這些地方開裂。研究人員推斷:61尊番臣像絕大部分毀於那次大地震。其餘的石像很可能毀於明末清初的戰亂時期。

當年挖出番臣石人頭像的村民如今已進入暮年,有時他們仍會去那地方看看,並說:如果有一天石人頭像全部找到了,他們一定會去完整的61尊番臣隊列里走走,感受一下盛唐昔日的輝煌。[2]

參考文獻